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简介J特性图,指出选择原始齿轮机构基准件3应注意的问题,采用求J直线与t直线的交点tp坐标的解题方法求解.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The ScientificErrorAnalysis软件包的使用,研究了基于The ScientificError Analysis软件包的误差分析方法与一般步骤,对自动刺绣机针杆运动机构的误差分析,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的实用性,它为机构误差分析提供了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3.
基础位移作用下悬挂弹簧的非线性固有振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基础位移作用下悬挂弹簧的非线性固有振动问题. 建立了基础位移作用下悬挂弹簧减振系统的非线性固有振动方程,采用L-P法推导出了悬挂弹簧非线性固有振动的近似解. 通过算例分析可知:随着基础位移激励频率的增大,悬挂弹簧减振系统时程曲线的振幅、振动周期降低,而基础位移激励振幅、悬挂弹簧减振系统的倾斜角增大,悬挂弹簧减振系统时程曲线的振幅也增大. 所以,悬挂弹簧几何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减振效果优于弹簧垂安线性减振系统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24.
针对机构综合的非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微分进化算法.该算法是将方程组转换成一个优化问题,在进化过程中,该算法根据进化情况采用动态参数调整机制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并且对种群重叠状况进行实时监视,对重叠个体利用混沌搜索策略来进一步提高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机构综合实例结果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改进微分进化算法高效、且全局寻优能力强.  相似文献   
25.
运用模糊数学理论,研究了装载机械传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中含有模湖因素时,系统可靠度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26.
灰色系统理论是研究贫乏信息的科学理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应用逐步优化的建模方法构造多变量非等间距优化灰色模型MGRM(1,n)的背景值,以相对误差均值最小为目标函数,以MGRM(1,n)响应初值修正量为设计变量,基于倒数累加生成建立了非等间距多变量优化灰色模型MGRM(1,n).该模型不仅适合于等间距建模型,也适合于非等间距建模,拓广了灰色模型的应用范围.该模型精度高,使用简单.实例表明所建模型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7.
运用LINGO6.0模型语言优化算法,对机械制造中的线性规划问 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可靠且比常规优化算法更为有效的优化结果,LINGO模型语言不仅能 求连续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而且能更方便地求解机械制造中的整型线性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28.
钢材的疲劳极限是对机器零件进行抗疲劳设计及可靠性分析的必需数据,但许多钢材的疲劳极限数据往往很难查找。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σ0.2、σb、σMC、σ-1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给出了用σ0.2或RMC计算σ-1的估算式。  相似文献   
29.
推导出了楔形矩形变截面双模量梁的截面高度表达式,利用静力平衡方程确定了楔形矩形变截面双模量梁弯曲时的中性层位置。采用弹性理论建立了楔形矩形变截面双模量梁的弯曲微分方程,推导出了外载荷作用下梁的挠度表达式。通过算例,讨论了楔度比、长高比、剪切效应对楔形矩形变截面双模量梁弯曲变形时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楔度比的增大,梁的弯曲挠度逐渐减小;随着长高比的增大,双模量材料简支梁、悬臂梁中点的弯曲挠度均逐渐增大,各向同性悬臂梁的中点弯曲挠度也逐渐增大;对于拉压弹性模量相差较大的双模量材料梁的弯曲挠度计算,用经典材料力学理论计算是不合适的,应采用双模量材料力学理论进行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30.
非等间距新息GM(1,1)的逐步优化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系统建模方法及新信息原理,在GM(1,1)建模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建模的逐步优化的新息非等间距GM(1,1)模型,该模型采用原始数据的第n个分量作为灰色微分方程的初始条件,通过优化背景值与差商调节系数来估计模型参数.该模型不仅适合于等间距建模,也适合于非等间距建模,且突破了发展系数的绝对值较大时,不能用GM(1,1)模型的禁区,提高了建模的精度.实例表明所建模型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