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ESR年代学研究和山原红壤发育年龄测算表明,云南小江流域第四纪洪积-泥石流沉积自早更新世中期出现以来,洪积-泥石流沉积就一直是该流域海拔2200m以下河谷地带的主要表地质过程,其沉积地层可分别归属于早更新世中,晚期,中、晚更新世和全更新世。  相似文献   
52.
亚热带灌丛岩溶区夏季土壤CO_2浓度动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CO2作为岩溶作用的重要驱动因素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对南川市金佛山西坡次生灌丛区连续观测的基础上,对亚热带灌丛岩溶区夏季土壤CO2浓度动态作了详细的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土壤CO2随着气温的日变化而呈现明显的日变化,同时对气温的变化有明显的滞后效应。(2)不同土壤深度CO2浓度的大小基本上呈同向变化,但深度对CO2浓度的影响较为复杂。(3)气温和地温的变化和土壤CO2浓度的变化有很大的一致性,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土壤CO2浓度的较大变化,而植被层的湿度和土壤CO2浓度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不明显,降水和表层土壤含水量对土壤CO2浓度的贡献较大。(4)土壤CO2明显的驱动着岩溶作用的进行。以上结论的得出对进一步研究土壤CO2对岩溶的驱动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3.
在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时,往往会遇到海量的离散数据点,造成遍历数据点的困难。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数据点划分成一个个的子块,然后由子块索引得到数据点,但是当数据点的分布不均匀的时候,这种技术也不能有效地提高数据检索的速度。现针对数据点分布不均匀的情况,结合四叉树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分块的技术——基于线性四叉树的数据分块,探讨了线性四叉树分块技术的数据结构、实施过程和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54.
张远  刘军  王越  程毅 《河南科学》2019,37(8):1296-1302
均匀弹性半空间表面点源产生的波场解析解属于Lamb问题,采用Cagniard-Hoop方法,对与水平面呈任意夹角的表面点源,求解了其作用于弹性半空间表面时的Laplace-Hankel双积分变换解.通过退化为弹性半空间垂直点源问题,与前人解答进行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计算结果可为波场研究及相关工程领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5.
张远  赵建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4):14657-14664
针对传统盲道检测算法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准确率低,鲁棒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特征点筛选的被遮挡盲道检测算法。首先提取盲道区域,主要包括基于颜色筛选与单通道二值化结合的粗提取和基于GrabCut算法的精确提取;然后对盲道图像进行预处理、边缘检测和直线检测,提取出若干盲道边界候选线;通过计算候选线在各个方向角度的边缘特征点数目,判断该候选线是否为真正的盲道边界。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有落叶遮挡,该算法都能够精确提取盲道区域,准确检测出盲道边界,且有较好的实时性与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56.
张远  李朋 《科技信息》2010,(30):60-60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与当前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基本一致。因此,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以它特有的功能与价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清洁生产与ISO 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洁生产与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都是最新的重要的环境管理手段和方法,两者的有效实施对促进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加强环境保护与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偶然性、必然性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统计方法是一种数学方法.气体动理论是从气体微观结构出发,依据每个粒子所遵循的力学规律,用统计方法研究气体宏观热性质,探讨所反映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在物理学习中要善于把数学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并能抓住哲学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59.
润湿性表征体系及液固界面张力计算的新方法(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设计了一种在有限液固界面上润湿性的表征体系,建立了在该系统中固相表面张力γsg和液固界面张力γsl的表达式。结果表明,固相表面张力γsg和液固界面张力γsl可以通过液相表面张力γlg和接触角θ求解,γsg=γlg是液相在固相表面完全润湿的临界条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液相在无限固相表面上液固界面张力γsl的表达式,表明γsl仅仅是液相表面张力γlg和接触角θ的函数;其数值范围为:O≤γsl≤γlg。因此,固相表面张力γsg和液固界面张力γsl均可以通过液相表面张力vlg与接触角θ直接求解。推导出液相在固相表面上粘附功Wn的表达式,该结果与Dupre方程一致。  相似文献   
60.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1)是一种抑制性的受体,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大量研究证明PD-1能被诱导而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T 细胞和单核细胞上表达,从而在慢性感染的病因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树鼩(Tupaia belangeri)做为一个理想的模型可被应用于许多人类感染性疾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了充分利用树鼩对于感染性疾病的宿主免疫应答模型,我们分离出树鼩PD-1基因.利用迅速扩增cDNA末端PCR(RACE-PCR)技术,从树鼩脾组织中克隆了PD-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显示树鼩PD-1 cDNA 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242个氨基酸组成的跨膜蛋白,并且和人类、灵长类和啮齿类中的同源基因有高度相似性.组织分布分析表明在所检测的几种组织中PD-1基因只在脾中表达.此外,淋巴细胞刺激实验显示,利用PMA和ionomycin刺激新鲜分离的树鼩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能够诱导PD-1 mRNA水平上的表达.我们的结果为将来进一步探讨树鼩的免疫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