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飞机制造过程中,零组件、部件的外形精度和质量直接影响飞机气动性的精度质量。以某型号通用飞机的发动机罩舱后段上盖组件为典型研究对象,应用激光跟踪测量技术,针对其外形进行测量,对测量过程中涉及的测量方法和激光跟踪仪站位设置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最终完成飞机的发动机罩舱后段上盖组件的测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佛兰德斯和北欧、意人利和南欧的色层语言的分析,可以看出油画这种艺术形式之所以能长时期吸引人们,与它的材质密切相关。这种由材质形成的色层语言不仅生动地表现了对自然的摹仿,而且体现出它独特的色层美感。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攀钢炼铁厂5#热矿振动筛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及改进内容和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兼顾活性复合射流对目标的侵爆联合毁伤效应,提出了一种新型活性复合药型罩聚能装药结构.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基于Autodyn-2D数值模拟平台对新型活性复合罩聚能装药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获得了复合罩总壁厚、内罩口径比、内罩壁厚比、复合罩锥角及炸高对新结构聚能装药作用混凝土的侵彻深度、开孔直径、活性材料流入量与平均流入深度的影响规律,优化出了一组新型活性复合罩结构,并开展了新结构聚能装药作用混凝土靶的静爆实验,实验结果与仿真计算的侵深基本吻合.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在这种新结构活性复合射流侵爆联合作用下,可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较大崩落区,且形成的入孔孔径与仿真结果相比明显较大,这些现象表明活性材料发生了剧烈爆燃效应,可造成二次扩孔效应.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目前化学实验室广范使用的喇叭型桌面吸气罩和半圆柱型桌面吸气罩存在的缺点,对桌面吸气罩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出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桌面吸气罩,因其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对PWR蒸汽发生器中一次汽水分离器的汽水两相充分分层高度、三种改进型二次汽水分离器及一、二次汽水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在水-空气试验台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并对二次汽水分离器作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引进的流化制粒包衣机进行再设计、安装和调试.通过对风系统设计、热源选择、温湿度控制等方面的分析表明,流化风量、孔板开孔率和温湿度对包衣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包衣过程能否进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种小型轿车,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不同轮拱罩充满率时旋转车轮对整车气动特性的影响,并与现有理想模型的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轮拱罩充满率的下降,整车阻力系数上升,升力系数下降,当充满率下降27%时,阻力系数上升接近20%,升力系数下降接近30%.阻力上升主要是由于轮拱罩中的气流量增加,并且受轮拱罩结构的影响,内部流动分离加剧,导致尾流区的涡量均上升,车辆背压下降;升力下降主要是因为下车身气流速度加快,导致下车身压力减小.  相似文献   
9.
基于耦合传热理论,建立了废气旁通阀式的涡轮箱模型,并将涡轮箱、隔热罩、轴承体作为一个装配体进行了传热分析,得到了轴承体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温度从涡轮箱至轴承体逐渐降低,呈现明显的温度梯度,涡轮箱的最高温度比初始废气温度低71.5℃左右;由于隔热罩的隔热作用和冷却水、机油的双重冷却作用,轴承体的温度较低;由于轴承体内部和表面区域温差较大,其热应力较高.与实验对比,轴承体温度的仿真值与实验值误差最大为7.2%,说明该仿真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能为增压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