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赵晓  李书福 《科技智囊》2003,(10):93-95
造有销路有利润的车主持人:我们知道你虽然造了好多年的汽车,但是对你造汽车一直有很多争议,包括你造的那辆非常漂亮的跑车,圈内也有人说它只有概念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宣传的效应。李书福:要想去做一件事情,我想概念也很重要,如果连概念都没有,我认为这件事情很难成功,所以人家承认了,我们这个车有跑车的概念,首先对我们来讲就成功了,第二,我们是要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怎么样把这个产品做得更细、更强,毕竟它是全中国第一辆跑车。主持人:你一直说要为百姓造车,在你的心目中,百姓最喜欢什么样的车?李书福:这辆汽车一定是价廉物美的,质量很好…  相似文献   
62.
以稀释法和透析法对在E.coli中以包含体形式表达的重组人超氧化物歧化酶(rhSOD)进行复性.以8 mol/L尿素溶解分离纯化的包含体(纯度达80%以上),对其稀释或透析至尿素终浓度为1.0 mol/L后,在稀释样品中补加终浓度50μmoL/L的Cu2+和5.0μmoL/L的Zn2+,在透析样品中补加终浓度5.0μmoL/L的Cu2+和0.5μmoL/L的Zn2+,分别获得了比活3 300 u/mg和4 300 u/mg的复性rhSOD.该复性样品经铜螯合亲和层析柱纯化可获得更高比活性的rhSOD.  相似文献   
63.
土壤Pb、Cd污染对5种植物生理指标和修复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修复重金属铅(Pb)、镉(Cd)污染土壤的植物,用盆栽的方法选取白菜(Chinese Cabbage)、甘蓝(Brassica oleracea)、野菊花(Chrysanthemu mindicum)、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和紫苏(Perilla frutescens)为试验材料,模拟重金属Pb、Cd污染,Pb处理浓度为0.600mg/kg,Cd处理浓度为0.60mg/kg,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等方法研究了Pb、Cd污染对5种植物鲜重和干重的影响,以及5种植物对Pb、Cd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白菜、甘蓝和菊花在污染土壤中植物形态上呈现健康生状态,鸡冠花、紫苏处理后叶片变黄,出现轻微的萎焉状态.Pb 600mg/kg和Cd 60mg/kg均显著增加白菜、甘蓝、菊花鲜重和干重,但减少了紫苏和鸡冠花的鲜重和干重.5种植物对于Pb的吸收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白菜、甘蓝、菊花、鸡冠花、紫苏.5种植物对Cd的吸收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白菜、甘蓝、菊花、鸡冠花、紫苏.Pb的积累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白菜、菊花、鸡冠花、甘蓝、紫苏.Cd的积累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白菜、菊花、鸡冠花、紫苏、甘蓝.白菜在5种植物中积累指数最高,说明它对于Pb、Cd的吸收积累能力较强,对Pb、Cd污染土壤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64.
Pb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茶树解毒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铅(Pb)胁迫下茶树解除Pb毒性能力的影响,分别用醋酸墨水染色法、考马斯亮蓝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MS)、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研究了接种AMF后茶树根系菌丝的侵染率,土壤中球囊霉素(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含量,茶树根系、叶片、土壤中及GRSP中Pb含量及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接种AMF后,茶树根系菌丝侵染率为60.13%,茶树的生物量、百芽重和显著增加,并极显著地提高土壤中总GRSP含量,由于GRSP对Pb的大量螯合作用,使得土壤中Pb的生物有效性大大降低,加之茶树根系、叶片中对Pb的总吸收量减少,且根系Pb含量增加,因此,叶片中Pb含量显著下降,抗氧化酶活性也相应地下降.  相似文献   
65.
基于Aspen Plus的甘油与生物质固定床共气化制氢工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spen Plus软件平台,对甘油与生物质固定床共气化制氢过程进行模拟研究.考察不同反应温度、甘油与生物质的质量比(m(G)/m(B))、气化剂物质的量的比(n(H2O)/n(C))和反应压力等条件对纯甘油与生物质、粗甘油与生物质混合共气化制氢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生物质与不同甘油共气化时,温度、压力、n(H2O)/n(C)和m(G)/m(B)对两种混合物制氢的影响规律基本相同,因此可用纯甘油替代粗甘油来研究气化制氢特性;同时得出其最佳气化制氢条件是反应温度800~850,℃,m(G)/m(B)为1.0~1.2,n(H2O)/n(C)为0.8~1.0,压力≤0.1,MPa,在此条件下,氢气产率为55%左右.  相似文献   
66.
<正> 前言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是人体正常觉醒状态下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散发的热量来表示,故也称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它是个体间进行比较的标准,也是临床上衡量机体能量代谢是否正常及诊断某些疾病的指标之一。关于国人的基础代谢,解放前后均有不少研究,但因测量方法不同,对象和人数不一,因而结论各异。目前,国内所有生理学教材引用的均是吴襄等1943年发表的数据。随着时代的推移,社会的变迁,人民生活的改善,国人的基础代谢率是否发生变化已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7.
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免疫多智能体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艇编队协同防空问题, 根据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与生物免疫系统防御机制和性质相似的特点, 实现了二者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映射. 在此基础上, 结合多智能体理论与方法, 设计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的监测、调节和抗体等免疫智能体的功能结构模型, 构建出一种新颖的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免疫多智能体(IMA)系统模型, 提出了免疫多智能体系统的形式化描述, 分析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免疫多智能体系统的免疫应答过程和机制. 该模型的防御机制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的特性, 充分体现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的协同防御机制和性质, 为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研究开拓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8.
SDS一步法制备PCR模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简化PCR模板DNA的制备,选取4种实验材料,采用SDS一步法制备PCR模板.经PCR扩增,获得同常规方法制备的模板相近的实验结果.实现了"一管一步"制备模板DNA,从而开辟了一种快速、简易、低成本的PCR模板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69.
为探究青海茄参不同部位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本研究以青海茄参根、茎、成熟果实及成熟叶片为试验材料,选取6个内参基因(Actin7-NT、18S rRNA、TUA、ELF4、ELF6和GAPCP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并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ΔCt及RefFinder 5种方法分析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筛选青海茄参中稳定性最佳的内参基因。结果表明:18S rRNA为青海茄参根及成熟叶片中最佳稳定内参基因,ELF4为青海茄参茎及成熟果实中最稳定的内参基因。综合分析结果为青海茄参不同组织中表达最稳定的内参基因是Actin7-NT,该结果可为后续挖掘青海茄参相关基因及代谢、蛋白等功能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非线性波在岩石节理处的透射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非线性波动方程和岩石节理非线性变形特性,建立一维非线性纵波法向入射单一节理的透射波计算理论.对节理、波源、岩石非线性系数和节理位置进行参数研究,探讨节理非线性变形对非线性波波形、透射系数和频率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波传过节理后透射波振幅衰减,持续时间增长,节理初始刚度越小,波源的频率和振幅越大,该现象越明显.透射系数随节理距波源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振幅和频率越大的非线性波的透射系数减小的越快.节理距波源距离增大到一定值后,振幅越大的非线性波的透射系数越小,该距离的大小与波源参数有关.透射波中会产生一系列高频波,这些高谐波是在节理和岩石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