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也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就是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人文艺术为取向,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既能从中获得经济、社会效益,又能维持与延续生态效益的旅游活动。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等;广义理解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这一定义是从与传统文化比较提出的,工业革命以来的文化,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是人统治和主宰自然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技术恐惧的生成既是一个文化的推动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的形成过程。古代宗教、哲学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以技术庸俗化和巫术化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恐惧现象。文化启蒙去除了人们对技术原始与蒙昧的认识和技术偏见,形成了新的技术观,消解了传统技术观念下的技术恐惧现象。文化启蒙在揭示技术本质的善时,也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科技的强力意志。对技术的不顾后果的崇拜带来了人与技术的异化等严重问题,从而催生了以破坏机器、抵制技术革新、对技术风险和安全性感到焦虑、担忧和恐慌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技术恐惧。构建合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的技术文化,是正确应对技术恐惧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4.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有狭义和广义两说。狭义社会语言学又称“城市方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变异。广义社会语言学除语言变异研究外,还包含交际民族志学、语言社会学、语言社会心理学、会话分析、互动社会语言学等研究领域,研究对象主要是语言与交际、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民族、语言与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5.
广义技术世界的结构与演进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技术广义界定的基础上,给出了广义技术世界概念,剖析了技术系统与广义技术世界的基本结构,并归纳出了广义技术世界演进的五条基本规律.笔者认为,广义技术世界是以人工物技术形态为纽结,以流程技术形态为纽带,而编织起来的一个分层次、分领域、开放的立体巨型网络体系.技术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演进是有规律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有狭义和广义两说。狭义社会语言学又称“城市方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变异。广义社会语言学除语言变异研究外,还包含交际民族志学、语言社会学、语言社会心理学、会话分析、互动社会语言学等研究领域,研究对象主要是语言与交际、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民族、语言与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古希腊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作为切入点 ,探索求解了数学思想史上著名的“克莱因问题” ,从而破解了希腊证明几何学的成因之谜。古希腊社会在从氏族社会向民族社会转轨变形的过程中 ,爆发了一场绵延数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希腊人从宗教神学中解放了出来 ,开始了对世界的理性思考 ,他们为了解决社会秩序的重组问题 ,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政治主张。从此希腊社会走上了法制的轨道。在古典的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形成的同时 ,古希腊民族也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古典的理性文化或科学文化。希腊几何学正是在这种以法律文化为核心、以语言文化为生长点的理性文化中诞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希腊哲学文化则是使公理几何学最终定型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广义超元论与后现代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跃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13(6):11-13,23
广义超元论是融通、整合东方式不二论,西方式二元论和禅宗式狭义超元论后形成的新型思维模式;后现代整体观是融通、整合东方式有机整体观和西方现代整体观后形成的新型整体观;本文认为广义超元论是后现代整体观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古希腊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作为切入点,探索求解了数学思想史上著名的“克莱因问题”,从而破解了希腊证明几何学的成因之谜。古希腊社会在从氏族社会向民族社会转轨变形的过程中,爆发了一场绵延数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希腊人从宗教神学中解放了出来,开始了对世界的理性思考,他们为了解决社会秩序的重组问题,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政治主张。从此希腊社会走上的法制的轨道。在古典的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形成的同时,古希腊民族也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古典的理性文化或科学文化。希腊几何学正是在这种以法律文化为核心、以语言文化为生长点的理性文化中诞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希腊哲学文化则是使公理几何学最终定型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五四以来,许多人都在说德先生与赛先生,科学与民主.这个与民主"并列"的科学,其含义应该是指广义的科学.与广义的科学相区别,我们还可以对科学作狭义的理解.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使用"科学"这个词时,有时是指广义的科学,有时是指狭义的科学.本文以下在分析科学时主要是指狭义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文化作为一种在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逻辑地包含着科技文化的力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让科技文化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2.
技术理性化的文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技术理性是人类理性与近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发展着的历史过程,技术理性化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据和合理性.同时,技术理性化渗透和展现在现代文化当中,从多层面暴露出其不合理性.但是,技术理性内在地包含价值之维,是包含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又高于二者的发展理性,当代文化为技术理性的合理化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相似文献   

13.
从层级内涵出发界定,产业伦理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视角,展现逻辑,时空等多种关系维度;科技时代产业文明呼唤产业伦理建构。产业伦理建构的普适范畴主要有质量及安全伦理、信誉及信用伦理。从创新到创值,是新时代产业伦理特色。产业政策伦理理论及案例是产业伦理探求中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信息、文化与文化信息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与文化具有紧密的联系,在信息时代,信息与文化还一体化为"信息文化"。信息文化是当代文化转型的产物,我们在走向信息文化的同时,也面临文化信息主义的可能性。从信息文化走向文化信息主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是有可能将信息文化建设成为一种片面的科技文化,因此需要自觉地将信息文化构建为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技术、理性与现代性批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现代技术既给人类带来进步与繁荣,又带来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现代技术问题是当前人类面临难题之一.作为现代性运动必然结果,"技术问题"不仅反映了技术与自然之冲突,还透射出肇始启蒙的现代性文化之固有矛盾.理性是现代性运动的核心文化理念之一,从启蒙理性到技术理性之蜕变以及技术理性之过分张扬是技术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系统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人的感觉器官形成了特定的构造。这种特定的构造既确保了人的认识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认识能力,但这种限制并不构成人的认识能力的最终的绝时界限。由于主体内信息的存在、客体外信息的转化、知觉和表象、理性认识、人造感官以及认识继承性,人类已在许多方面弥补了感官的不完备,从而大大增强了自身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智能新文化环境中,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新一代人机关系,不同于以往工业革命时代的人机关系。机器智能愈来愈逼近人类智能,甚至有超越人类智能的势头,人机关系变得愈来愈紧张。因受到人类理性的滥用、利益的零和博弈、智能机器的奴役,以及人工智能机器异化的渗透,导致人机关系的矛盾冲突愈来愈明显,需要从技术文化哲学的视角辨别人机关系的伦理本质,以期从敢于批判与重塑现实、对人机伦理进行赋值、对非理性主义进行批判、在拥抱理性选择中坚守"帕累托最优法则"、以社会规范弥补伦理失范加固伦理根基、以文化和谐超越文化冲突等维度,对人机关系进行伦理解构与伦理重构,从而走向人机关系的和谐之境。  相似文献   

18.
文艺复兴时期技术以家庭手工业作坊的工匠技艺为主并开始向手工业工场专业技艺转变,后者逐渐占上风.技术与科学之间出现早期结合,表现为技术向科学提供观察实验的手段与理论提升的经验资料.人文主义从人的自然属性、理性和自由的角度为技艺提供间接的人性基础;自然哲学从哲学角度阐释技术的本体存在,并影射到人工制品的二重性问题.此间的思想开启了通向现代化之门.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学传播并不是一种单纯知识性的传播活动,而是一个通过传播主体对科学内容传播的解读与延伸,复合思想理念、艺术价值、娱乐效果等文化属性的传播过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展示方式的不断变革,能够带来"沉浸式"体验的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科学传播之中。作为科学传播展示手段之一的新媒体艺术,只是科学传播的一种媒介,其创作与设计需以科学启蒙和科学内容传播为最终目的,以尊重科学传播主体、受众两个群体和他们的创造精神为基本要求,注重文化内涵的传递以及"人"的思考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格物致知论的源流及其近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认知理论。它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其起源及发展早期,基本是以道德化诠释为主。到宋代时,心学派基本沿袭了早期道德化的诠释方向,但理学派则强调其中的理性精神,对宋代科学的兴盛影响重大。在明清之际,受时代变化的影响,实证化的取向更加显著,使格物致知论发生了重大的理论转型,为近代中国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对接铺平了道路。而到近代之后,格致论几乎完全成为西方科学技术的代称。对格物致知论历史源流的梳理,从中还可以发现其对于现代科学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