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相对论对称性在原子核的壳层结构及其演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探讨超形变核态的相对论对称性,利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计算超形变核态的结合能、单粒子能级,提取单粒子能级的自旋和赝自旋能量劈裂,分析这些能量劈裂与原子核形变及自旋和赝自旋双重态量子数间的关系,进而研究超形变核态的自旋和赝自旋对称性及其随形变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超形变核态的自旋和赝自旋对称性与双重态量子数和形变都相关.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分子液晶态向错织构的研究,特别是直接观察其结构的工作目前尚不多。我们对芳香共聚酯热致性液晶态的向错织构进行了研究,第一次在同一张照相中可看到向错和条带织构.热致性芳香共聚酷是一种向列相高分子液晶材料,在偏光显微镜下呈现出特征的向错织  相似文献   
3.
虎皮楠属生物碱(Daphniphyllum alkaloids)是一类结构高度复杂多样的三萜类生物碱.作为传统中草药的成分,虎皮楠生物碱具有抗寄生虫、抗艾滋病病毒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应用历史非常悠久.Calyciphylline A作为虎皮楠生物碱中一个重要的类型,具有非常新颖的化学结构.本论文综述了最近几年报道的有关Calyciphylline A类型虎皮楠生物碱的合成工作,以方便该领域学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光学活性的环氧化合物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可以使潜手性的烯烃转化为带有手性碳的环氧化合物,这个反应在医药、农药、香料等合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机小分子催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是一种高效,绿色的光学活性环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目前该类反应主要是通过手性酮和手性亚胺盐来催化实现的.文章介绍了该类反应的催化机理,并概述了这两类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头孢氨苄(CEX)本身不具电活性,经NaOH溶液中加热降解后,在0.1mol·L~(-1)NaOH中得一灵敏的示波极谱还原峰,峰电位为-0.82 V(vs.SCE),峰电流与CEX浓度在0.1~1.5 μmol·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5μmol·L~(-1),相关系数为0.9999.用线性扫描与循环伏安法、脉冲极谱和恒电位电解法等研究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体系属准可逆吸附.  相似文献   
6.
将甲酰胺(FA)通过插层改性引入高岭土(Kaol)分子层间,制备得到FA-Kaol改性高岭土材料,产物的插层率达到92.1%;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A)对FA-Kaol结构进行表征。然后通过熔融共混将FA-Kaol添加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膨胀阻燃剂(IFR)中,利用极限氧指数(LOI)、垂直水平燃烧(UL-94)、锥形量热(Cone)和万能试验机测试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FA-Kaol的添加量(质量分数)达到1.5%时,EVA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7.
早在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茨尔(F.Reinitzer)就发现了液晶,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了。但只是在本世纪6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液晶才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并引起人们对液晶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