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4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古今中外,多少经验都证明了: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特别是人类进入了21世纪后,国力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对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企业而言,优秀的人才是推动其快速前进的“轮子”,相反,流失的人才就可能给企业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和威胁。  相似文献   
2.
由于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国民对于学前教育的要求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来讲,基础教育中的学前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仍然是比较薄弱的部分。并且我国存在着幼儿园教师的数量以及储备量不足。并且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较低,相对于国家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来讲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构建适应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学前教育的对人才的培养理念以及课程的设置,对学前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及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战略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微分方程建立综合国力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对此数学模型的分析,说明了如何将常微分方程的知识应用到综合国力的分析中,同时给出了此综合国力数学模型的数学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4.
当今中国反对继续坚持已经执行了20多年的"韬光养晦"方针之声不断。本文在深刻分析"韬光养晦"方针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邓小平理论指导思想,中国外交的目标、手段和理念,历史文化传统,国际形势,中外国力对比状况,不断深入地对外开放,历史的经验教训等方面阐明了坚持该方针的必要性。认为,虽然世易时移,中国已今非昔比,但必须继续坚持该方针。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太原科技》2012,(7):I0001-I0001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始终是主宰国家兴衰和国力消长的根本力量所在。2012年7月6日至7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正是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大势.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为我国创新国家建设提供了强大指引和动力。  相似文献   
6.
当今人类正处于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与信息以“爆炸”方式激增,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7.
从上海"十五"规划的有关报道.工程机械、数控机床、机器人竞争、机械制造业、物料搬运机械设备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城市建筑等方面展望了新世纪初及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当一个人成长为行业精英抑或业界传奇之后.人们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余.少不得会进行一番“下一个XX”、“××第二”之类的推测。比如.我们会关心.下一个盖茨将出自哪里?盖茨本人的回答是:亚洲。[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美研究机构展开专项调查313名知名外交专家参与其中近七成受访者认为10年后中国国力世界最强。美国华盛顿智囊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公布一项调查显示,1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国力最强的国家。结果显示,受访者当中,认为10年后国  相似文献   
10.
《石河子科技》2005,(3):21-21
据中国信息报报道,中国又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将于2006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