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0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从血液的非牛顿流变特性出发建立了一个血液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传统的Fanning摩擦系数的概念,血液流动的压力降可方便地由表征流动状况的血液雷诺数Re_b和表征流变特性的血液屈服数Y_b计算出来。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实验数据颇相符合。按此模型亦能算出血液的表观粘度。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某厂C_9芳烃回收装置进行了系统摸拟。模拟系统由依据三对角矩阵和溶解度参数法模型而编制的蒸馏塔和汽液平衡子程序组合而成。物料组成中非芳组分的分布系按文献数据推算。经分别对设计和生产数据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3.
动量插值与完全压力校正算法及交错网格SIMPLE算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流体力学数值方法进行了扼要叙述,并比较各自优缺点。概述了有限体积法处理对流项的常用方案,重点描述了近年来为解决速度与压力耙合问题而提出的基于非交错网格(或同位网格)的完全压力校正算法(CPC),并与同样基于非交错网格动量插值算法(MI)以及传统的基于交错网格的SIMPLE(Semi—imPlicit Method for Pressure—linked Equations)算法进行了比较。最后用二维顶盖驱动方腔流动为例,将CPC算法与传统的SIMPLE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PC算法结果准确,且程序上实现起来容易得多。  相似文献   
24.
阐述了清洁胶束压裂液延缓形成的机理,提出了胶束延缓形成的两种方法,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固体水杨酸微溶于水的性质以及尿素分解后所提供的弱碱性环境,能很好地延缓胶束形成;而在水杨酸钠的体系中加入尿素作为氢键阻断剂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压裂液的初始粘度。  相似文献   
25.
反应体系的热力学性质表明:文题的复分解反应是一弱放热反应;可以加入SC_4~(2-)离子以抑制BaSO_4转化为BaCO_3;加入氨水可以提高碳酸氢铵溶液的稳定性。把SrSO_4和BaSO_4含量分别为81.40%、7.93%的天青石经盐酸处理后与碳铵溶液混合。结果表明,在碳铵用量为化学计量比的1.3倍,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60℃下,矿石转化率可达90%以上。精制过程不需除钡,产品中SrCO_3含量98.83%,BaCO_3含量0.138%。  相似文献   
26.
泡沫流体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文题,在考虑壁面滑移速度条件下,理论上推导了泡沫流体在圆管中流动的流量和速度分布表达式。通过实验测定了滑移速度V_s,其与剪应力τ_w之间的关系可归纳为V_s=ατ_w~b。验证了流量方程的正确性。发现以十六烷基磺酸钠为发泡剂的泡沫流体符合Hersechel-Buckley本构方程,流变特性参数为τ_0=10.5[Pa],K=0.824[Pa·s~n]和n=0.54。  相似文献   
27.
低密度聚乙烯熔体挤出胀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国产低密度聚乙烯(LDPE)进行了经过长毛细管的挤出胀大流动实验则量,得到了挤出胀大比和流动曲线.测定了材料的线性和非线性粘弹性,并用PSM模型进行了表征,同时数值模拟了LDPE熔体的挤出胀大流动.预测结果与实验基本吻合,但在较高剪切速率下两者间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分析了影响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28.
新型三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环氧树脂和十六叔胺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三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探索了合成低聚表面活性剂的新途径,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及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证明所得产物为目标产物。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50℃下十六叔胺与环氧树脂物质的量配比为3:l,将环氧树脂滴加到十六叔胺中,反应7h结束。  相似文献   
29.
新型壳聚糖胺基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片状壳聚糖为原料,经凝胶化、交联、羟丙基氯化及胺基化,制备了一系列新型壳聚糖胺基衍生物。考察了胺化剂用量对壳聚糖胺基衍生物胺基含量的影响及壳聚糖胺基衍生物吸附牛血清白蛋白(BSA)性能。结果表明,在适当制备条件下,同壳聚糖相比,其衍生物的胺基含量明显提高,碱性增强。随胺化剂用量的增大,壳聚糖胺基衍生物的胺基含量增大。BSA的吸附性能与胺基化衍生物的种类相关;对一定胺基衍生物,随胺基含量的增大,B  相似文献   
30.
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反应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PEG-CS)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催化缓冲液中天冬酰胺的反应过程,考察了底物浓度、给酶量、温度、搅拌速率等条件对固定化酶在缓冲液中间歇催化反应过程的影响;以及底物浓度、流量、温度、床层高度等因素对固定化酶在缓冲液中连续催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可以很好地水解缓冲液中的天冬酰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