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6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扩铣组合刀切削引导锥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当引导锥角度在8°~25°时,不但可以满足扩铣组合刀对工作稳定性的要求,还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射流土层扩孔技术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水射流土层扩孔参数,建立了射流参数与土体参数的关系.通过实验,研究了射流参数和钻杆运动参数对扩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扩孔效果必须增大射流功率,在射流作用力大于土体临界破坏力的条件下,增大射流流量比增大射流压力更加有效;合理地匹配钻杆运动参数更有利于扩孔效果的提高.工程应用证明,运用水射流扩孔技术制作多环扩孔型锚杆是可行的,锚杆承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神东上湾煤矿综采工作面开机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神东公司上湾煤矿综采工作面生产情况,统计了工作面的进刀、割煤、跑空刀时间,计算了工作面开机率并对如何提高开机率进行简单分析.对于其它综采面如何提高开机率、产量及效率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硬质地层中扩孔气动冲击器的排屑性能,基于岩屑颗粒在排屑流场中的临界流速原则,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和Fluent仿真软件,研究了一种与排屑性能相关的扩孔气动冲击器设计方法,并将该设计方法在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上进行应用.得到设计前后冲击器排屑流场内气相速度分布规律,岩屑颗粒速度及轨迹变化情况和环路内岩屑颗粒浓度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排屑流场环路内岩屑颗粒临界流速为6.02m/s,采用该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地增加反向扩孔气动冲击器的排屑性能,使得排屑流场环路内气流速度增加到10m/s左右,岩屑颗粒在排屑流场的停留时间减短,流场内颗粒浓度分布范围由0~100kg/m3下降到0~4kg/m3.  相似文献   
5.
小井眼扩孔钻头是老井重钻的关键设备。针对井下空间尺寸小、动力来源困难等问题,采用整体刀块、斜面变径等新型结构,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钻头体的刚度、强度分析,研制了小井眼液压可控式变径扩孔钻头,可将井眼由118 mm扩到146 mm。经现场试验表明,操作简单灵便、工作安全可靠、扩孔直径均匀,为扩孔钻头提供了一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着重介绍了猎枪枪管枪膛深孔铰削工艺及刀具的应用 ,特别是采用了硬质合金铰刀高速铰孔后 ,提高了枪膛表面粗糙度、产品合格率及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Fluent软件对随钻扩眼器控制短节中球座周边流场进行流场仿真,并通过速度流场的分析以及优化前后速度的对比,对扩眼器流道结构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采用优化后的球座结构以及球座外滑套结构,能够有效减小流体对球座和球座外滑套内壁的冲蚀,平缓流场。研究结果可为工程上流道结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等效塑性应变的岩土破坏准则和岩土弹塑性本构关系,考虑扩孔器在施工过程中与岩土的接触碰撞问题,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扩孔器与岩土相互作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水平定向钻穿越扩孔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扩孔器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扩孔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扩孔过程中,扩孔器会产生沉降,沉降量与钻进速度和扩孔时间有关,钻进速度越大扩孔器沉降量越大,扩孔时间越长扩孔器沉降量越大;同时,扩孔器在竖直方向会产生振动,振动速度的变化范围为-380~320 mm/s。受扩孔器沉降等因素的影响,模拟得到的扩孔截面形状为上窄下宽的长圆形,与工程实例的扩孔形状吻合。  相似文献   
9.
铰孔是孔的精加工手法之一。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 ,当工件中心与铰中心位置有偏差时 ,会出现孔径扩大的铰孔缺陷。为了有效地消除位置偏差对铰孔的影响。基于浮动镗的原理 ,设计了一种在普通车床上铰孔的装置。该装置能自动补偿轴线的误差 ,从而保证了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10.
随钻扩眼工具井底钻压分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随钻扩眼工具钻进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结构井眼对井底钻压分配的影响,按照相似原理建立了随钻扩眼工具底部钻柱动力学特性模拟实验装置,对领眼井底与阶梯井底的钻压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钻扩眼形成的阶梯式井底岩石要比领眼井底岩石更容易破碎,实际钻压分配比小于按照几何结构定义的钻压分配比。该结果与理论模型的研究得到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