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0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51.
制备条件对梯形聚硅氧烷取向层光取向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侧链含有双元光敏基团的梯形聚硅氧烷材料作为光取向材料,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及晶体旋转法,研究了梯形聚硅氧烷光取向层的制备条件,包括取向剂浓度、紫外光辐照度及光照时间对光取向层的取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取向剂浓度越大,光敏基团更易于组装成垂直取向状态,进而诱导液晶分子形成垂直取向的分子排列方式.在一定的紫外光辐照度范围内可以有效地引起偶氮苯光敏基团的面内、面外异构化及再取向,有利于取向层诱导液晶分子形成平面取向的分子排列方式.紫外光光照时间的增加有利于取向层诱导液晶分子形成平面取向的分子排列方式.  相似文献   
652.
射孔对套管抗挤强度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搞清不同射孔方式对套管强度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布孔方案,提高套管抗挤强度.以射孔管发生失稳的临界外载条件,利用变断面刚度的管体与变断面刚度的压杆有相似的挠曲微分方程,以及相同的边界,连续条件,利用杆管相似理论定量确定套管射孔后的抗挤强度的变化,并推导出不同射孔布孔方式下,射孔对套管抗挤强度影响的计算方法.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套管抗挤强度与试验对比,相对误差最大为6.9%,最小为0.24%,采用该方法可以计算出生产套管的抗挤强度,绘制套管强度图版,从而根据油田地下的实际情况,优选不同钢级的套管和射孔布孔方式,这对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3.
专利价值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如何评价和利用专利文献以获得商机,提高企业竞争力,则成为政府、特别是企业关注的焦点,而专利价值的评价则成为研究重点。为指导企业正确、有效地应用专利文献,对专利价值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指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4.
林伟斌  杜松轩 《广东科技》2014,(10):61+60-61
反窃电能力强、技术先进的设备是开展防窃电工作的基本技术保障。而计量设备的防窃电能力落后于窃电手段的快速发展,无法有力地遏制窃电行为的发生,加之目前窃电技术越趋科技化、智能化、隐蔽化发展,故在用电检查现场需要一款现场快速的窃电检查装置,能快速定位计量装置的异常情况,提高用电检查的精准性、快速性、全面性。对此,介绍了常用的窃电方式,并对现有的窃电手段进行分析,基于此研究了基于电子式电能表的现场快速校验设备设计思路及窃电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655.
采用非同时打开的信号光和抽运光在光折变材料LiNbO3:Fe晶体中进行耦合,研究两波耦合增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光扇效应对LiNbO3:Fe晶体两波耦合动态过程有显著影响.当入射光光强小于光扇效应的阈值时,信号光和抽运光不同时打开的条件下,两光束耦合过程中,能量增益G随辐照时间变化的曲线与两束光同时打开时基本相同;当入射光强大于光扇效应的阈值时,信号光和抽运光打开的顺序和时间间隔Δt不同时,光束耦合能量增益G随时间变化不同.由于光扇效应对抽运光的能量散耗,最大能量增益G的值随着Δt的增大而减小,而且G达到最大值所用时间随着Δt的增大而延长.  相似文献   
656.
毕业论文既是学生对学校教学的总结,也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毕业论文不但不能取消而且还应高度重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得出了体育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背景,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为学校教学制度的改革以及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57.
针对太湖原水中氨基酸氯化消毒后可能引发的嗅味问题,采用太湖某水厂滤后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O3/H2O2深度处理工艺对水中致嗅氨基酸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滤后水中致嗅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的81.6%,采用O3/H2O2工艺降解致嗅氨基酸的最佳投量为1.5 mg·L-1 O3和0.06 mM H2O2,去除率91.28%,致嗅氨基酸浓度降至484.62 ng·L-1,加氯消毒后几乎没有致嗅风险。水温10~30℃范围内,O3/H2O2对致嗅氨基酸的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pH=6~8范围内,去除率随pH的升高而增大。另外,该组合工艺较单独O3/H2O2对溴酸盐的生成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58.
基于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2018年5期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移动窗口法,定量分析了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结果表明:(i)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呈环状分布,以鄱阳湖为核心向外围过渡为耕地、林地等主要地类;人类活动及生态退化的双向递推导致城市空间面状扩张和林地流失严重;(ii)在土地利用动态转移方面,这18年间鄱阳湖区约17.63%的土地发生了转移,林地转化为耕地、耕地转化为林地、林地转化为草地成为主要转化类型;(iii)从斑块类型水平看,林地和耕地是鄱阳湖区的优势景观类型,2者置换趋势明显;从景观水平看,鄱阳湖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iv)鄱阳湖区南部的景观分离度高于北部,水陆交错带的景观分离度较高,形成了环鄱阳湖水域的景观分离圈.  相似文献   
659.
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并对其体外释放行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沉淀法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以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大小、多分散系数(PDI)和Zeta电位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优化处方及制备工艺;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其形态表征;使用桨法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制备的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为(159.6±2.95)nm,PDI为0.175±0.014,Zeta电位为-24.3±0.23,平均载药量为(16.5±0.04)%,平均包封率为(95.3±0.02)%;姜黄素以无定形存在;30 min时纳米混悬液累积溶出达(97.4±3.46)%,纳米混悬剂能显著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度.结论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稳定性良好,为改善姜黄素溶解性差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0.
为探明日照市近岸海域冬夏季游泳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资源密度和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趋势,于2016年2月(冬季)和8月(夏季)对该海域进行2个航次的调查。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71种,其中鱼类44种,甲壳类22种,头足类5种。冬季优势种为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和疣背深额虾(Latreutes planirostris),夏季为日本枪乌贼(Loliolusia pouica)、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spinosus)。冬夏两季调查游泳动物平均尾数资源密度分别为106.86×103,59.41×103 ind./km2;平均质量资源密度分别为191.22,251.35 kg/km2;平均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1.535,1.896;平均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540,0.693;平均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2.505,2.495。研究表明该海域游泳动物以小型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为主。与2006年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调查结果相比,甲壳类物种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