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优化反应精馏工业装置操作,分析了反应精馏过程优化问题的内容和特点,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并建立了典型过程的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符合过程约束和质量及转化率约束的优化数学模型。对MTBE装置进行了操作优化分析,可提高年经济效益1.62%。提出了反应精馏过程的集成优化思想,通过对乳酸提纯反应精馏装置进行集成优化分析,可有效确定过程的最优设计参数,并提高年经济效益8.23%。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及其算法可有效用于反应精馏过程的优化分析。通过优化计算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采用甲基叔丁基醚作为叔丁基化试剂,硫酸作为叔丁基化催化剂,研究了苯酚叔丁基化反应,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叔丁基化反应的影响。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选择地得到了2,4-二叔丁基苯酚。  相似文献   
3.
甲醇及其下游产品的开发利用(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力发展甲醇化学工业,积极开发利用甲醇下游产品,特别是开发碳酸二甲酯、甲基叔丁基醚等具有高经济潜力的产品,是摆脱目前我国甲醇生产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描述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过程,采用静态间歇实验和动态土柱实验对甲基叔丁基醚(MTBE)在饱和黏土中的吸附和迁移特性进行了研究.静态吸附结果表明,MTBE在不同黏土中的吸附行为均可用线性方程描述,黏粒含量是土壤对MTBE吸附的主要影响因素.动态迁移实验中,借用反函数变化思路,提出利用实际渗流速度v确定非保守性物质在介质中纵向弥散系数DL和阻滞系数Rd的方法.与间歇实验相比,动态土柱法得到的Rd较小,仅为1.004,预示受到污染的土壤对MTBE几乎没有任何截留和净化能力.由此确定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参数,为今后MTBE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的治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酸化-醚化法制备了12-钼磷酸,并以此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甲基叔丁基醚(MTBE).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摩尔比对反应产物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对该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6.
研究凤眼莲对水体中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吸收转移规律和富集特征. 结果表明: 胁迫5 d后, 处理Ⅰ(整株凤眼莲)中MTBE的平均浓度减少了94.25%, 处理Ⅱ(去叶凤眼莲)中MTBE的平均浓度减少了近50%, 处理Ⅰ比处理Ⅱ约减少44%, 而处理Ⅲ(对照)中MTBE的平均浓度只减少7.3%, 表明凤眼莲叶片的蒸腾作用是水溶液中MTBE减少的主要原因. 将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 20 ℃时, 水体中MTBE消失符合一级动 力学方程; 处理Ⅰ、 处理Ⅱ的消失速率明显大于处理Ⅲ. 凤眼莲暴露在ρMTBE<1 110 mg/L溶液中时, 培养5 d未观察到MTBE对植物的毒性, 蒸腾量与生物量比值变化不明显,当ρMTBE=1 480 mg/L时, 凤眼莲的蒸腾量与生物量比值明显减小, 凤眼莲叶片边缘干枯和萎黄. MTBE在凤眼莲根、 茎、 叶中的分布比例约为1 ∶1.5 ∶0.5, 其分布规律为: 茎>根>叶.  相似文献   
7.
8.
针对微型实验产率较低且难以普及的现状,选取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制备实验进行实验微型化研究.通过甲基叔丁基醚制备的常规实验和微型实验在试剂用量、产率和实验时间等方面的对比,发现微型化后试剂用量减少90%,所需时间缩短65%,而产率几乎不变.该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醚制备实验微型化的可行性,并为今后有机化学实验的微型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阶段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生产概况,即甲基叔丁基醚的生产技术与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对各种MTBE生产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比较,对MTBE的主要应用领域与前景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许多城市的水源水中相继检测出甲基叔丁基醚(MIBE).MTBE在美国地下水中的频频出现已使其成为仅次于三氯甲烷的第二大有机污染物.因此,MTBE的去除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已成为水处理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生化法是最具前景的去除水中MTBE的方法,本文对其处理效果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