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刺桐胰蛋白酶抑制剂(ETI)是一种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抑制胰蛋白酶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活性,因此ETI可以作为配体与固定相偶联用于亲和层析.利用化学合成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方法获得ETI的编码基因,然后用NdeI/SacI酶切并插入载体pET25b ( )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5b ( )/ETI .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用IPTG诱导使重组ETI(rETI)过量表达形成包涵体.包涵体经过洗涤、复性及CM离子交换柱纯化,每升培养液可获得14 mgrETI ,其纯度超过92 %.活性测定表明,rETI对凝血酶及尿激酶的活性没有抑制作用,但能显著抑制胰蛋白酶、瑞替普酶及纤溶酶的活性,抑制常数Ki分别为5 .14×10-9,9 .4×10-8和2 .08×10-8mol/L.  相似文献   
2.
刺桐胰蛋白酶抑制剂亲和层析填料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用交联琼脂糖为载体,三聚氯氰为活化剂,刺桐胰蛋白酶抑制剂为配基,制备亲和填料的方法.通过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对制备的填料进行表征.用制备的亲和填料吸附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突变体(reteplase,r-PA),研究吸附与解吸附条件.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亲和填料,制备工艺简单,吸附性能良好,对r-PA的吸附量为8.76 mg·g-1.解吸附完全,不影响活性,可以用来分离纯化r-PA.  相似文献   
3.
刺桐的一年生枝条,在距顶端约180μm处,由顶端分生组织分化出剩余分生组织;在距顶端约240μm处,剩余分生组织分散形成原形成层束。原形成层细胞向外、向内分别衍化出原生木质部和原生韧皮部。由于原形成层细胞横分裂频率的不同,产生长、短两类细胞,短细胞与束间细胞一样,含有淀粉粒。原形成层束间的基本分生组织可以为裂产生新的维管束。  相似文献   
4.
5.
劲直刺桐(Erythrina stricta)枝叶用甲醇提取,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个木脂素和4个生物碱,经波谱分析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glycosmisic acid(1)、nororientaline(2)、11b-methoxyerythraline-Noxide(3)、cristanines B(4)和erybidine(5)。其中,glycosmisic acid是从豆科刺桐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2~4是从劲直刺桐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刺桐姬小蜂是近几年来发现的一种外来害虫,对南方作为行道树和庭园绿化种植的刺桐属植物造成了严重危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由于是新的外来害虫,对它的发生和防治研究较少.我们总结了近几年来的经验,就该虫的特征特性、生产习性、危害症状、防治方法等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刺桐原形成层向维管形成层转化的研究表明,刺桐的维管形成层为叠生形成层,由分散的、排列成环的原形成层束转化而来,其转化过程是渐进的。在初生生长的很早阶段就出现了长、短两类细胞,即原初的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原初的射线原始细胞。它们分别发育转化为维管形成层中的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在转化过程中,长细胞的端壁由平截转变为尖削,短细胞则由短的长方形转变成近等径的多边形。原初的射线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皆含有淀粉粒,纺锤状原始细胞的叠生状态直到次生生长出现以后才由于连续的径向垂周分裂而获得。在1-4年生枝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射线高度减小,宽度增加。射线原始细胞可以伸长而转变成纺锤状原始细胞,从而将轴向的高射线隔分成矮射线,纺锤状原始细胞也可以由于横分裂而产生新的射线。纺锤状原始细胞的长度一般为170-290μm;射线原始细胞的长度一般为28-53μm。两种细胞都有多核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8.
塞内加尔刺桐( Erythrina senegalensis )枝叶以甲醇提取,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 20凝胶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得到5个生物碱,经核磁共振波谱和理化性质分析对化合物 结构进行鉴定,鉴定它们的结构为 erytharbine(1 1)、(+)-erysotramidine(2 2)、erysotrine(3 3)、 erysotrine- N -oxide(4 4)、 (+)-11 α -hydroxyerysotrine(5 5)。均为首次从塞内加尔刺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