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围垦工程对温州近海及河口水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温州近海及河口二维水流数值计算模式,以2002年为基准水平年(现状),针对温州市近期、中期和远期围垦工程,从水(潮)位、流速和潮量3个方面探讨了围垦工程对近海及河口水动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近、中期围垦工程实施后,洪季和枯季时瓯江口内最高潮位均略有减小,北口的涨、落潮量均增大3%~4%左右,而落潮总量和平均流速基本没有变化.远期工程尤其是瓯江南口围垦工程实施后,瓯江口内最高潮位洪季时增大而枯季时减小,涨、落潮最大流速均有所增大,北口潮量变化较为明显,枯季时潮量减少10%左右,鳌江口、飞云江口附近的落潮流速略有增大,而涨潮流速略有减小.南口围垦工程对瓯江口内潮位和涨落潮流速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对维护北口的深水航道有一定的益处,但也要进一步加强对瓯江北口两岸岸滩稳定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42.
土壤酸、碱度用以表征土壤的重要物理化学性质。本文通过室内不排水直剪试验研究不同酸、碱条件下土壤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酸的污染会降低土壤的抗剪强度。碱污染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受法向应力大小的影响。在法向应力小的时候,土壤的抗剪强度小幅提高;法向应力大时,土壤抗剪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43.
为探究皖北城市群大气污染物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下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空气中PM2.5浓度的相关变量,结合2018-2021年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统计数据及相关地域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按时间段长短及季节性变化分别选取月度数据与年度数据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因子做相关性分析,对比分析不同季节下空气污染物PM2.5、PM10的浓度及其它空气污染物的变化,构建基于PCA算法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BP),建立PCA-BP模型并采用交叉-验证法提高模型精度,对大气中的污染物PM2.5浓度做短期预测。实验结果表明:PM2.5浓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PM10、CO、NO2、SO2;皖北地区PM2.5含量整体在冬季偏高;预测模型的精度在夏季与秋季较高,冬季较低,四季的预测精度R2分别达到0.924、0.958、0.935、0.794。  相似文献   
44.
摩擦电子学作为摩擦电与半导体耦合的新研究领域,可以通过机械运动产生的摩擦电荷调控半导体中的电传输与转化特性,建立外界环境与半导体器件的直接交互机制,实现各种主动式功能器件,为人机交互、微纳机电系统、传感和自驱动系统等应用提供全新的思路和途径.本文系统地综述了摩擦电子学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摩擦电调控场效应作用机理以及摩擦电子学晶体管基础器件;其次介绍了研制的各种摩擦电子学功能器件,展示了其对于外部环境的主动式机械感知;最后对摩擦电子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待解决的问题的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5.
针对迭代收敛时主动轮廓模型在图像深凹处难以完全收敛且在较高的图像分辨率下收敛速度缓慢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轮廓模型的图像分割新方法.本方法结合了多分辨率与梯度向量流概念,首先在原始图像的低分辨率图像上进行轮廓提取,并将提取到的轮廓作为初始轮廓再在高分辨率图像上进行轮廓提取,最终得到原始图像的轮廓.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图像深凹处收敛效果良好,且极大提升了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46.
分析了网页恶意代码如何入侵网络用户系统 .根据网页恶意代码修改和破坏系统的方式 ,作者提出了预先防范网页恶意代码和被网页恶意代码侵入后恢复系统正常运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加速度不对称波浪对底部边界层的影响,建立加速度不对称波浪作用下的底部边界层数学模型,复演物理模型试验中的流速剖面、紊动强度和床面剪切应力,在此基础上探讨加速度不对称波浪边界层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波峰半周期内正向加速阶段的加速度比较大,引起较快的边界层发育、较大的流速梯度和较大的紊动能量,产生了正向的周期平均床面剪切应力;这些现象随加速度不对称系数的增大而更加明显;在振荡水槽中,加速度不对称波浪边界层内存在底部反向和顶部正向的时均流动,加速度不对称系数的增大会增强底部反向流速;在开敞水域中,时均流速在整个边界层内都是正向的,底部出现"流速外突"的现象,顶部流速趋于均匀分布,加速度不对称系数的增大会减弱底部正向流速。  相似文献   
48.
使用有限元算法模拟计算了非磁性半导体-金属复合结构的磁输运性质.通过构造两种典型的半导体-金属复合结构,对比了它们的磁电阻效应在不同金属比例与不同电极位置时的幅值.结果表明,在嵌套结构中可以获得更大的MR优化值,且能有效降低金属材料使用的比例.磁感应强度为1T下,使用嵌套结构在适当的电极位置下可以得到近500 000%的MR,此数值几乎是传统结构最优化时磁电阻的两倍.  相似文献   
49.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错综复杂,体现在信息学问题上,就会导致我们难以从纷繁的条件关系中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有时,准确地应用必要条件,有助于我们揭示问题的本质或简化原有模型,从而找到高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0.
为对山苍籽油纳米微胶囊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复凝聚法以山苍籽油(Litsea Cubeba Oil,LCO)为芯材,壳聚糖(Chitosan,CS)为壁材,以三聚磷酸钠(TPP)为固化交联剂,通过冷冻干燥,制备出了LCO/CS纳米微胶囊,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对LCO/CS纳米微胶囊的表面结构、包埋效果以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复凝聚法可有效包裹LCO,包埋率为25%; LCO/CS纳米微胶囊的粒径为450 nm,经干燥后为白色粉末状,具有山苍籽的特殊香气;其堆积密度为0.166 7 g/cm3,压实效果较好,可以在较小的空间里具有较大的存放量;休止角为31.72°,黏度较小,流动性良好;(2)扫描电镜显示LCO/CS纳米微胶囊呈现不规则球状,表面有塌陷现象;(3)热重结果显示LCO/CS纳米微胶囊的热释放温度在280~700℃,与LCO比较,LCO/CS纳米微胶囊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4)缓释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LCO/CS纳米微胶囊在空气中的释放速率增大.以上研究表明,山苍籽油纳米微胶囊在食品、日化和纺织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