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精馏塔塔釜排放的高温废水,采用欲称“大气腿”技术回收其中的能量与有机物料。即使用蒸汽喷射泵形成真空,使部分高温废水和物料闪蒸汽化,进入生产系统回收利用。该技术同时适用于各种化工过程排放的高温废水等低阶能源的回收与节能。  相似文献   
2.
我公司气化车间是以三台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炉为主要设备的生产车间.车是自2006年投产试运行以来,历经坎坷,几经磨练,现在终于步入正轨,进入高产、稳定、长周期运行的可喜局面.这里,我要说一说我们曾今走过的弯路,虽然不够深刻,但也是我精心总结,以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建立一个确定最优化参数用的等效热水闪蒸或扩容系统模型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出热效率或汽轮机功量是最大时闪蒸热水焓降的最优化分配为等焓降分配,为热水发电系统闪蒸器选择热力参数提供一个通用、简单而正确的方法.与实际计算值比较,结果非常一致。当来流热水温度在80℃至200℃的范围内,由此法确定的理论温度与实际计算值的偏差小于3.5℃,由此产生的热效率或功量的误差小于0.1%。  相似文献   
4.
闪蒸过程也称单级平衡分离过程,是计算多级平衡分离过程的基础。由于该过程计算需在泡露点计算的基础上再通过试差计算,由于进行闪蒸过程分析时手动计算工作量过大无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运用EXCEL软件的公式来完成闪蒸过程试差计算,模拟手算试差过程,结合教材上的编程框图可实现课堂演示闪蒸试差计算过程,又可结合计算结果对闪蒸过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压差闪蒸联合干燥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节能、优质的干燥技术,近些年发展速度很快,其干制产品具有绿色天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和食用方便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压差闪蒸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比了国内外压差闪蒸设备及技术特点的差异,分析了不同设备条件下压差闪蒸联合干燥工艺的区别。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压差闪蒸联合干燥工艺中预干燥、预处理、压差闪蒸等各个环节的工艺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压差闪蒸环节关键技术参数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其优化策略;介绍了一种基于过程控制的新型工艺优化策略,即基于理论模型计算的动态优化,阐释了其技术特点和研究进展;结合已有的压差闪蒸水分迁移与品质规律等研究,分析并展望了动态优化在压差闪蒸联合干燥工艺优化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压差闪蒸联合干燥工艺发展和相应的设备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多级连续闪蒸结晶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基于物料衡算方程、热量衡算方程、粒数衡算方程、溶解度方程和结晶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多级连续闪蒸结晶器的数学模型。对于模型中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提出了以结晶内浓度为迭代变量的新迭代算法,该算法初值易确定并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收敛速度,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值符合良好。在此基础上以一个KNO3三级连续闪蒸结晶过程为例考察了首级结晶器的温度和停留时间以及进料浓度对结晶产品粒度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对蒸汽驱生产井井筒温度实时动态监测的目的,以传热学和两相流理论为基础,以能量守恒为依据,基于温度和压力对热物理参数的影响,着重考虑了蒸汽驱受效层对地温梯度变化的影响,推导出蒸汽驱稠油井井筒温度分布的非齐次微分方程,建立了井筒温度场的二维数学模型。据此可直接由井口温度、产量等参数准确计算出井筒温度分布规律,为进一步预防闪蒸、提高泵效提供理论依据。计算的井筒温度与实测温度吻合。  相似文献   
8.
采用全流-双循环地热发电系统对中低温地热水进行利用发电,并与闪蒸蒸汽系统进行比较.理论推导闪蒸蒸汽系统的最佳闪蒸温度,分析比较了全流 双循环系统中各部分的损失,进而提出了降低换热器端差,以减少损的措施.在既定的地热水参数条件下,根据系统模型对全流 双循环系统和闪蒸蒸汽系统进行热力计算.结果显示:全流-双循环系统的最大发电功率比闪蒸系统的最大发电功率高出12.7%; 全流-双循环系统的功率随着低温工质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闪蒸蒸汽系统的功率随着闪蒸压力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文章浅述了10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介绍了装置应用节能技术,重点阐述了装置系统优化分析与对策,有效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资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我国利用海水淡化的现状和发展,最后总结出辽宁省利用海水淡化的条件和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