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0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92篇
系统科学   309篇
丛书文集   84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46篇
综合类   355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知识迭代发展,促使知识生产模式发生重大转变,催生了“大学—产业—政府—公众”四螺旋动力结构的建立和研究型大学知识生产新生态重构。以多伦多大学人工智能发展为例,考察其四螺旋利益相关主体及实践。从内在机理看,4个主体在互动运作中不仅重新确定了各自角色,而且还建立了大学(知识)—产业(产品)—政府(治理)—公众(公益)的新型逻辑链条,平衡公私利益格局,把公益指向作为人工智能四螺旋运作的中心目标;从外在特征看,4个主体形成了以大学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网络,并牵引其他主体形成环高校创新集群。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中不断发力,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但仍需要在国际比较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基于案例分析,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人工智能有必要把握4个方面:一是走进中心,塑造大学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领导地位;二是以专促通,创新研究型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模式;三是引企入研,提升校企合作人工智能创新的转化升级;四是人本导向,突出大学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公共价值。总体来看,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人工智能不仅要面临技术上的挑战,更要面临来自治理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在人类出现以前以天然自然的状态存在着,遵循自己固有的演化规律。人类创造的人工自然中所蕴含的人工信息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其中间接效应尤其具有不可预测、难以控制、不可逆、强度大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信息及其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的效应都飞速增加。人类社会对人工信息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的承受力是不对称的,大量增加的负面效应(例如非典病毒)如果超过临界值,可以将人类社会摧毁。因此它预示眷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3.
根据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特点和信息传输与处理特征,提出了利用物理神经网络作为通信信道的观点.在分析了现有通信信道物理模型之后,具体讨论了作为通信信道的神经网络的可能拓朴结构、神经网络学习要点、允许传输信号的模式特征,研究了神经网络信道的传输延时、通信带宽及信噪比,分析了神经网络信道处理多媒体信号的计算潜力,并着重剖析了神经网络信道固有的保密通信特征.最后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神经网络信道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4.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论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关系的前提下,提出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汉中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应用实例表明:建立的模型与其他模糊综合评价和属性识别方法相比,评价结果更合理可行和可靠。对汉中盆地来说,城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为低级,其他5个区县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为中级偏低,其中又以南郑为最高,勉县为最低。在研究的7项评价指标中,水资源利用率对可持续利用程度的影响最大,灌溉率的影响次之,生态环境用水率的影响最小,从而为提高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提供了理论依据。表3,参9。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生物荧光激发滤片及栅滤光片的膜系设计,压缩滤光片通带的新方法以及制备滤光片所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原材料的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运输过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几点提高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桥头跳车会增加行车风险并且会大大增加每年的养护费用.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养护管理及施工经验,对桥头跳车的成因从设计、施工及运营使用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种处理方法,尤其是对桥头搭板和土工格栅网两种目前工程界常用方法从设计机理到施工实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同时对设计机理方面引入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利用隧道效应器件的量子力学理论 ,说明了隧道效应电子在势垒区内部的行为 .  相似文献   
9.
The problem of pollsters is addressed which is to forecast accurately the final answers of the undecided respondents to the primary question in a public opinion poll. The task is viewed as a pattern‐recognition problem of correlating the answers of the respondents to the peripheral questions in the survey with their primary answers. The underlying pattern is determined with a supervi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hat is trained using the peripheral answers of the decided respondents whose primary answers are also known. With peripheral answers as inputs, the trained network outputs the most probable primary response of an undecided respondent. For a poll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approval rating of the (former) Philippine president, J. E. Estrada in December 1999 and March 2000, the trained network predicted with a 95% success rate the direct responses of a test population that consists of 24.57% of the decided population who were excluded in the network training set. For the undecided population (22.67% of December respondents; 23.67% of March respondents), the network predicted a final response distribution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pproval/disapproval ratio of the decided population.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求清洁能源。充分利用煤炭资源,采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通过应用膜分离法及PSA相结合方法来提高煤炭地下气化煤气中氢气质量分数。对于浓度低的,先用膜分离使其“提浓”,再进行PSA吸附,使其“提纯”。会得到高纯度氢气,同时其成本远远低于其他提氢方法。结果表明。煤炭地下气化方式制氢气是化石燃料制氢气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