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0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电催化协同降解曙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光催化法、电解氧化法和光电催化法对模型污染物———曙红的降解效果,对光电催化法降解曙红进行了重点研究,考查了pH、电流密度和曙红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在不同pH下光电催化降解曙红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光电催化法对曙红的降解率高于电解氧化法和光催化法,电解和光催化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光电催化法对曙红的降解率随pH的升高而下降;在较低的电流密度范围内(低于10.0 mA/cm2)增大电流密度可明显增强曙红降解效果,而过大的电流密度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曙红降解率随曙红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降解浓度则随曙红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反应的初始阶段曙红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溶液在pH为4.0、7.0、11.0时,速率常数分别为k=8.335×10-2m in-1、1.69×10-2m in-1、1.0×10-2m in-1.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用UV/草酸高铁铵/H2O2体系光降解一种碱性阳离子染料—碱性品红.考察了初始pH、H2O2浓度、草酸高铁铵浓度、碱性品红浓度对碱性品红降解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碱性品红降解的最佳初始pH为1.60—2.20,最佳初始H2O2浓度为10.0mmol/L;草酸高铁铵的浓度在0.1~1.0mmol/L时,碱性品红的降解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高于1.0mmol/L时,则降解率相差不大;碱性品红的初始浓度增大,降解率减小,而实际降解的浓度则增加;碱性品红的浓度在低和高时,降解动力学过程不一致:随降解的进行,碱性品红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峰迅速消失,而降解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吸收峰却消失很慢.  相似文献   
3.
重庆三大经济区城镇化发展趋势及模式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通过对重庆市城镇化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出在新形势下重庆城镇化进程必将呈现出梯度推进、快速发展的趋势.鉴于此,当前重庆市在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就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优势条件,根据三大经济区的现有基础,选择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以引导重庆城镇化进程朝着快速、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将轨枕下部的有砟轨道考虑为弹簧-阻尼系统,假设该弹簧-阻尼系统失效来模拟轨枕空吊状态,建立含轨枕空吊的有砟轨道-桥梁耦合模型.采用Newmark直接积分法求解车辆-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方程,计算列车通过时轨枕正常状态和空吊状态下轨道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同时对空吊轨枕出现的数量及纵向分布位置对轨道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对轨枕无空吊状态、单根空吊状态、连续2根空吊和间隔2根轨枕空吊4种工况下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连续2根轨枕空吊影响下轨道响应显著大于其他3种工况,间隔2根轨枕空吊的影响略大于单根轨枕空吊的影响,但差别较小;轨枕空吊对有砟轨道结构动力影响范围沿轨道纵向不超过2跨轨枕间距;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加,轨枕空吊影响下轨道结构位移变化较小,加速度则明显加大,基本呈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资源的挖掘一直是研究关注的重点.在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中,因优势菌群竞争及培养条件限制等原因,存在庞大的不可培养微生物群体,单细胞分离培养可排除种间竞争的影响,添加复苏促进因子蛋白可提高低活性、慢生长微生物的分离效率.青藏高原拥有着巨大的微生物资源储备量,同时也因为脆弱的生态环境而受到原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的威胁,在高原长期的低温条件下,挖掘本土微生物资源对冷环境污染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单细胞分离与复苏促进因子添加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从青藏高原不同海拔表层土壤样品中,分离培养低温联苯降解潜力菌,并探究分离菌株对复苏促进因子的响应情况.共获得24株可在低温条件下以联苯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其中18株来自复苏促进因子添加组,分属于Microbacterium等9个属,多数筛选菌株对复苏促进因子的响应明显.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功能菌分离筛选方法,具有高效率、低成本、易推广的特点,为“微生物暗物质”挖掘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负荷压气机角区流动质量差、流动损失显著的问题,以NASA Rotor37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轴流压气机叶道几何定义与参数化建模新方法,实现了叶片、角区和端壁结构的协同设计及叶片到端壁的高阶光滑过渡,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前缘边条和叶身融合对压气机转子气动性能和内部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针对NASA Rotor37流道,采用该叶道设计方法对压气机转子角区改型后:绝热效率提高了0.3%,喘振裕度由11.85%增加至18.8%;下凹端壁可以帮助稳定压气机转子通流能力并减少改型过程的流量漂移;叶身融合结构在叶根处提供径向向上的压力梯度,将低能流体从叶片角区吹向主流区以减少角区流动损失,而近叶根处主流区流动损失略有增加。研究成果对发展轴流压气机先进设计方法应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轮轨复杂激励会对轴箱轴承的动力学行为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利用UM(universal mechanism)软件建立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在对车辆模型进行稳定性、平稳性和安全性验证的基础上,获取了复杂激励下轴箱轴承所受的垂向、纵向和横向载荷;然后,通过Solidworks软件和ADAMS软件建立了轴箱轴承内圈剥离故障动力学模型,通过与滚振实验台轴箱轴承实验对比,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可知,轴箱轴承故障侧的滚子与内圈接触载荷大于非故障侧与正常轴承,故障侧保持架的振动大于非故障侧与正常轴承,内圈故障冲击加剧了轴承保持架与外圈的质心波动.最后,进一步对比考虑轮轨激励下与定载荷下故障轴承仿真结果发现,受轮轨激励的影响轴承内部各个元件间的接触载荷显著增大,轴承保持架与外圈质心运动轨迹盒维数显著增大.研究成果对揭示实际工况下高速动车组轴箱轴承内部元件振动特性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房屋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建成后的项目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一些在建房屋工程和已投入使用的工程尚存在不少的质量问题,文章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论述了具体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9.
结合一个实际的海关联网监管项目,实现了物料清单(BOM)到单损耗表的转换.转换过程采用深度优先算法,在遍历的基础上构造树状BOM结构,并最终按照转换规则生成单损耗表.算法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封装,该算法在实际项目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李浩  汪垒  易静 《科技资讯》2014,12(25):106-106
近年来MOA(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本文特指氧化锌避雷器)以其具有保护性能好、无工频续流、可以带电测试等优良性能而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作为其过电压的防护设备。但是,随着MOA的大量推广应用,它所发生的事故也在逐年上升,多次出现预试时MOA的各项参数都没有超标,投入运行后不久,却发生了爆炸事故。且这些事故大多发生在气温较高、天气晴朗、系统没有任何操作的情况下,给电力系统带来了很大危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才能准确有效地预防MOA的这种突发性事故,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本文也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的一种理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