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种工程塑料在高分子材料中是继通用塑料、工程塑料之后,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在国防军工和相关高技术产业具有重要地位.吉林大学特种工程塑料研究开发中心自创建后,从"七五"计划开始就承担高分子新材料领域特种工程塑料方面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并一直延续至今.在完成上述研制任务的过程中,中心共取得这一领域的省、部级鉴定成果2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30项,其中已获得授予专利权近20项.中心已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7项,其中国家发明奖两项,获得个人奖3项.国内外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半数以上为SCI收录.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0,(1):47-48
一、主要技术内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简称UHMW-PE,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它几乎综合了所有塑料的优越性能,而在耐冲击、耐磨损、耐化学腐蚀、自身润滑、吸收冲击能等五个特性方面是所有塑料品种中具有最高数值的,其耐磨性优于聚四氟乙烯、尼龙、聚甲醛和各种金属材料.  相似文献   

3.
国家受力结构工程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于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主要针对我国受力结构工程塑料,特别是线型饱和聚酯、聚醚工程塑料、尼龙和国防军工用高性能工程塑料中存在的合成、加工、应用等工程技术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开发.如对聚甲醛、尼龙、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热致液晶聚合物、芳纶等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开拓应用领域,建立千吨级装置,为万吨级装置提供软硬件技术,使我国受力结构工程塑料的生产技术基本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碳酸二苯酯是一种多功能化工中间体,不仅广泛用于溶剂、增塑剂、医药、农药等领域,而且是合成聚碳酸酯的关键原料.聚碳酸酯是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热塑性通用工程塑料,近年来国内外消费量快速增长.我国聚碳酸酯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05年进口量高达73万吨,预计未来5~10年其消费量将以10%~15%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20 0 4年 5— 6月 ,香山科学会议召开了第 2 2 6—2 2 9次学术讨论会 ,与会专家就“分子和塑料电子学与光子学”、“系统、控制与复杂性科学”、“陆架边缘海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富勒烯科学的发展与应用研究”等科学前沿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深入的研讨。一、分子和塑料电子学与光子学  分子和塑料电子学与光子学是当前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 ,其研究目标是利用有机分子 /高分子等相关材料 ,研发具有极快响应速度、极大信息容量和极高转换效率的新型材料与器件 ,在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推动新的发展。  香山科学会议于 …  相似文献   

6.
聚苯硫醚(PPS)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工程塑料之一,是继聚碳酸酯(PC)、尼龙(PA)、聚甲醛(POM)、聚苯醚(PPO)、聚酯(PET、PBT)之后的第6大工程塑料和第一大特种工程塑料品种,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7.
对工程燃烧学领域的燃烧热概念进行了利弊分析,针对其局限性提出将固体推进剂燃烧学领域已经开始使用的爆热概念进一步明确化和规范化;提出了亚爆热的新概念,为规范和完善火炸药、固体推进剂等含能材料燃烧工程领域的科技术语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工程燃烧学领域的燃烧热概念进行了利弊分析,针对其局限性提出将固体推进剂燃烧学领域已经开始使用的爆热概念进一步明确化和规范化;提出了亚爆热的新概念,为规范和完善火炸药、固体推进剂等含能材料燃烧工程领域的科技术语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迈入新世纪,科学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钢铁、木材、水泥、塑料这4大工业材料中,塑料以其综合性能好、应用范围宽、加工能耗小、价格低廉、投入产出比大和无三废排放、容易回收利用等诸多竞争优势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广泛的领域里把许多传统材料制品挤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0.
己内酰胺(CP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尼龙6工程塑料和尼龙6纤维。尼龙6工程塑料主要用作汽车、船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和日用消费品的构件和组件等;尼龙6纤维可制成纺织品、工业丝和地毯用丝等。此外,己内酰胺还可用于生产抗血小板药物6——氨基己酸,生产月桂氮卓酮等,用途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11.
聚甲醛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电性能,良好的耐磨损性、尺寸稳定性、耐化学品性,特别是耐疲劳性突出,并且自润滑性能好,着色性强.目前它是用来代替铜、铝、锌等有色金属及合金制品的理想的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各种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电子电器、建筑器材、农业机具、轻工产品、办公设施和化工零部件等许多领域.按用途分,聚甲醛产品有三大类:非增强的基本树脂、增强填充类树脂和经特殊改性的专用树脂.经过添加玻纤、玻璃微珠、无机矿物、碳纤维、晶须和金属纤维(用于屏蔽材料)等不同材料生产的性能各异的增强填充类品种和经过进行低摩耗,高润滑(改善流动性)、增韧(包括超韧)、可电镀等改性处理的专用树脂,大致有50~60个品种.经过增强和改性处理的品种,性能更优异,用途更广泛.  相似文献   

12.
一、国际上特种工程塑料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特种工程塑料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至80年代初,当时的美苏两霸冷战时期军备竞赛的社会需求所推动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早期曾被称为耐高温高分子材料(相对工程塑料而言).目前通常称为特种工程塑料(Super Engineering Plastics)或高性能聚合物(High Perfomance Polymer),自20世纪60年代的聚酰亚胺(PI)问世开始到80年代初的PEEK实现商品化的近20多年间,所开发成功并产业化的主要品种有:(1)聚酰亚胺(PI);(2)聚酰胺酰亚胺(PAI);(3)聚醚酰亚胺(PEI);(4)聚芳酯(Upolymer);(5)聚苯硫醚(PPS);(6)聚砜(PSF);(7)聚醚砜(PES);(8)聚醚醚酮(PEEK)等.  相似文献   

13.
基于CSSCI和CNKI数据库,在分析概括中国工程伦理研究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可对当代中国工程伦理研究的特点做如下归纳:学术部落初露端倪;研究领域有待拓展;实证研究亟需加强以及研究范式有待确立。对我国工程伦理研究的未来发展,建议要加强与工程领域一线专家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工程伦理的研究领域;加强实证研究;逐步完善学科建制,加快以工程伦理研究为主干的学科群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硅灰石粉体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灰石是一种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业矿物原料,有很高的白度、亮度、强度,呈针状结晶,而且低吸油率、低膨胀系数,这一系列优异性能使其在陶瓷、塑料、橡胶、冶金、油漆、涂料以及摩擦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岩土工程可靠性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以及岩土工程特殊性和岩土工程问题研究的复杂性;阐述了岩土工程是可靠性理论应用的重要领域和研究情况,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关键领域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3光钙型环境友好塑料材料是我国环保型塑料今后产业的发展方向 3.1无机矿物填充型塑料的技术进展 无机矿物粉体材料与塑料的共混改性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研究历史,从1980年开始,福州市塑料研究所张华集等开发的"APP无机矿物填充母料"、福建师范大学章文贡等开发的以偶联剂处理为基础的"PEP无机矿物填充母料"和轻工业部塑料加工应用科学研究所刘英俊等开发的"PMP无机矿物填充母料",促使国内无机矿物在PE和PP塑料中大量使用,当时的目的在于提高刚度,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回溯了工程社会学和工程的社会评估的发展历程。二者分别属于理论领域和实际工作领域,需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工程社会学是进行工程社会评估的直接理论基础,是搞好工程社会评估的理论指导和理论保证;另一方面,工程的社会评估是工程社会学的首要应用场域,是推动工程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强大的现实动力。工程的社会嵌入和社会排斥是常见的社会现象,是工程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和重要研究课题,是进行工程社会评估工作的重要"思维框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2,(20):26-27
本项目依托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核技术联合研究所,从乌克兰引进先进技术,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开发出毫米波人体安全检查系统,能够有效探测隐藏于衣物之下的物体,不仅可以检测出金属物体,而且可以检测出塑料手枪,炸药等危险品,可用于机场安检、大流量人群监控等领域。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交差融合的产物,其核心是以DNA重组技术为中心的基因工程,还包括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细胞工程及生物制品等领域.目前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及工业生物技术等的研究都取得了迅速地发展,尤其是医药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领域,也是各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重中之重,是生物技术产业最为成熟,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中国聚丙烯消费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无论是聚合改性还是共混改性,中国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本文介绍近年来聚丙稀的实用化技术进展,包括聚丙烯/无机纳米粘土复合材料、聚丙烯微发泡塑料、成核剂改性聚丙烯材料及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等领域的技术进展和产品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