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4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用HPLC法测定不同pH条件下培养的黄芩中黄芩甙、黄芩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一定的pH条件下黄芩甙、黄芩素的含量呈现有规律性的变化.在pH=5.8时最大,为组织培养黄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建立了测定黄芩中黄芩甙、黄芩素含量的反相液相色谱法:采用ZORBAXSB C18(150mm×4.6mm,3.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体积比60∶40∶0.2);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甙和黄芩素的含量;该法的RSD分别为3.6%和5.8%(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6%和101.8%.  相似文献   
2.
缙云山特有植物缙云黄芩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Hurlbert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等计算公式,测定了缙云黄芩(ScutellariatsinyunensisC Y WuetS Chow)所在群落中草本层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显示:缙云黄芩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该种生态适应幅度较大;与其主要伴生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也较大,表明它们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黄芩中黄芩甙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对黄芩进行回流提取,以浸青的出青率和黄芩甙的得率及含量为综合考察指标,确定乙醇的最佳提取浓度,并与水煮醇沉法比较.结果表明用50%的乙醇提取效果最好,黄芩甙的得率可达8.72%,含量达94.0%;且醇提法普遍优于水煮醇沉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以黄芩苷和总黄酮为指标,筛选水煎煮提取工艺,通过提取工艺研究,寻求黄芩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提取方法的正交试验表明,水煎煮法中A 3B 2C 3D1为最佳提取工艺.获得最佳提取条件:药材粉碎成粗粉,煎煮三次,每次加12倍量水,提取1小时,趁热滤过,合并滤液.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采用同一提取方法对不同产地的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转移率进行考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研究不同产地黄芩药材中黄芩苷提取转移率,完善黄芩药材的质量标准.实验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黄芩药材的有效成分转移率有显著差别,药材转移率是影响药材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建议在黄芩药材质量标准中加入提取转移率这项指标作为药材主要质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7.
采用滤纸片法,对黄芩水煎液、黄芩甙和去黄芩甙的水煎液三者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得出黄芩水煎液抗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探讨半枝莲多糖对体内S180肉瘤肿瘤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观察半枝莲多糖对小鼠体内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ELISA法检测对荷瘤小鼠外周血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α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半枝莲多糖对S180肉瘤生长的抑制率以中剂量为佳;各剂量组均对脾脏指数有显著性差异,能够提高S180荷瘤小鼠外周血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及干扰素-α的质量浓度,但中剂量最为显著,表明半枝莲多糖在小鼠体内具有抑制S180肉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调查鉴定,本文整理出甘肃省黄芩属植物10种、2变种,其中发现本省分布新记录3种;列出了分种检索表;记载了每个种在本省的产地和分布;为开发利用黄芩属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了4月到10月栽培黄芩生长过程中CHS(查尔酮合酶)及UBGAT(UDP-葡萄糖醛酸:黄芩素7-O-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表达水平和黄芩苷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HS及UBGAT表达水平均在6月份和8月份达到高峰,而黄芩苷含量的最高峰出现在8月份.研究结果提示在黄芩栽培过程中,6月份和8月份是黄酮类合成和积累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两个月加强田间管理对于提高黄芩药材的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