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4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复杂电磁环境下双隐身飞机自卫相参干扰对抗单脉冲雷达为研究背景,针对单脉冲雷达角欺骗问题,提出了远距离多假目标干扰下双隐身飞机自卫相参干扰模型。首先构建双隐身飞机姿态敏感性模型,提取即时雷达散射截面序列,依据目标回波与干扰信号对应关系,建立复合等效信干比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脱靶与有效干扰最小即时距离对双机干扰模式下雷达角跟踪误差形成评判指标。仿真表明,该组网干扰模式使雷达角跟踪误差提高696.49倍,比单一干扰模式使单脉冲雷达角跟踪误差平均提高1.07倍,检验了组网复合相参干扰样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以经典的双点源干扰模型为基础,简要说明了在双点源干扰下导引头的静态跟踪误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动态下的攻防对抗,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仿真,得出了攻击误差。仿真分析了双干扰源功率变化时导弹的攻击轨迹和误差,以及功率不相等时干扰源间距和天线波束宽度对诱骗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只要参数合适,非相干双点源干扰可以很好的诱骗导引头,达到保护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种结构紧凑的新型微带单脉冲天线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十”字型微带结构单脉冲天线和差网络。用这种网络成功地设计并加工了微带单脉冲阵列天线。这个天线阵由 4个 8× 8幅度为均匀分布的微带天线子阵组成。和差网络和天线阵处于同一平面 ,因而具有结构紧凑、简单 ,加工方便和成本低的优点。根据实测结果 ,水平方向的和方向图与差方向图均与理论预估吻合良好 ,表明和差网络的设计是成功的。如果天线阵的幅度分布按低副瓣设计 ,则也可以用在微带低副瓣天线阵上。分析和实测都表明 ,这种天线阵还具有比常规天线阵带宽更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黄红卫 《甘肃科技》2014,30(15):19-20
阐述了一种数字化的雷达单脉冲系统,在比幅体制的单脉冲天线下,提出了相应的角误差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一种工程中实际使用的方法,总结了该方法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航天测控系统中目前普遍采用双通道跟踪体制的多功能跟踪基带进行快速校相,但在遥感卫星接收系统中单通道跟踪接收机应用普遍,动态快速校相技术应用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根据单通道单脉冲跟踪接收机的校相基本原理,提出了单通道单脉冲跟踪接收机快速校相方法,并对传统的快速校相方法进行了改进,有效提高了快速校相精度和遥感接收设备自动化标校水平。  相似文献   
6.
居菲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1):31-33
本文通过我国新引进的S模式航管雷达与传统单脉冲二次监视雷达在处理方式与数据报文方面的比较,分析总结了S模式航管雷达的特点及优势,并提出了管制中心自动化系统在利用该雷达数据报文时,针对飞机位置、高度、批号等关键数据的处理,与传统航管雷达的不同之处是充分发挥S模式航管雷达技术及性能上的优势,确保管制中心系统在实施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的正确性、精确性、完整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多目标环境下,合成宽带雷达速度估计和运动补偿的实现方法.分析了当各目标速度不等时,速度估计的前提条件——目标匹配配对.基于单脉冲雷达体制,将目标匹配的过程扩展到角度域,提出了角度匹配测速法,实现对多个目标不同速度分量的解算.从匹配概率和速度估计的Cramer-Rao下界等方面,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因路径引起的波程差,提出一种基于转发路径优化的交叉眼干扰结构。通过分析交叉眼信号传播路径,建立干扰信号传播路径模型。在雷达来波方向偏离交叉眼干扰天线中垂线的条件下,改变交叉眼双环路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位置,可以有效减小干扰距离较远时因波程差造成的相位变化,提高交叉眼干扰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该结构下,交叉眼干扰与雷达的距离越远,波程差越小;雷达来波方向偏离交叉眼干扰天线中垂线越严重,波程差越小;当交叉眼干扰距离雷达较远(r>3 km)时,交叉眼天线中垂线附近波程差即可忽略,使干扰信号到达雷达时的相位差能够满足干扰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关于双隐身飞机编队相干干扰对单脉冲雷达具体影响分析不足及误差有效性缺乏合理评价的问题,考虑双机回波相位差的随机性特点,建立了双隐身飞机相干干扰模型和角度误差评价模型. 设定双机突防运动场景,提取双机动态RCS,推导回波作用下的双机相干干扰引起的随机性角度误差计算式,求解随机性角度误差的一阶数字特征,并根据脱靶距离建立了角度误差有效性影响评价准则,解算角度误差的有效影响概率. 仿真表明:双隐身飞机相干干扰产生的角度误差均值较大,随机起伏性较弱,干扰效果较好,且误差对雷达影响有效概率较大,保证了编队突防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单脉冲跟踪雷达对抗多干扰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益复杂的电子干扰环境下,提高精确制导武器的抗干扰能力一直是一个研究重点。针对单脉冲雷达跟踪目标过程中可能受到多源干扰这一背景,对多源信噪比未知情况下目标的角估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利用已有的先验信息对目标进行角估计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角估计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