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形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一种符号设计现象,其成功所在,是能得以运用设计的符号学原理不断挖掘其深处的潜质,并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相沟通。因此,应该对此进行研究与认识,发掘更多的符号特性,更准确的运用符号学原理来进行平面图形设计。  相似文献   
2.
科技术语的符号学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语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一种约定性符号[1] ,术语规范化实质上是一个建立规范的文字符号模型并使其成为全社会定约的过程。基于上述认识 ,我们可以借鉴符号学、语言学、编辑学等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来研究术语学问题。本文即是从科技术语是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这一视角出发 ,应用符号学的若干基本原理 ,提出和探讨术语符号的一些基本性质及构成特性问题。  一、符号和术语符号在人类发展过程中 ,由于生产劳动的社会性 ,人们需要经常交流思想、密切协作 ,而这种交往与合作 ,要求人们能够明确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罗兰.巴特在《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一书中运用符号学分析方法分析了法国当代社会中的各种大众文化形式,提出了解神话策略。他的神话研究对中国目前的大众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借鉴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有助于人们破除迷思,以理性和科学的眼光研究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4.
符号学视角中的颜色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辉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2):23-26,70
颜色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颜色要成为一种符号,离不开各种物体作为颜色符号的载体,与颜色共同构成符号的符形,在社会约定中产生"所指",才有了意义.颜色符号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它的发展又预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产品的象征性语言是产品的主要语言,它丰富了产品内涵,满足了用户的归属感。从常用产品入手,分析象征性语意并提取象征性语言。产品的象征性语意,包括性别、职业、财富、权力、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每种象征性语意都有对应的的象征性语言,反之,每种象征性语言也都有对应的象征性语意,而且象征性语言常常会对应多种象征性语意。  相似文献   
6.
韩霜 《广东科技》2010,19(16):53-54
中国元素是以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为背景的"语言"。中国元素作为一种符号,在科普传播领域,起着传递文化、传播科学的作用。中国元素,是符号化了的中国文化,是科普传播中的必要元素。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符号价值 “符号价值”这一概念,是由法国著名思想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最先提出来的,他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商品的价值进行重新思考,他虽然也把笔触放到了生产领域中,可是他除了关注生产领域以外还更为关注传播领域。他还认为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的理论,己经不再能够充分地解释二战以来商品的地位和性后听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符号学理论从语言符号的语义关系、句法关系和语用关系三方面来考察其相对应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将符号学的三维思维方式应用到诗歌翻译,力求达到翻译的动态或功能对等。用符号学的翻译观解释翻译思路,用诗歌文本体现符号学的翻译模式,以期言与意的表达得以理解,达到文化交流、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符号学视野中的网络互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互动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中介的符号互动,它具有实指性与虚指性并存、丰富性与单调性共生、共享性与同时性统一等方面的特点。本文运用符号学方法论来探讨网络互动的特点和条件性因素,进而对网络空间的符号异化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不仅是占支配地位的交流手段,也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言具有可被感知和携带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反射出入的感知和观念。认知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语言符号的认识,增进了对语言符号本质,语言符号理论的反思。本文从认知角度回顾了语言符号的发展史;展示了语言符号的认识背景、性质、特点及其发展概况;体现了语言符号研究成果。本文在看到前入研究成果的合理性和目睹当今语言学研究的新发展的基础上,对语言符号的新认识一象似性及其特点、类型、及语用体现进行诠释;并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进行了客观的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