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交通控制子区划分主要将相邻的众多交叉口划分为若干个交通子区进行干线协调控制,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象,但现有方法划分出的交通子区无法满足实际协调控制的准确性与鲁棒性。为解决这一难题,结合当前流行的划分技术,考虑4个影响因素:信号交叉口间距、交通流量、周期、通行能力,建立模糊C均值聚类划分方法,再通过实例,借助Vissim仿真软件,验证方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Vissim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协调控制方法相比,方法可使系统车均延误时间减少27%,协调相位行车时间减少20%。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评估交通网络运行质量和设置合理性,本文以北京永乐店镇路网为例,从路段视角出发将网络效率、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作为三个评价维度,选取速度偏差率、高延时运行时间比和常发拥堵路段里程比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实地调查和Vissim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得到路网交通流运行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将路网可靠性和道路属性进行匹配,能够准确表达交通网络不同路段可靠性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计算改进值、传统值和标准值间的欧氏距离、线性拟合及SSE证明了该方法准确有效。结果表明:本方法对于高等级道路和中长路段的SSE可以分别下降46.5%和56.5%;路网可靠性与速度偏差率、高延时运行时间以及常发拥堵路段里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1、0.886、0.829,速度偏差率和路网长度之间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83,计算结果和实地调查数据吻合。研究表明:基于效率和时空资源分析整个交通网络可靠性,可以用于评价交通网络的运行质量及路网设置的合理性,该方法对简化可靠性评价流程、提高评价准确度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Vissim的广州快速公交系统交通仿真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大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形成多方式组合协调的交通发展模式是大城市的必然选择。广州市选择建立中山大道BRT系统,施行“封闭式走廊 灵活线路”的模式,要通过建立BRT全线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预先由3D动态演示直观展现BRT系统开通运营后的交通状况,同时在模型中设置节点检测器,行程时间检测器及流量检测器等,得到了延误时间、排队长度、行程速度、路段饱和度等指标,通过以上指标对BRT系统展开交通工程的系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BRT系统的建设不仅能够满足各种交通方式的通行需求,而且实现了BRT沿线的交通畅通。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智能汽车在虚拟仿真测试过程中存在的测试模块单一化、较难提供高密度高逼真交通流场景等问题,利用智能汽车仿真软件PreScan的环境感知仿真与规划决策开发工具箱MATLAB/Simulink,以及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快速生成高逼真环境车流的功能,搭建了智能汽车“软件在环”一体化测试平台。该平台可快速搭建智能汽车高逼真仿真场景,可快速有效地对智能汽车的环境感知与规划决策模块进行一体化仿真测试,还能综合评估智能汽车对交通流的影响。通过快速路汇入区仿真案例,验证了本仿真测试平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越发严重,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大量关于城市交通拥堵界定与判别的基础上,基于模式识别理论中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设计提出一种"畅行"、"一般拥堵"及"严重拥堵"道路拥堵三分类研究模式。以南京市虎踞路这一城市主干道路段为算法实例研究对象,结合实测采集和Vissim仿真拥堵交通流数据,借助Matlab实现设计算法的城市道路拥堵分类和判别,实验结果表现出较好的分类和检测效果,表明设计算法应用城市拥堵判别是可行的,且可以进一步优化提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交通子区划分方法对协调系统中车流运行状态分析不够透彻导致车流量与协调系统公共周期不匹配的缺陷,将实际交通量转换成系统公共周期下的协调交通量,通过协调系统中车流散布密度进行初级子区划分;分析协调系统车流进入影响因素及运行时协调相位绿灯间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基于绿灯时间的交通子区划分方法;对划分出的交通子区协调相位差求解提出切合实际的求解方法,对子区间协调时相位差调整提出合理计算方法,并以双向绿波带宽和最大为目标函数,寻求最佳相位差;最后选取实例利用Vissim软件对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划分出的交通子区协调控制效果优于传统分区的协调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微观仿真软件在公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公路安全性评价方法从公路线形几何条件、运行车速协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是静态和局部的评价方法.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进行动态全局评价,不仅可以对公路线形实现连续评价,而且可以将驾驶行为、车辆类型比例、交通流量考虑在内,更加综合、全面地对公路安全性进行评价.以重庆长寿至梁平高速公路安全性评价为例,对提出的新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TransCAD软件与Vissim软件为技术支撑,对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运营的可行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应用TransCAD软件中的回归分析模型、Logit模型与Vissim软件中的仿真与评价模块来解决政府部门在决策时遇到的:(1)出行者对快速公交系统的交通需求预测;(2)其运营对其他出行方式的影响预测。同时能够得出快速公交系统的最佳的设计方案。最后,以参数计算为例演示了可行性分析与最佳方案得出的流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