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地质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核工业发展紧密相连,该文针对南华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立足本校核特色,加强实践环节,创建核特色《矿物岩石学》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完善考试制度等措施,从而达到构建《矿物岩石学》的“核特色”课程教学新体系设想.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产于辽宁省连山关花岗岩型铀矿床深部的绿泥石进行蚀变特征、化学组成、形成环境研究,并初步探讨该矿床中的绿泥石的形成环境与铀矿化关系。指出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242.54~286.89℃。与铀矿物共生的绿泥石主要是铁镁绿泥石、蠕绿泥石。含矿溶液沉淀时是一个还原环境,绿泥石不仅活化了花岗岩中的铀,同时还为铀矿化提供了良好的沉淀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铀在碱式碳酸锌吸附剂固——液界面分配的台阶型吸附等温线。它有一个“拐点”,两个“平台”。表明铀与碱式碳酸锌的阴离子交换过程是分级进行的。在pH等于7.4的条件下,铀与碱式碳酸锌的交换过程可能是由分级离子交换等温线计算得到交换过程中的热焓变化。作图法求得分级离子交换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南方最重要的砂岩型铀成矿区带——滇西腾冲地块新生代盆地群,目前正在实施的新一轮调查已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在龙川江盆地南部钻探发现新的工业矿体,为成矿机制研究和探索勘查方向提供了宝贵素材。鉴于滇西成矿带特殊的"构造-赋铀岩相-成矿驱动"特征,开展矿体铀赋存状态研究,对于追溯铀源区、重建叠加成矿过程、建立找矿标志和矿床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报道鲜见。本文利用ICP-MS、电子探针定量分析和高分辨扫描电镜等手段,对龙川江盆地南部团田地区最新钻获的矿体岩心开展铀赋存状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铀矿物以铀石为主,存在铀钍石、独居石等含铀矿物。铀矿物主要以微细粒侵染状赋存于填隙物处、吸附于碎屑矿物表面,少数以铀石微粒集合体形式赋存于蚀变黑云母、石英等矿物颗粒的裂隙中。面扫描影像显示出矿化段铀元素与钍、稀土元素钇具有正相关的分布特征,指示龙川江盆地团田地区砂岩型铀矿体物源区岩石Th、稀土元素Y含量可能具有较高本底值,对于追索物源区具有一定指示意义。龙川江盆地铀源供给存在多源性、多期性可能。  相似文献   
5.
绿泥石对U(VI)的吸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泥石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吸附的方法,探究了吸附时间、U(VI)初始浓度、固液比、pH值、离子类型等对U(VI)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讨论了U(VI)在绿泥石上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用来描述U(VI)在绿泥石上的吸附;绿泥石对U(VI)的吸附20 h即趋于稳定;最佳吸附固液附比为1∶150;最佳吸附初始浓度为20μg·mL~(-1);当pH为7时,吸附效果最好.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绿泥石对U(VI)的吸附;溶液中Ca~(2+)、HCO_3~-、CO_3~(2-)、SO_4~(2-)、Mg~(2+)对U(VI)的吸附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铀矿区污染土壤上植物资源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南方某铀矿区矿井、水冶厂和尾矿坝铀污染土壤的植物资源及土壤的有机质、重金属等环境背景状况。结果表明:铀矿污染土壤上植物丰富,共有52种,隶属28科51属,矿区污染土壤上自然生长的植物中草本植物种类占80.77%,木本植物占19.23%,其中多年生植物占65.38%,1年或2年生植物占34.62%,禾本科、菊科植物种类较多,同时发现葎草、辣蓼、狗尾草、牛筋草、叶下珠、蕨、鬼针草、马唐、一年蓬、野菊花、苍耳、商陆等12种耐受性强的优势植物。从土壤环境状况来看,有机质丰富的地段植物种类更加丰富,重金属污染最重的地段植物种类更加贫乏。在尾矿坝,个别植物如商陆、苍耳和辣蓼生长茂盛,不仅形成了一定的群落,而且可能因为受到辐射等因素的影响,植物个体较非矿区自然状态下的生物量更大,这些特点将对铀矿区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复垦有着重要的科研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某实际铀矿山为对象,运用CFD方法,基于N-S方程建立三维大气风场的物理模型,研究三种下垫面粗糙度下(z=0.1 m,z=0.5 m,z=1.0 m)的大气风场结构.结果显示,随着粗糙度增大,近地面风场速度变化达到19%;随着高度上升,大约在200 m后,粗糙度影响减弱,风场等值线趋于平稳;风场流速越大,近壁面处粗糙度对风场的阻碍作用越明显.在粗糙度较大(z≥0.5 m)情况下,可适当通过提高污染物排放高度来加强大气的输运能力,以缓解局部地区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秦欢欢  高柏  孙占学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0):13590-13598
水体环境中铀及其同位素含量的变动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处于环境敏感区的拉萨河水体中铀及其同位素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解拉萨河流域水体中铀及其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利用拉萨河中下游和堆龙曲支流2017年7月采集的16个采样点的水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Element 2测量得到水样中的铀及同位素(238U、235U和234U)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拉萨河水体中铀浓度显著高于世界河流铀浓度均值,与青藏高原河水中铀浓度相当,略低于黄河干流河水中铀浓度。铀及其同位素与K+有同源性,与Mg2+及SO42-有异源性,而与其它水化学参数无显著相关关系。拉萨河水体中235U和238U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未发生显著的同位素分馏现象。拉萨河水体出现较高的(234U/238U)AR值,最主要原因是水体中234U的富集或者流失,在水-岩交换作用的影响下234U在α反冲作用下易于进入水体。羊八井附近采样点具有高铀浓度的特点,反映出其水体环境具有较好的氧化条件。  相似文献   
9.
寻求科学有效的核物质核查技术与方法,对防止核扩散、处理核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核部件属性、探测原理及相关探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模拟数据通过Matlab软件仿真比较了不同形式的平均修正算法,即:Bartlett法、Welch法和Nuttall法,结果表明:结合了平均和平滑特性的Nuttall法的方差性能、分辨率较好、运算量较小,更能准确、有效地反映核裂变信号的相关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0.
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床是我国典型的古河谷砂岩型铀矿床,铀主要经潜水-层间氧化作用富集成矿。为了研究其粘土矿物组成、含量、形态特征及其产状,对区内目的层粘土矿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床目的层粘土矿物成分基本一致,主要为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个别样品中见少量绿泥石。蒙脱石集合体呈花朵状、片状,高岭石集合体呈书页状、扇状,伊利石集合体呈片状,绿泥石集合体呈玫瑰花朵状。粘土矿物以分散质点式不完全充填于孔隙中和薄膜式贴附于颗粒表面。根据分析结果,文章总结了该矿床氧化带分带粘土矿物特征,并探讨了粘土矿物对砂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