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因次分析方法对污水处理中用曝气叶轮进行曝气充氧总转移系数 KLA进行分析 ,通过模型试验得出 KLA的数学模式 ,并对模型的放大作了说明 .  相似文献   
2.
磁泳是实现生化分离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微通道内磁珠运动基本方程导出了影响磁泳分离效率的新因素,即磁场力矢量与流体速度矢量的夹角,提出改善磁力场与流场的协同性是提高磁泳分离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基于此设计了T型结构微通道磁泳分离芯片.通过建立磁珠运动的二维动力学模型,并运用有限元和龙格库塔法,对微通道内的磁泳分离效率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发现:相同条件下T型微通道分离效率较普通平直微通道明显提高;在高流速下直通道对小粒径磁珠的磁泳分离失效时,T型微通道仍能实现高效分离.进一步分析表明,T型微通道内分离效率提高的本质在于磁力场与流场的协同作用使得磁珠产生更大的偏转速度,从而增加了分离效率.研究结果对磁泳芯片优化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管内自由衰减旋流阻力与换热的衰减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管内自由衰旋流局部流动,阻力及换热特性理论研究的不足,根据流体力学动量矩定量,从理论上推导了管内自由衰减旋流当地最大切向速度、当地阻力系数以及当地换热努塞尔数沿管长衰减的解析式,理论解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5.
引起红曲色素降解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影响红曲色素稳定的因素,结果表明:红曲色素的热稳定性好;光对红曲色素有很强的降解作用,在日光下放置10d,降解率达到87.6%;在PH在4—10的酸、碱环境中稳定,PH>10时,色素发生很强的碱解,呈黄色;重金属盐对色素有沉淀作用,氧化剂和还原剂对色素有不良的影响,常见的食品防腐剂对色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本文从课堂提问预设和生成和探究活动预设和生成两方面,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用案例的形式分析了当预设和生成发生了矛盾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汽轮发电机组转子振动故障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汽轮发电机组多个振动故障与多个振动信号之间综合关系研究的不足,阐述了模糊聚类分析的理论、方法及聚类效果的判别原则,并将其应用于汽轮发电机组转子振动故障的诊断研究中.提出了合适的聚类参数,从而对多故障发生与多故障特征情况下的故障进行分层,指出应优先诊断的范围,从而使诊断工作量和诊断时间大为减少.理论计算与现场检查结果相符,并且与神经网络方法相比,在综合判断振动故障方面显示了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以空间飞行器太阳电池翼在轨运行期间热变形和热应力变化规律为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I-DEAS建立电池翼热变形分析模型,针对电池翼满负荷和半负荷(变工况)工作状态进行在轨热 结构耦合分析.计算中采用三明治夹心板理论将电池翼基板进行合理简化,得出电池翼等效力学参数.数值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电池翼厚度方向瞬态温差是导致电池翼发生热变形的主要原因,太阳电池翼在从阳光区转入阴影区时,电池翼温度变化最剧烈,厚度方向温差达到最大值,此时基板热变形量最大,半负荷(变工况)基板变形最大值明显大于满负荷基板变形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不同工况下空间太阳电池翼的在轨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空间飞行器太阳电池翼在轨运行期间的温度变化规律为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I DEAS TMG建立电池翼的热性能分析模型,针对电池翼满负荷(100%发电)和半负荷(50%发电)2种工况进行在轨热流和温度场计算.计算中,将电池翼基板处理为正交各向异性材料,采用等效热阻法推导基板在不同方向的等效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当飞行器在轨绕地球飞行第5个周期后,太阳电池翼温度场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特征;与满负荷工况相比,半负荷工况下电池翼表面温度的变化范围较大;电池翼从阳光区进入阴影区时,其厚度方向的瞬态温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率达到最大值,且在半负荷工况下,电池翼沿厚度方向的最大瞬态温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率均大于满负荷工况.  相似文献   
10.
微波辐射/活性炭工艺处理高浓度苯酚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一定量的活性炭与高浓度苯酚废水混合置于微波专用反应器中进行微波辐照,通过改变微波作用时间、微波功率、溶液PH值、苯酚浓度、固(活性炭)液比,研究苯酚废水在活性炭及微波辐射共同作用下的除污效果.结果表明:对苯酚浓度为约1 000 mg/L的废水,在微波功率300 W,固液比1:20,微波辐射30 min的条件下,苯酚的去除率可达85.4% ,较单独的活性炭吸附除苯酚率提高了20.3%.微波辐射/活性炭作用处理苯酚废水的过程可用一级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描述.机理分析表明,微波辐照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改善与强化作用是去除苯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