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系统科学   66篇
丛书文集   145篇
教育与普及   1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2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361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2篇
  1965年   8篇
  1963年   9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11篇
  1954年   8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5 毫秒
31.
对三旋理论应用于超导机制作一些介绍和研究。  相似文献   
32.
33.
精品战略、跨产业整合和规模创新是未来发展信息服务业的三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4.
关汉卿的作品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懑,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理解和同情。在他的笔下,既讴歌了女性的多情和美丽,又盛赞了女性的勇敢和机智。他不惜笔墨,挥毫抒写她们的生活和斗争,塑造了鲜明典型的女性形象,把中国女性特有的美推向了一个不朽的平台。  相似文献   
35.
雪灵芝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化雪灵芝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建立数学模型.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雪灵芝水溶性多糖;运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浸提时间、加水比、浸提温度及乙醇浓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条件,运用sas软件分析实验数据,建立回归模型.结果 得到雪灵芝水溶性多糖提取的优化工艺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为:浸提温度(94.5~97.5℃);浸提时间(2~2.5h);加水比(43~51v/w).结论 为雪灵芝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也为其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10-对硝基苯氧基癸酸合成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对硝基苯氧基癸酸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以10-溴代癸酸为原料,与甲醇反应生成10-溴代癸酸甲酯,再与对硝基酚钠反应生成10-对硝基苯氧基癸酸甲酯,最后以固定化脂肪酶水解得到10-对硝基苯氧基癸酸.对中间体的折光率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分析,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1、H-NMR和13C-NMR以及酶分析应用对最终产物进行确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出目标化合物,总收率达到71.6%.  相似文献   
37.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实施人性化管理与服务的必要性,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实施人性化管理与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38.
从计算机纺织辅助设计、颜色管理、智能纺织材料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计算机技术在纺织工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9.
数学学法指导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日趋缩短,教育终身化趋势日趋凸现,加强数学学法指导,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未来社会就好似文盲一样。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以知识为载体,注重过程方法的学习,不断地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0.
高校校园环境建设之我见腊月梅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大学生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新的心理平衡尚未建立起来,心理正处在一种“无束缚”状态。这些变化的存在,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使他们对这个新环境作出积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