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6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病生于气”见于《素问·举痛论》,几千年来始终是中医临床认识疾病、防治疾病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对气的含义及气机失调致病的机制进行了梳理,得出了“百病生于气”的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的结论,情志因素、精神心理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内因。分析认为“百病生于气”的理论对于针灸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针灸诊疗过程中应注重“调气”“调神”,这是针灸取得佳效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王安 《中国工程科学》2008,10(12):53-57
工程哲学指导工程实践。神东矿区在煤矿开发建设创新实践中遵循“系统性、客观性、时效性”的理性思维,系统思考,整体推进,寻找主客观最佳结合,及时掌握和集成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建设了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千万吨矿井,建成世界上首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全员工效、生产规模、安全、环保水平、资源回收率等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分析中国古代特别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关于“神”即人“魂”的学说.作者论证,中国人所认为的人“魂”与欧洲的传统有很大的不同,是以物质性作为其特征的,或者说“魂”并不是一个非物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钢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在坂神地震中的破坏情况,了建筑结构的震害与建筑年代及建筑规范的变迁有关,高层建筑中的薄弱层和东同结构型式的转换层是震害的集中部位。  相似文献   
5.
"太一"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史料学、民俗学、文字学等角度对“太一”进行考证 ,确认其出现乃原始母性崇拜的遗留 ,先秦诸子借用之作为解释万物起源的宇宙本原 ,秦汉时期受燕齐方士的鼓吹 ,才由万物之化育者变为万物之统治者 ,汉武帝始立为最高神。“太一”的原形“太乙” ,在齐鲁俗语中为媒神。东皇在古人观念中为伏羲 ,与之相配的“太一”为女娲 ,《九歌》实为迎高媒神女娲的一组祭歌。  相似文献   
6.
凉山彝族传统习惯法既有积极的一面,即具有广泛的约束作用;处理矛盾及时,为公、检、法部门减轻了工作压力;在大案和要案中,对国家法律有辅助和补充作用;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即将刑事案件作民事案件处理,包庇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责任,报复心态太重,当事人损失惨重;纠纷调解过程中伴随的宴饮方式,耗费大量钱财,破坏和影响经济发展不得已采取神判定是非也有一定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于瑾琳 《科技信息》2008,(8):137-138
军国主义,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并誓死效忠天皇.武士道是武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崇尚勇武、誓死效忠主君.神道教是日本的传统民族宗教,主张天皇崇拜,也赋予日本天皇神性.日本神道教不仅与武士道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而且还是日本军国主义外侵意识的根源.随着日本走向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在神道教的作用下,武士道与军国主义如影随形,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为统治阶级服务.  相似文献   
8.
<正>20%杀灭神乳剂是一种综合性广谱杀虫剂,为探索其在新疆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对棉叶螨、棉蚜、棉铃虫等害虫的药效进行不同浓度的小区试验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示范提供科学依据。现将93年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供试药剂:①20%杀灭神乳剂,江苏昆山农药厂生产提供。②10%中西溴氟菊酯,上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的思想与庄子哲学都具有“无家可归”的类同性,且陶渊明引用《庄子》甚多,从而使得进一步考察二者之间的具体联系有了可能。庄子主体观的实质是在传统的身心二元论的基础上加持了其独特的气化观的结果,主体的最终境界呈现为世界意志的“与道为一”之境;陶渊明主体观的内容则是“形影神”,是以庄子哲学的气化论为理论基础,加上自己的认识和对时代的回应而成就的观念,最终境界与庄子的认识如出一辙。从概念使用和结构义理上看,二者之间存在着细密的联系,陶渊明的主体观念是对庄子哲学的某种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澄清陶渊明《形影神》的诗旨内涵。  相似文献   
10.
人神关系的探讨不仅是基督教的文化概念,也是西方文学中表现的重要主题之一。上帝对于人的关系绝非静止不动,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结合《红字》中A字象征含义的变化,揭示人神关系从对立走向和谐以及这种变化对于理解作品主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