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5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31篇
系统科学   330篇
丛书文集   147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279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低空目标仰角估计时, 多径信号间的混叠严重影响雷达的测角性能的问题,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 DOA)估计算法与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and multi-output, MIMO)雷达体制结合起来共同进行低空目标DOA估计的研究, 提出了一种基于互协方差矩阵稀疏重构的MIMO雷达低空目标DOA估计算法。首先, 对MIMO雷达多径接收信号广义匹配滤波后的虚拟矩阵向量化处理, 并针对向量化后虚拟孔径扩展带来运算量大的缺点, 通过降维处理来减少运算量; 然后利用多快拍数互协方差矩阵中的噪声独立不相关的优点, 降低噪声影响, 提高算法估计性能; 最后转化为凸优化问题进行稀疏恢复。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直达信号与多径反射信号相互削弱的情况下, 仍能有效估计低空目标的仰角, 较L1-SVD和L1-SRACV算法对低空目标具有更好的仰角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测试在太空环境下航天机构中弹性机构的性能指标,研制了高低温环境下测量角度-力矩特性的测试平台.分析测试平台测试原理后,设计了平台的机械结构、设计电气系统结构并搭建软件系统.机械结构考虑对被测对象的保护,针对高低温测试带有高低温箱,可以为被测对象提供-100℃~100℃的温度环境,具有热变形偏差测量与补偿设计,减少温度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软件系统具备收集、处理、存储数据和图形化显示能力.分析平台不确定度的组成,对传感器进行测试校准并对航天弹性机构进行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测试平台的力矩检测范围为0~50 N·m,力矩检测精度≤0.5%FS,角度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U=35.6″,得到了被测对象的角度-力矩特性曲线图.  相似文献   
3.
车载钻机需要大功率、大转矩且高转速的输出,这就要求齿轮箱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除对齿轮有严格的要求之外,还需对轴进行分析,轴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齿轮箱传动质量的好坏,而以往传统的ATB260车载钻机角齿轮箱直齿传动的输出轴,习惯性地设计成在轴上有一段凹处,这就大大降低了轴的强度以及轴的安全系数,并且使轴的变形量增加,本文在Solidworks Simulation的环境下,对输出轴进行分析,对比传统设计上的轴和经过优化之后的轴在应力、合位移及应变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为了求得未建模复杂过程在输入空间的某一子空间内,输出量极值点分布情况,针对未建模多输入单输出(MISO)复杂过程提出一种通过实验记录数据获取近似极值点的算法。即通过对多元函数极值定义的扩展,给出复杂过程近似极值点的定义,基于近似极值点的定义提出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求取未建模MISO复杂过程近似极值点的算法和实现算法时要注意的问题。最后通过对一个二维非线性函数描述的过程的数字计算,得到与理论分析相同的极值点分布的结果,表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Lorenz混沌系统的输入—输出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Lorenz混沌系统的一类输入—输出性质,采用Lyapunov直接方法和数值仿真等研究方法,对Lorenz混沌系统的解的范数分别与输入信号的振幅、角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诸多有意义而在线性系统中没有的结论,这对进一步研究Lorenz系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基于克拉申(Krashen,1989)输入假设理论(Input hypothesis theory)和Swain(1985)可理解性输出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笔者教学经历,建构了新的听力教学模式,并就如何促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9.
讨论了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匀加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的摩擦力问题。摩擦力的作用点应在物体的接触面上,在实际解题时,可平移至物体的质心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碰撞式制动系统在高速公路灌缝机中的应用,对其制动力矩及关键零部件的强度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做了结构设计,并阐述了其设计特点;该系统亦可用于其它拖车的制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