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69篇
系统科学   147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10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199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沥青路面损坏构成的多样性, 相同的路面状况指数(pavement condition index, PCI)可能代表不同的损坏组合. 当多种损坏并存且损坏程度接近时, 用PCI和主导损坏(最严重、扣分最多的路面损坏)难以得到具有针对性的养护对策. 因此, 通过对PCI的深入分析, 明确了主导损坏代表性不足的路段, 以现行预防性养护决策方法为基础, 补充了一种考虑损坏构成特征、更具针对性的决策方法. 以上海城市道路近5年的检测、养护数据为分析基础, 首先利用有序聚类算法将路段按PCI水平分组, 分析了不同阶段路面损坏构成和差异水平; 然后, 针对多种损坏并存且损坏差异不显著的路段, 根据预防性养护的实施效果筛选了能够反映正确预防性养护经验的有效养护路段; 最后, 基于有效养护路段建立并对比分析了2个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养护决策模型. 结果表明: 当PCI水平介于优良(84.4~93.0分)时, 不同损坏程度接近, 主导损坏代表性不足; 考虑多种损坏构成特征的BP神经网络模型表现出更高的决策精度, 测试集决策正确率达86.20%, 优于仅考虑主导损坏的模型(58.50%). BP神经网络与传统决策树法结合能够优化沥青路面决策过程, 提高养护对策选取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C&I(chopping and interleaving)干扰是一种针对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LFM)雷达的典型干扰样式, 干扰子信号调频斜率与雷达发射信号相同, 利用信号处理工具分离真实回波与干扰信号难度较大。针对该问题, 以LFM相参雷达抗自卫式C&I干扰为背景, 提出基于回波预处理和相参积累的干扰抑制算法。根据估计的回波时延, 设置距离窗截取受干扰回波段, 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回波预处理, 改变不同重复周期内假目标的快时间位置分布, 通过相参积累实现干扰抑制。仿真试验表明, 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强干扰背景下的C&I干扰, 干扰抑制后真实目标检测概率大幅提高, 虚假目标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快速跳频PLL中杂散抑制比的最佳设计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研究了快速跳频PLL中杂散来源,给出了环路杂散模型,定义了杂散抑制比。定性分析了MF SK FH通信系统检测误码率Pe与杂散抑制比λ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定量计算出误码率与杂散抑制比的关系曲线。实验结果表明,MFSK FH通信系统中存在一个杂散抑制比的最佳设计值,约为-50dB,它为快速跳频PLL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地下商场特别是大型地下商场在全国越来越多,给消防安全和设计提出了新的问题,笔者在对某地下商场进行消防安全论证的过程中,对该地下商场防火分区面积超大的问题进行了性能化分析,以性能化的手段解决了防火分区面积超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阳离子道路乳化沥青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改变胺化木质素为乳化剂的道路乳化沥青的筑路工艺,装备的条件下,加入复合添加剂进行改性,保留了原乳化沥青的优点,缩短了初凝时间,提高了粘聚力和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6.
沥青针入度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了针入度指数P1的历史,探讨了P1的应用基础和适用范围,P1应用基础是沥青的针入度的对数与相应的温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这一假设,中国的规范中P1是根据一个不同温度下的针入度回归出来的,不同于欧洲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与分析发现,如果根据中国的规范方法计算P1,P1受是否预冷、温度及温度个数等因素的影响,针入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变化会引起P1更大的波动,回归时很高的相关系数并不能说明由试验数据回归的P1是可信的,由于改性沥青的针入度的对数与相应的温度之间不再是线性关系,P1用于评价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铸铁散热器生产环境污染、产品成品率及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笔者研制了XWJ-1型消烟雾化净化系统。该系统是根据乡镇企业实际状况,在原烘烤窑内采用烟道重新配置、油烟预处理、水雾化冷却、分离污染物、净化排放五步骤设计。通过6年多的试验运行和改进,结果证明,使用XWJ-1型油烟雾化净化系统,可以把高温、高浓度烟气中的焦油和有害气体减少90%,并分离净化到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要求(GB9078-1996,GB16297-1996),较好地解决了热能利用、污染物回收利用等问题,提高了制芯及散热器的成品率及其质量,使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高温多雨地区高等级沥青路面材料的分析与应用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方高温多雨地区的气候特点 ,为解决沥青混凝土路面修筑后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这两个突出的问题 ,依据本单位的一个工程实践 ,从集料、沥青、级配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阐述。说明高温多雨地区高等级沥青路面只要材料科学选择、严格控制、应用措施得当 ,质量是能够达到规范要求的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原因,从几个方面提出了防治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实际路面施工试验情况,介绍了SBS改性沥青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