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28篇
丛书文集   52篇
教育与普及   7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2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为防止由于器具质量不符合施工规范,导致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对模板支撑进行设计和验算,同时对模板支撑的施工验收。通过按模板支撑的设计和交底要求施工,并经过实践检验,支撑体系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有幸随团赴苏州、杭州、浙江长兴县参观考察.一路风尘仆仆,感触良多,择其要者,散记成几段文字,以纪此行,以谢领导. 这次参观的几所学校,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都是当地的名校,都有宽敞明亮的校园,有现代化的教育设备,有一支新老结合的教师队伍,有不俗的办学成绩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江南经济的发达和人文底蕴的深厚令人赞叹不绝,但最吸引我的却是--  相似文献   
13.
<正> 医用化学和医用生物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两门基础课,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上好实验课,是学习好这两门功课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巩固和验证课堂所学的理论,更重要的可以使学生掌握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我们认为,探讨实验课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是必要的。实验教学与理论讲授不同,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单独进行操作和观察的一种课型。这就需要,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作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进行工作)。二者必须紧密结合,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用钌钛金属阳极在含有Cl—和Br-离子的酸性溶液中进行电解氧化联二脲制备偶氮二甲酰胺,获得产品得率为93—98%、纯度为99.6%、电流效率为88-92%。母液可循环使用,基本不产生废液.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进行了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反复荷载试验。结果表明,试件能够形成塑性铰;有粘结框架的耗能量大于无粘结框架,但无粘结框架的残余变形比有粘结框架小:试验后无粘结框架的预应力损失可略去不计,而有粘结框架在塑性铰处的预应力损失则达70%。本文提出的算法实现了预应力框架包括下降段在内的有限元全过程滞回分析,同时也可适用于非预应力框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利用合并排架计算主排架内力问题时,采用“还原分配法”进行计算,其结果排架内力协调。  相似文献   
18.
针对AGV运货时需一次性取多件货物的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PRM算法与蚁群算法相结合的融合算法,将问题拆分为路径的选择与TSP问题分布解决,即先利用PRM算法进行AGV路径规划,再利用蚁群算法决策出取货顺序,生成总的路径。最后采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并与A*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证明了PRM蚁群融合算法比A*算法得出的路径更短、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20.
分析了模态应变能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可行性,并进行了有限元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态应变能对损伤较为敏感,能够反映结构的局部状态变化,可以用来检测结构损伤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