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深圳市茅洲河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针对传统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水力负荷低,占地面积大的弱点,提出了采用渗透性能良好的天然砂作为主要渗滤介质建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试验方案,并以受污染河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5m/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污染河水具有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其对SS、CODcr、BOD5、NH3-N、T—P和LA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51%、77.82%、85.33%、98.28%、60.19%和94.25%;处理出水中SS、CODcr、BOD5、NH3=N和LA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5mg/L、15.7mg/L、2.89mg/L、0.32mg/L、0.86mg/L和0.05mg/L。  相似文献   
2.
不同形式振动荷载下土中孔隙水压力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虑实际工程问题中不同振动荷载的形式对土中振动孔隙水压力的影响.从能鼠分析的原理出发并结合大量试验成果分析,研究和探讨了任意不同形式荷载下土中振动孔压的发展形式.由此所提出的土的振动孔压耦合模型.更为合理地阐明不同形式荷载下土中振动孔压增长的原因,而且也比较方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着重研究了水玻璃砂VRH-CO_2法流水线作业时如何调整真空度、CO_2用量和添加剂等,以保证型砂起模时的即时强度,同时使0.5~3h的短期存放强度在1MPa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单纯用真空脱水或VRH-CO_2法都不能使水玻璃砂的短期存放强度满足流水线生产的要求,只有加入添加剂才可以使VRH-CO_2法取得最好的硬化效果;水玻璃模数及CO_2用量都对水玻璃砂短期存放强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石英砂负载羟基磷灰石,其在含Pb、Cd初始浓度为100 mg·L-1的混合溶液进行吸附试验,分别研究在不同p H、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条件下对Pb、C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能有效去除混合溶液中的Pb、Cd。p H=5时Pb去除率最大值94.5%,碱性条件下对Cd去除效果更为明显,不同离子间存在竞争关系;反应前30 min,二者去除率均随时间增加而迅速递增;复合材料吸附Pb、Cd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高温条件下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通南高沙土区河道岸坡生态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通南高沙土区河道水土流失及其硬质化治理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从生态修复的角度对河道岸坡采取生态治理的思路.针对硬质化岸坡的生态修复,提出了包括植被岸坡覆盖技术、种植池式垂直绿化驳岸修复技术、景观净污型混凝土组合砌块护岸、活枝捆生态挡土墙垂直驳岸技术、坡面打洞及回填技术等多种方案;针对自然河道岸坡的生态整治,提出了包括植物护岸、木桩植被复合护岸、石笼净水复合护岸、生态袋护岸、植物工程复合护岸等多种方案;并对各种方案的特点、优缺点及其适用类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通南高沙土区河道的生态治理技术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装满储料时锥底罐主要承受轴向荷载,但当内部没有装料、部分装料或者在施工过程中,风压等横向荷载的作用不能忽视。同时,当遭到地震作用时,锥底罐更容易发生失稳破坏,风压和地震导致的锥底罐破坏事故在实际工程中时有发生。为了研究支柱支撑式锥底罐的稳定性,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锥底罐的抗风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失稳稳定性和抗震稳定性进行了细致分析。结果表明:1在风荷载作用下,锥底罐最大应力出现在支柱与补强板接触部位,发生失稳首先出现在上部罐壁靠近罐顶位置处;2地震载荷作用下高应力区主要出现在锥底板、支柱位置和罐顶位置。因此在锥底罐设计与维护过程中,要重点考虑这些部位的强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焦作市黄河滩区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了黄河滩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开发潜力及其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实现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铁矿尾砂掺土对土壤几种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铁矿尾砂掺土培养实验,测定金山店铁矿尾砂掺土对其尾矿库边坡覆土即红色石灰土几种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矿尾砂掺土使土壤自然容重和压实容重分别增加了4.0%~26.8%和2.6%~24.8%,但与掺砂比例并不呈线性关系.随掺砂比例增加,土壤密度增加了1.7%~20.2%,与掺砂比例呈显著的线性相关.适当的掺砂比例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孔隙度.土壤吸湿系数随掺砂比例增加下降了10%~87%,与掺砂比例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随掺砂比例增加,土壤最大吸水量的变化可分为稳定、急降和缓降3个阶段.综合吸湿水和最大吸水量,适当的掺砂比例可以降低土壤凋萎系数,增加有效水的含量范围,从而能提高土壤抗旱能力.总之,适当比例的铁矿尾砂掺土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调节所用土壤的水、气状况,因此铁矿尾砂的土壤利用可以作为一种铁矿尾砂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最佳掺砂范围应在30%~40%.  相似文献   
9.
按土强度参数确定弱化砂土层水平极限抗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施加反压的方法模拟具有残余孔压的弱化饱和砂土层,针对相对密度为30%和40%的弱化饱和砂土层,进行了单桩水平承载力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弱化状态饱和砂土层的水平极限抗力.结果表明,随饱和砂土层中残余孔压的增加,其水平极限抗力逐渐降低;土层液化后,其水平极限抗力降低约90%,这与已有的振动台及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按Reese建议的破坏模式,针对土层表面作用上覆压力的备件,推导了依据土强度参数确定土层水平极限抗力的理论关系式;据此确定了弱化饱和砂土层的水平极限抗力,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饱和砂土层液化前,其理论水平极限抗力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饱和砂土层液化后,其理论水平极限抗力小于模型试验结果.这说明饱和砂土液化前土层的破坏遵循Reese建议的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10.
石英砂表面特征的断裂力学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