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5篇
综合类   6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无线Mesh网的集中式控制结构容易导致网络带宽负载分配的不均衡,为此文中在引入最小每用户平均带宽这一路由公平性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带宽公平分配路由算法.该算法通过蚂蚁周游的优化功能来最大化最小每用户平均带宽,从而达到平衡流量负载、为每用户提供公平带宽分配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文中算法的复杂度和平均路径长度有所增加,但带宽分配结果更公平.  相似文献   
42.
利用图像形态骨架细化方法和Hough变换对指针式仪表表头读数的识别进行研究。将仪表表头图像预处理后,进行形态骨架细化,然后用Hough变换检测表头图像的所有刻度线和指针。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识别表头读数值的算法。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指针式仪表的自动检测中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3.
一种基于平均负载的阈值控制AQM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AQM算法——基于平均负载的阈值控制算法TLED,并研究在低延时状况下的性能情况。使用指数加权平均(EWMA)方法计算网络的平均负载强度,根据平均负载对数据包进行随机丢弃,通过一种阈值控制算法,将缓存区队列长度与负载状况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吞吐量-队列延时的良好折中,并有效改善了原有的基于负载的控制算法对网络流量变化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44.
LSP的选路算法是MPLS流量工程中的核心问题。在研究了当前LSP最小干扰选路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平衡链路上的LSP的数量来降低链路之间干扰的动态路由算法。该算法以链路剩余流量和该链路上经过的LSP的数量的函数作为链路关键度,在实现网络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降低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和现有的最小干扰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45.
OFDM系统自适应比特加载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应用自适应技术能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文中针对固定数据速率及子信道比特率受限的情况,研究了使系统发射功率最小化的自适应比特加载问题.首先对无限小信息粒度的最优化问题进行分析,确定最小功率的下界.在此基础上再对整数比特(有限信息粒度)的最优化问题进行求解,由此得到了一种快速的整数比特加载算法.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是一种运算速度快的最优比特加载算法.  相似文献   
46.
接收分集OFDM通信系统的盲信道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新的利用接收分集技术的OFDM通信系统盲信道估计方法.所提出的算法根据单入多出系统模型,可直接在一个接收数据块内估计出各个接收分支所对应的多径信道,且不要求接收信号的二阶统计量等相关统计信息.由于采用频域相除抵消技术,各分支的信道参数可分离估计,因此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空时码,针对多天线系统提出了空时分组码的正交设计理论,可以采用高效的调制技术(QAM.PSK),由多天线同时发射。接收端采用最大似然译码可以获得最大的分集增益。并因空时码有很高的频谱利用率.从而使空时码在未来移动通信及无线局域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8.
提出一种结合了信源速率控制的自适应带宽预留模型,给出了模型的数值分析方法.实验表明,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速网络中大突发信源下的带宽预留问题.与原方案相比,该模型可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降低信元丢失概率.  相似文献   
49.
对数字化语音减速播放涉及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保证语调不变,提出了一种插值算法,并对传统的基音检测算法进行改进,在不降低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幅度地缩减了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既保证了语音质量,又有良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50.
衡量网络服务提供者(ISP)优劣的指标是服务质量,但目前许多ISP还缺少对服务质量的监测,本文探讨服务质量监测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订服务质量的各项指标和测试方法,并给出了一些监测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