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循环经济的由来与内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末,人类社会呈现出经济迅速发展、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繁荣,同时,又面临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现实,这就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的未来和前途。经济学作为研究如何有效配置资源的科学,其指导思想理应与时俱进。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是  相似文献   

2.
首先,我从法学的角度给循环经济下一个定义.法学上的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和废物处理等阶段,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清洁生产、产品延长使用、资源循环利用和循环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首先,定义强调在生产建设阶段、流通消费阶段和废物处置等阶段,都要使用"3R"原则,具体内容包括清洁生产,实际就是减量化,从源头减少污染;产品延长使用就是再使用;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就是再生利用,包括过去传统的资源循环利用,也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建设循环经济需要遵循两个规律:一是遵循生态规律,二是解决循环经济不经济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活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循环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生态型的经济活动形式,基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必须实现价值转换:技术效益型向技术生态型的范式转化;线性创新模式向环型创新模式转化;技术创新战略的生态性转向和提供新的创新政策工具。在技术创新循环模式中,存在着四个知识和信息循环:环境——生产,环境——中间试验,环境——R&D活动。环境——创新源。这是基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人类在利用、改造和享受大自然的同时,统筹兼顾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和和谐发展.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链,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时期,放眼我国经济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政府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社会的发展战略,无疑把握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论生态文明的技术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是一个"技术一生态"概念,是技术进步与生态进化的协同统一体.通过技术手段来促进生态进化,建设生态文明,应以"预防原则"作为技术构建的总原则,加强对技术运行过程的社会控制,并力促技术的生态化和人文化转向,以实现生态文明视角下经济、生态与人文价值三者协同的技术价值旨趣.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而绿色包装正是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包装产业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我国包装业的现状分析,阐明绿色包装是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出现有客观必然性,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发展模式和理念,在中国尚处概念引进及消化阶段,未形成完整系统理论体系,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此,探索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系统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必然性、意义、认识阶段、成果、问题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生态经济:西部开发的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面向新世纪的重大决策。西部地区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其全面开发是在资源富集与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矛盾状态下起步的。这就决定了西部开发必须改变“立足资源搞开发”的传统发展思路,从资源依赖型转向生态经济型,在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系统中实现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模式: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上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可能会产生高能耗、高物耗和对环境的高损害.我国的经济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生态环境恶性破坏的高成本为代价的.经济社会要继续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转换经济增长模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环境与经济良性发展的实现途径,是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和关键之所在.循环经济在发展的每一个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新的环保价值、新的经济价值、新的社会价值、新的消费价值、新的协调价值以及新的节约价值,是循环经济特殊价值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人工自然向生态自然的演化需要人类的生态实践,生态实践的实质就是经济生产活动向自然的嵌入。文章首先分析了人工自然的价值向度与生态尺度,进而提出了人工自然中经济行为的生态嵌入性问题和工业生产的生态界面概念,并从嵌入性的视角探讨了社会物质生产的性质及其与自然生产的关系,以及嵌入性生态生产方式、循环经济及其合理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用循环经济理念重构传统经济流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出发,揭示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各种弊端,提出了用循环经济理念重构传统的经济流程,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对循环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来源、基本原则和发展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可循环规律来重塑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互动流程、生态化产业链对接和集成流程和企业内部可循环的工艺流程,促进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和利用的高效化,废弃物排放的无害化和再资源化,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循环化。  相似文献   

12.
论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以资源环境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使用价值为尺度,按其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功效不同,区分为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价值两种形式。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努力实现两种价值的平衡。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界定生产力价值实现的最高上限和生态价值实现的最低下限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及其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展开,创新网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成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竞相采取的组织形态和战略选择。本文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的产生背景、结构状况和发展趋势,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科技融入经济系统的主要方式及其发展走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科技与经济系统的关联程度,科技融入经济系统发挥巨大经济功能主要有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前者是指科技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必须通过转化、物化、渗透和影响等途径应用于社会生产。方能起到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来满足人们需要的作用,其经济效益是间接的和潜在的;而后者是指科技直接作为经济社会的企业、产业和经济部门即科技企业、科技产业和科技经济部门,具有直接生产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科技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其经济效益是直接的和显在的。这两种方式具有紧密相联、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其间接方式不断地向直接方式转化,使其直接方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和表现的形态越来越多,这也就构成了科技融入经济系统发挥其巨大经济功能的运行轨迹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历史经验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科学的历史经验作了简要回顾,从科学的源泉,动力,条件,科学的继承,发展,创新,以及科学对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推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展望了科学的未来,阐述了未来科学的结构,科学教育,科学社会功能,科学建制与文化。  相似文献   

16.
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现实难题。正确选择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对于提高环境管理成效和顺利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评价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其所反映的工业化国家曾走过的"先经济,后环境"的发展路径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并论证"技术进步非对称性是环境恶化的根源"及"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路径"的观点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技术所有者是纵向异质与横向异质统一的异质经济人。作为经济人的技术所有者通过个体学习、协作学习与团队学习来实现自己的纵向异质化。在纵向异质化的前提下,素质不同和能力差异成为经济人横向异质化的主要内容。因按技术分配形成的集体成员“不对称”与“选择性激励”时技术所有者产生的极大激励作用,纵向异质与横向异质统一的技术所有者内在地需要按技术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