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苯硫醚(PPS)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工程塑料之一,是继聚碳酸酯(PC)、尼龙(PA)、聚甲醛(POM)、聚苯醚(PPO)、聚酯(PET、PBT)之后的第6大工程塑料和第一大特种工程塑料品种,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0,(1):47-48
一、主要技术内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简称UHMW-PE,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它几乎综合了所有塑料的优越性能,而在耐冲击、耐磨损、耐化学腐蚀、自身润滑、吸收冲击能等五个特性方面是所有塑料品种中具有最高数值的,其耐磨性优于聚四氟乙烯、尼龙、聚甲醛和各种金属材料.  相似文献   

3.
乙丙橡胶(EPR)是由乙烯和丙烯共聚而得的二元聚合物(EPM),或由乙烯、丙烯加非共扼二烯烃单体共聚而得到的三元共聚物(EPDM)的总称,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合成橡胶品种中发展最快的一种,其产量、生产能力和消费量仅次于丁苯橡胶和聚丁二烯橡胶,位居世界7大合成橡胶品种中的第3位.由于乙丙橡胶具有优异的耐臭氧性、耐老化性、耐化学品腐蚀性、优异的电绝缘性、耐蒸汽性等特点,加之单体价廉易得,在汽车部件、建材用防水卷材、电线电缆护套、耐热胶管、胶带、汽车密封件、润滑油添加剂以及聚烯烃改性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PP)具有机械性能好、无毒、相对密度低、耐热、耐化学药品、容易加工成型等优良特性,且性能价格比高,已成为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中增长速度最快、新品开发最为活跃的品种.但PP的结晶性使其制品的光泽和透明性差,外观缺少美感,使其在透明包装、日用品等应用领域的发展受到制约.而PP经过透明改性后,不仅可承袭其质轻、价廉、卫生、耐高温、易加工成型等优点,且透明性和表面光泽度可与其他一些透明树脂(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等)相媲美,性能价格比也优于PC、PS、PET等,故可广泛应用于透明包装、医疗器械、家庭用品、一般工业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我国ABS树脂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又名丙丁苯橡胶,是苯乙烯系列树脂中发展与变化最大的品种,具有耐热、表面硬度高,尺寸稳定、耐化学性及电性能良好,易于成型和机械加工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电子电器、仪器仪表、汽车、建材工业和日用制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ABS树脂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乳液接枝-本体(丙烯腈-苯乙烯共聚树脂)SAN掺混法和连续本体聚合法两种.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1,(3):50-51
一、主要技术内容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一种综合性能十分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尤其耐磨性能超群,摩擦系数很低,可与聚四氟乙烯媲美,应用范围广泛,倍受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溶剂型聚氨酯树脂及其涂料具有许多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民用各个领域.但是由于含有大量有机溶剂及游离的异氰酸酯等有毒有害物质,应用受到了限制.而水性聚氨酯及丙烯酸聚氨酯水分散体树脂以水为分散介质,毒性小、不燃、安全且性能优异、符合环保要求,因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4,(19):62-62
一、项目概况 为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聚合物材料,除了继续研制合成新型聚合物外,对已有聚合物进行改性成为发展聚合物材料的一种卓有成效的途径.聚合物改性可使聚合物材料的性能大幅度提高,或被赋予新的功能,进一步拓宽了聚合物的应用领域,大大提高了聚合物的工业应用价值.尼龙66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在塑料和纤维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项目采用添加抗氧剂的方法来改善尼龙66的抗氧化性能,以克服尼龙66在生产、存放和加工使用过程中易氧化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国家受力结构工程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于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主要针对我国受力结构工程塑料,特别是线型饱和聚酯、聚醚工程塑料、尼龙和国防军工用高性能工程塑料中存在的合成、加工、应用等工程技术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开发.如对聚甲醛、尼龙、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热致液晶聚合物、芳纶等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开拓应用领域,建立千吨级装置,为万吨级装置提供软硬件技术,使我国受力结构工程塑料的生产技术基本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是优良的绝缘体,除了个别的分子结构中为共扼双键的塑料外,现已商品化的热固性塑料、通用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及其改性品种和复合材料等,均可作为绝缘材料使用,其应用范围主要有:①工业电机电器工程领域;②电子工程领域;③家用电路领域;④通讯工程领域等.  相似文献   

11.
有机硅材料是新型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之一,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耐高低温性、疏水防潮性和生理惰性,品种繁多、用途广泛,涉及化工、机械、建筑、电子电气、轻工、纺织、食品、医药及个人保健等各个领域。我国从事有机硅材料研究、生产、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已达几百家,有机硅材料年产量已达二三十万吨,并正在继续增长中,预计2010年将达60万吨。  相似文献   

12.
3光钙型环境友好塑料材料是我国环保型塑料今后产业的发展方向 3.1无机矿物填充型塑料的技术进展 无机矿物粉体材料与塑料的共混改性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研究历史,从1980年开始,福州市塑料研究所张华集等开发的"APP无机矿物填充母料"、福建师范大学章文贡等开发的以偶联剂处理为基础的"PEP无机矿物填充母料"和轻工业部塑料加工应用科学研究所刘英俊等开发的"PMP无机矿物填充母料",促使国内无机矿物在PE和PP塑料中大量使用,当时的目的在于提高刚度,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1999,(7):34-35
一、主要技术内容 镁系列制品是以氯氧镁胶凝材料为基料掺以化学添加剂、增强剂和填充材料,并配以筋材制造成适用于煤矿各种支护用途的多种规格的既实用又价廉的新型矿用材料制品,同时采用外涂、复合工艺、浸渍工艺等,提高了产品的耐腐、耐水、阻燃性能和抗压强度,达到行业标准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玻璃纤维连续原丝毡是一种重要的玻纤无纺增强基材,它以一定数量的连续玻纤原丝随机分散成圈状均分布于网带上,靠原丝间互相交搭的连锁作用及少量粘结剂结合成毡.连续毡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25~900g/m2,按产品用途可分为拉挤毡、模压毡等.由于连续毡具有各向同性、抗移性好、耐树脂冲刷、覆模性好、制品强度高等优点,是玻璃钢机械成型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材,用连续毡增强的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化工防腐、汽车、船艇、军工、体育器具、建材、电绝缘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一、国际上特种工程塑料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特种工程塑料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至80年代初,当时的美苏两霸冷战时期军备竞赛的社会需求所推动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早期曾被称为耐高温高分子材料(相对工程塑料而言).目前通常称为特种工程塑料(Super Engineering Plastics)或高性能聚合物(High Perfomance Polymer),自20世纪60年代的聚酰亚胺(PI)问世开始到80年代初的PEEK实现商品化的近20多年间,所开发成功并产业化的主要品种有:(1)聚酰亚胺(PI);(2)聚酰胺酰亚胺(PAI);(3)聚醚酰亚胺(PEI);(4)聚芳酯(Upolymer);(5)聚苯硫醚(PPS);(6)聚砜(PSF);(7)聚醚砜(PES);(8)聚醚醚酮(PEEK)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1999,(11):35-36
一、主要技术内容 等离子束用于材料强韧化热处理和材料表面改性,可大幅度提高材料性能,充分发挥材料潜力,节约材料,节约能源.该项技术成果填补了我国材料热处理设备和工艺的空白.该技术具有与激光强化相似的效果,但其操作维护方便、成本低、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4,(14):18-18
碳纤维多层立体织物是目前迅速发展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的增强结构骨架材料,是航空、航天、国家防御和高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以碳纤维立体织物为骨架所形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良好韧性、耐高温、抗氧化等优异性能,成为航空航天器结构、发动机、制动装置以及热防护等主要系统的关键材料,并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海洋开采、机械、电子等领域,受到航空、航天、国防等高技术领域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8.
强流金属离子注入和等离子体薄膜沉积是高效率低成本的材料表面加工新技术,具有巨大的产业化前景.该技术可以大幅度直接提高材料表面性能、或在材料表面上生成各种结合紧密、性能优异的纳米微米尺度金属膜、碳化物膜、氧化物膜、氮化物膜以及类金刚石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作为未来建筑用钢筋发展的主要钢材品种,高强细晶粒钢筋的品种开发和推广应用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细晶粒钢筋以其资源节约、能源节约的低成本优势和成倍提高性能等优点,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同时细晶粒钢筋具有优异的塑性、低温韧性等特点,可以有效应用于我国的地震高发地区和寒冷地区钢筋混凝土建筑.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0,(2):46-48
一、主要技术内容超细粉体是近二十年来国际上新发展起来的先进功能性材料.由于超细粉体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活性强,因此与表面积相联系的催化、吸附效应将会显著增强,同时化学性能、磁性、电性、热学性能亦随着粒径减少而显著变化.由于超细粉体具有上述优异特性,因此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冶金、建材、航天、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