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81.
对线密度为1.37和1.62dtex的澳大利亚极细羊毛纤维的表观形态、化学组分、表面摩擦性能、拉伸性能、吸湿性能进行测试,并与5.25dtex的中细羊毛纤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极细羊毛纤维表面比较光滑,鳞片多呈环形水平状,鳞片度高、鳞片翘角小、径高比小;其红外光谱在指纹区的吸收峰强度与中细羊毛纤维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动、静摩擦因数较小,差微摩擦效应较大;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均较小,而回潮率较大.  相似文献   
582.
三角洲沉积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内部渗流特征复杂,制约油藏高效开发。以南湖油田E1 f 43 油藏为例,采用
基于储层构型的渗流屏障识别技术及基于多参数聚类分析和逐步判别的流动单元划分方法,结合开发动态资料,开展
了渗流屏障分布规律和储层流动单元发育特征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流动单元组合模式的连通关系,总结了渗流屏障
和渗流差异对开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发育连片状和条带状2 种储层砂体类型,其中,条带状储层因注采井
砂体分别存在于砂体和渗流屏障内而产生注水不受效,剩余油富集;(2)研究区发育5 类流动单元,以II~III 类为主;
(3)储层连通砂体内部存在5 种不同的流动单元组合模式,不同模式下的储层砂体连通关系存在差异,连通砂体内不
同流动单元间形成渗流差异界面,使连通体内形成弱连通或差连通关系,制约油藏开发,造成剩余油大量富集。  相似文献   
583.
为解决目前面临的胶带粘面手印的处理和显现难题,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胶带与纸碎屑、胶带与整张纸、胶带自粘、胶带粘面灰尘的剥离试剂及剥离操作过程,对剥离后的胶带采用JX-2胶面显现液显现,得到了纹线清晰流畅、荧光强度高的手印。  相似文献   
584.
GlcNAz作为探针,可用于代谢标记细胞内O-GlcNAc修饰蛋白,帮助蛋白富集和后续质谱鉴定.但细胞内大量存在的天然糖供体 (UDP-GlcNAc) 会竞争结合OGT蛋白,从而降低 GlcNAz利用效率.为了提高GlcNAz利用率,在分子对接基础上,对OGT进行结构改造,构建了两种sOGT突变体(M130A、Y470A)并测定了它们对UDP-GlcNAz的利用率.与野生型sOGT相比,两种突变体对UDP-GlcNAz的利用率 (相对于UDP-GlcNAc)均有显著提高,细胞内 M130A 对 GlcNAz 的利用率(相对于 GlcNAc)提高了 2.2 倍 . 最终结果表明:M130A能显著提高细胞对探针GlcNAz的利用率,为大量鉴定细胞内O-GlcNAc修饰蛋白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85.
在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即城市老年贫困群体,这一群体是原本就脆弱的老年群体中更为脆弱的一部分.他们的出现使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复杂.从人口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城市老年贫困群体形成的原因,以期寻找解决老年贫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586.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用正己烷脱脂,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LC-MS/MS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测定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10.3%(n=6),加标回收率达到68.6%~106.2%.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确证能力强,适用于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的确证检测.  相似文献   
587.
为满足吉林油田特低渗透区块CO2泡沫驱的要求,利用法国ST公司生产的高温高压全可视PVT测试仪,将室内静态实验筛选出的泡沫体系,进行高温P-V特性实验测定,以判断在地层的高温高压环境该泡沫体系是否能够稳定存在。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一定时,低压与高压时,PVT筒内形成泡沫的尺寸不同;低压时泡沫尺寸较大,且体系不稳定,停止搅拌立即析液;随着压力升高,PVT筒内形成的泡沫越来越细小,稳定性提高,停止搅拌析液速度减慢。通过实验观测发现,100℃时形成稳定泡沫的临界压力为30 MPa;同时该压力也是泡沫体系的P-V、P-ρ关系曲线的变化趋势变缓的转折点。最后研究发现,通过地面检测泡沫体系的密度可以判断地面发泡时是否已形成稳定的泡沫。  相似文献   
588.
选用木聚糖酶和漆酶对竹原纤维进行精细化处理,探讨了不同处理工艺对竹原纤维化学成分和线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酶在60℃时活性最佳;随着酶质量分数的增加,半纤维素或木质素质量分数呈先迅速下降后趋于平缓、并略有上升的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半纤维素或木质素质量分数呈先下降后趋于平缓的趋势,纤维线密度的变化规律则与之相反.木聚糖酶的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温度60℃,质量分数0.5%,时间4 h,纤维线密度达5.82tex,比处理前降低42.9%;漆酶的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温度60℃,质量分数2.0%,时间4 h,纤维线密度达5.31tex,比处理前降低47.2%.  相似文献   
589.
一种温度对象参数辨识方法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象参数辨识是高精度温度智能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一种在阶跃激励条件下,利用系统响应曲线上等间隔三组测量数据来识别被控对象参数的方法,推导出了参数辨识的计算公式及公式应用判断条件.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获得了辨识对象参数的阈值取值范围,结果显示即使在较强噪音情况下,仅对采样信号使用平均值滤波,就可获得满意的参数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590.
刘丽  梁猛 《科技信息》2009,(11):292-292
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是体现整个公路结构质量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影响路面压实度的多种因素,指出只要注意并解决影响压实度的诸多问题,就能保证压实质量,从而保证整个公路的修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