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城市经济要素对城市的发展和地域扩张影响巨大,中国清代中前期(1644~1840),一些城市的商业空间就已经完全突破了城墙,并向城墙外开阔地延伸.这种地域扩展方式影响着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形态,并具备其特定的规律.本文立足于对清代中前期中国城市商业空间演变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力图探寻城市经济要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规律,以期抛砖引玉,获得指正.  相似文献   
2.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背景下,针对民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办学中实践教学面临的窘况,提出并探索实践了一种"课堂迁移+产业学院"的实践教学模式,利用经济发达地区政策优势、行业优势和企业人才优势整合实践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有效促进民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中国建立初期实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使新中国城市的发展道路、发展方向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转变,为未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历史基础。而当代我国城市道路化应跳出旧有模式,结合我国区域差异大的特性,坚持农村城市化与城市内涵化共同发展的战略,构建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相协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的多元化城市化道路模式。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的培养和思维的创新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时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需求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对于地处民族地区的高校而言,如果培养出的人才既能够下得去又能够干得好,也就突显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采用矩阵分布和统计的方法,以西昌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近3 a在课程设置上的变化为例,考察其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路径的契合度。通过对考察结果的分析,认为城乡规划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与时俱进,科学创新,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要及时把握区域发展趋势,融入地方语境;要合理增设人才培养进程中与区域发展相关联的课程,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培养过程中要致力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把握上述设置原则才能让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获得专业能力提升,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