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2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4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05篇
教育与普及   1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37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非水溶剂中稀土大环四胺配合物的电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电导法研究了30℃时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认中稀土硝酸盐与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十四环二烯(4,11)的配位作用,测定了1: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gKML及摩尔电导率AML。同一配合物在极性较小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稳定性较高,摩尔电导率AML较小,两种溶剂中,随着稀土离子RE^3 半径的减小,配合物的稳定性均在增大,摩尔电导率AML在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Gaussian98程序,采用密度泛涵方法(B3LYP/6-31G)对4-(二甲胺基)苯甲醛缩-2,4-二硝基苯腙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量化计算,利用相关参数推测了它的分子特性,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为一大平面结构,难与金属形成配合物.  相似文献   
3.
4.
为了理解苯在Ru-Zn合金催化剂上的部分加氢催化机理,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苯在Ru-Zn/Ru(0001)面上的吸附进行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当苯的碳原子或者共轭双键直接位于表面Zn原子的atop位时,其吸附热较Ru(0001)面上的类似吸附状态下降约60%.Zn原子与苯环C原子之间的排斥作用导致苯环的成键轨道与表面Ru原子的价层轨道之间的空间对称性下降,从而不利于苯与合金表面的键合。当吸附位离开Zn原子时,邻近Zn原子对于苯的吸附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2—苯基吲哚(1)的光氧化反应体系建立了一种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定量分离分析方法。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度和精密度均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有机化学教学中,苯的磺化反应历程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8.
本文用适当处理的HZSM-5催化剂进行甲苯乙烯烃化直接合成对甲乙苯,该催化剂经 过 200小时的长运转试验表明具有良好反应性能。还探讨了 HZSM-5沸石催化剂的表面酸 性质及微孔有效扩散系数与其择形催化的关系。 1.实验部分 1.1 催化剂制备 由本实验室用氨水合成的 ZSM-5与粘结剂 Al2O3混合成型,经硝酸铵溶液交换,制得 HZSM-5催化剂,再经适当处理制得五种不同性能的 HZSM-5催化 剂。 1.2 烷基化反应 该反应是在常压小型固定床积分反应器中进行,以甲苯转化率CT(mol%)表示催化剂活性;以产物中对甲乙苯与甲乙苯总和之比Sp(%)表示对位选…  相似文献   
9.
让电子鼻嗅出肺癌?你也许以为这还只是小说中的情节,但最新研究显示,它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据《路透社》来自西雅图的报道,如果生物探测器能在今后的试验中继续发展下去,它也许会为查出美国头号杀手——肺癌提供一种快速的、没有扩散危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均采用口服给药 ,疗程一般不超过2周 ,服药期间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 ,在复律前或期间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与并发症。结果 :36例持续性房颤病人中 2 4例转为窦性心律 ,转复率达 66.6% ,且二周内转复率最高。不良反应情况 :消化道症状 7例、过性头昏 3例、光感性皮炎 1例、角膜色素沉着 2例、Q- T间期延长 6例、诱发室速导致室颤死亡 1例。结论 :本组资料显示及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虽有较好疗效 ,但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从疗效及安全性上看 ,仍不能与电转复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