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 毫秒
91.
利用解的假设和扰动方法,推广了基于Lam啨函数和Jacobi椭圆函数提出的一种求解非线性演化方程多级精确解的方法,并获得了Shr dinger方程、变系数mKdV方程和2+1维色散长波方程组等的多级精确解.推广后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非线性演化方程(组).  相似文献   
92.
在执行欧援寄生虫病防治项目过程中,对阿维菌素、倍硫磷防治牛皮蝇病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3.
从 Matsubara 表象的 Eliashberg 方程出发,我们得到了一个λ~(-1)的幂级数展式的 T_c 公式。有效声子谱通过它的各级矩决定展式的系数。由于它并非仅保留某些特定的矩,因此所得的 T_c 公式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有效声子谱对 T_c 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95.
以微结构连续统的数学与力学特征描述为背景,从两个角度刻划刚子结构连续统的结构群SO(3)。从力学角度论证SO(3)与P^3(R)同胚,并指出四元数理论与的内在联系及力学意义。这项工作将为纤维丛理论应用于新型材料的力学特性研究架起桥梁。  相似文献   
96.
地球是个水球,绝大部分由海洋覆盖。在茫茫的大海中,到底生活着多少生物,海洋学家们尚没有完全弄明白。人类在30多年前就登上了月球,但迄今尚不能深入到大洋9000米以下去探明海底世界。在浩瀚无垠、瞬息万变的海洋世界里,充满了多少令人渴望探究的神奇与恐怖呢?  相似文献   
97.
要探测强杂波中的活动目标,高PRF(脉冲重复频率)脉冲多普勒雷达是十分有效的。在这种雷达系统中,活动目标的脉冲数由于天线波束扫描速度等原因而增加时,充分利用接收数据而不增加系统的组成就可以达到改善信号探测能力的目的。这种雷达系统将FFT处理器应用于信号处理部分,取各个滤波器输出的平方,然后进行累积处理。本文将就上述情况介绍输出噪声统计分布、虚警概率以及目标信号探测概率的理论研究。还证实,利用试验装置得到的实验结果和理论完全一致,而且定量地说明,这种信号处理方法对于提高雷达系统的探测能力是颇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98.
99.
PID算法在车载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D控制策略算法简单、鲁棒性好、可靠性高,此外,PID控制方案并不需要建立精确的受控对象的教学模型,非常适合作为车辆高速运转时实现动中通方位角稳定的控制策略。介绍了PID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并成功的把它应用于动中通伺服系统,保证了动中通的方位角可以在复杂的运动条件下保持稳定,结合俯仰和横滚控制策略实现了该系统在运动中通信的设计初衷。  相似文献   
100.
借助CitespaceⅢ对选自WoS的人工智能心理学研究文献进行知识图谱探析,结合自动聚类视图与议题标签展现了人工智能心理学领域的6个知识聚类:#0人工智能解决问题议题;#1人工与人类认知共性议题;#2人工智能学习议题;#3人工智能脑科学议题;#4人工智能环境认知议题;#5人工智能表征议题。在深入探究各聚类的核心与热点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工智能心理学发展的各阶段特征:1.上世纪50年代图灵和米勒等人对机器认知与学习等概念的猜想与初探;2.70-90年代纽厄尔、西蒙和莱尔德等人基于模块记忆与层级分析对人工智能信息处理模型的系统性构建;3.本世纪初基于神经生理学的降维数据认知理论的发展;4.当下人工智能贝叶斯大脑与深度学习理论的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