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BR促进滇紫草培养细胞生长和色素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rassinolide (BR)canstimulatethecellelongationanddivisionatnanomolarlevelswhenappliedtoaplant .Itcanpromoteelongationofepicotyld ,hypocotyls ,mesocotylsandcoleop tiles .Thiseffectwasfoundtobeaccompaniedbyastimulationofprotonextrusionfromthecell[1] ,whichissi…  相似文献   
2.
土洋层各层闪叶片间保卫细胞大小及叶绿体数目差异显著,保卫细胞及其叶绿体随叶片发育而发育,均可分为幼,成,老3时期;顶叶叶片小,保卫细胞较小,保卫细胞中叶绿体较少,中部叶较大,保卫细胞较大,叶绿体较多,基部叶衰教材老萎缩,保卫细胞及叶绿体各减。  相似文献   
3.
米曲霉激发子剌激滇紫草细胞10min内快速释放活性氧,同时胞内具活性氧清除作用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相应增加。活性氧组分中的OH和O2自由基不利于紫草色素的合成,而外源的活性氧组分H2O2在低浓度(0.1mmol/1)时可促进紫草色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采用薄层色谱、正相硅胶柱、反向硅胶柱、葡聚糖凝胶、半制备高效液相柱对植物药藤贝母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共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7-hydroxy-6-methoxy coumarin) (1),表儿茶素(epicatechin) (2),儿茶素(catechin) (3),(E)-N-(4-羟基苯乙基)-3-(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酰胺[(E)-N-hydroxy phenyl ethyl-3-(4-hydroxy-3-methoxy phenyl) acrylamide] (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 (5),(Z)-3-O-咖啡酰基-4-O-甲基奎宁酸甲酯[(Z)-3-O-Coffee acyl-4-O-methyl quinic acid methyl ester] (6),绿原酸甲酯(methyl chlorogenate) (7), 3-O-[β-D-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半乳糖]-5,7,4′-三羟基黄酮(3-O-[beta-D-pyran rhamnose-(1-6)-beta-D-pyran galactose]-5, 7, 4′-three hydroxy flavone) (8). 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6.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徐长卿挥发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徐长卿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徐长卿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丹皮酚(90.00%),对羟基苯乙酮(8.32%)。  相似文献   
7.
GC-MS联用技术分析徐长卿挥发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首次对山东平邑产徐长卿的不同药用部位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定性出29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地下部分(根及根茎)15种,地上部分(茎和叶)22种,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含量的99.64%和96.51%,共有组分8种.徐长卿地下和地上部分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丹皮酚和邻羟基苯乙酮,其中邻羟基苯乙酮为新发现的主要化合物.二者中丹皮酚的含量分别为88.45%和66.30%,邻羟基苯乙酮的含量分别为8.89%和16.99%.徐长卿地下部分的挥发油含量比地上部分多,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油菜素内酯促进滇紫草细胞产生紫草色素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油菜素内酯(BR)对培养的滇紫草细胞产生紫草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滇紫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加入最适浓度的BR(10-5μg/mL)可以显著促进紫草色素的形成(增长73.4%),并且在低浓度下BR可以轻微促进细胞生长,但BR并不能代替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如IAA、NAA和BAP.实验中BR对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苯丙氨酸裂解酶(PAL)的活性表现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