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论爱因斯坦关于“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的思想,在爱因斯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爱因斯坦一生,曾不厌其烦地多次阐述自己这一独特的思想。国内外学者对于爱因斯坦关于“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思想的理解,始终相当混乱和不一致。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初步的分析与研究。一,爱因斯坦对认识过程的一般理解及提出"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的主要依据爱因斯坦曾用下图(见下页).来说明自己对认识活动诸过程的一般理解  相似文献   

2.
关于自由时间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本文通过对人的自由时间的两种价值趋向和自由之境界的分析,指出了充裕的自由时间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全面发展自己的必要条件。阐述了自由的本质在于创造。批判了人在无度的欲望中异化掉了自由之本性,并导致人类放弃自由理性和批判精神。丧失了对真善美的识别和鉴赏能力。因此,本文旨在告诫我们从本质的意义上理解和体现人的自由时间与自由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科技与社会政治之间存在的干涉与自由的权力张力中,自由研究是其重要的一极.自发的好奇心是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术自由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自由也是科技主体的一项权利.同时,处于权力张力中的自由研究必然存在固有的限度.  相似文献   

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2):109-113
通过对19世纪科学及生命哲学的总结与反思,柏格森提出了创造进化论。以创造主体是否具有绵延与道德,创造进化论将世界分割成生命与物质。人的生命具有道德属性,自由意识是道德生命的本质,只有具备自由意识的生命才拥有生命冲动,它占据了绵延;占据了绵延的生命冲动过程造就了道德生命的绵延过程。由此,柏格森建立了生命与伦理道德的关联,认为道德生命发展是在自然演进基础上的漫长过程,人类实现"自我"的努力就是与自然界相联系的自我的实现。这启示后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以道德情感基础的整体观、扩大其道德责任、扩充其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5.
遥在情结是人类创造活动的深层动力.遥在生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目的,是技术与艺术永恒的使命.这一点,从传统艺术所营造的"意境"和遥在技术(计算机图像技术、机器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技术)营造的"虚拟现实"可见端倪.虚拟现实是意境的数字化直观显现.从传统艺术的意境创生到遥在技术的虚拟现实,是遥在情结在不同媒介形态中的表征,体现了人类追求自由的本性.  相似文献   

6.
学术自由是指大学教师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享有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权利,学术自由要求教师在学术活动不受外界不合理的干扰和限制,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进行自己的学术创造。  相似文献   

7.
吴海江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9):100-101,108
科学与人文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在思维模式、精神气质、文化内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具有相互不可归约的独立存在的价值.但科学与人文又并非绝然对立的,它们既相异区别,又同源共生、和合统一.科学与人文皆源于人对自由的追求,它们都是反映人的类特性的自由自觉的活动,都是确证人的自由本质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8.
数学的深刻变化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数学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数学再也不从属于自然科学了,而成了一门与自然科学并列的太部娄科学,自由创造在数学创造中.取得了重要的地位,作者认为数学自由创造巾最简单,最深刻、最和谐的理论就是科学创造的基础;今天的数学结构再也不是算术、代数、几何,分析孤立的几大块,而是由代数结构,序结构和拓扑结构构成的一个整体。数学真理性在件统意义上的确丧失了,但数学却因此而获得了无穷无尽的新的含义,数学的用途更广泛了。数学并不是一系列技巧,而是人类文明中的主要文化力量,数学在提供审美价值以及对其他文化的影响方面,可与人类的任何创造媲美,同时数学还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代表,对此我们应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以及人们为了消解这种对立而陷入的思想混乱,是现代人类的一个基本的文化困惑。这种对立,是人以人的方式生存,创造有意义的世界而还没有达到自由、全面的发展的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它基本上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在研究的对象、目的、手段以及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10.
自由优生学是优生学在新生物技术时代的复兴,它主张个人生育权利和自主选择,甚至要求"制造"完美的下一代.哈贝马斯批判自由优生学,认为它模糊了治疗与增强、自然与人造之间的界限,造成了人的自我理解困境.这种对自由优生学批判的新意在于,它不是将人性理解为一个本质主义的概念,而是将之作为人的类伦理的自我理解和道德平等身份的人类学...  相似文献   

11.
1.人享有自由,动物没有自由。在人类产生以前,自然界自在地存在着,并以其内在的相互作用变化着。人类作为是自然界本身的各种因素长期发生相互作用的产物,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就不是一种从自然界之外强加给自然界的外来的关系,是内生的。人作为一种生命体,其“类”的本质在于其生命运动的性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p.53)正是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把“人和动物的生活活动直接分别开  相似文献   

12.
现年38岁的朱丽娅·皮特里克是国际自由潜水联盟的一名潜水教练,也是俄罗斯的自由潜水冠军,能在不借助任何潜水设备帮助的情况下,自由地在海底潜水两分钟.朱丽娅称,为了能够进行极端自由潜水,她必须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不久前,她切开俄罗斯白海海面30厘米厚的冰层,从冰洞中进入零下2摄氏度的海水中进行自由潜水.朱丽娅还爬上了一条正好路过的白鲸鲸背,搭"骑"着这条白鲸在海底遨游了几秒钟.  相似文献   

13.
正恐怕,我们即将要面对一个与信息帝国共舞的新时代。如何在信息帝国里保护个人隐私与自我意志,是一门全新的学问。人类铺设第一条跨洋电缆,成功发出跨洋电报后,《泰晤士报》曾难掩兴奋地评论"当人类创造出如此杰出的工具,使得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可以自由地交流彼此的想法,陈旧的偏见和敌意将不可能持续下去"。技术乐观主义的论调,是盘踞  相似文献   

14.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压缩了人们的必要劳动时间。可是,节省下来的剩余劳动时间并没有转化成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时间,出现了自由时间获得性悖论的现象。究其根源,是由于资本具有生产出更多剩余劳动时间和将剩余劳动时间转化为剩余价值的内在张力。这一张力体现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体生产环节对剩余劳动时间的窃取上。当前,只有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当代中国,既实现了剩余劳动时间的最大限度生产,还实现了剩余劳动时间最大限度的公平的分配,并为剩余劳动时间向自由时间转化提供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本书题名为<科学创造方法论--关于科学创造与创造力研究的方法论探讨>①,至少标示了以下几个要点:其一,这部书属于科学技术哲学,且主要是科学技术哲学中有关科学方法论的范畴;其二,在科学方法论方面,这部书所侧重的是科学创造这一视角,而并非一般意义的科学方法论探讨;其三,在关于科学创造的方法论探讨中,这部书乃是以"科学创造"与"创造力研究"这两个方面为其探讨的支点,或者说,它既是关于科学创造方法问题的方法论探讨,也是关于科学创造主体的创造力研究问题的方法论探讨.而将以上三点概括起来看则表明,这部书所研究或所探讨的内容,应属于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创造哲学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1):117-122
人工智能依靠自主创造知识对社会的结构性嵌入,打破了社会系统原有的均衡,动摇了人在知识创造中的主体地位。随着人对智能技术依赖的日益加剧,人-机的主奴辩证关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不确定性风险正在逼近。人在智能时代所遭遇的自由危机将削弱自我的知识创造力,面临自我消解的威胁。重构人的主体地位,为技术注入充满人文关怀的伦理规约,是人实现自我解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自伽利略受审等科学悲剧发生以后,科学自由就一直被视为科学家们的天赋权利,可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却告诉我们,科学自由不能够是无边界的、绝对的,而应该是有边界的、相对的.换句话说,社会应该在必要的条件下进行干预.为此,本文剖析了科学自由的内涵及其边界条件,探讨了科技干预的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实验中的经验反常往往激起科学家强烈的好奇心,引导科学家进行扩展性探索,以创造解释性假说去合理解释之.创造性溯因是创造新假说的重要机制.现代原子模型的早期发展体现了经验反常、创造性溯因与科学发现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10):111-115
以"自然"拒斥"自由",是"自然中心主义"生态思潮的一个偏颇,这种观点否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根据与人学意义。"自然中心主义"以"自然"拒斥"自由",是对现代性文明所内蕴的"自由"殖民"自然"特性的一种激进批判和矫枉过正;科技、工业、资本、市场等,是现代性文明"殖民"自然的最主要的引擎和推进器。古典思想会通"自由"与"自然",蕴含丰富的生态智慧,是生态文明建设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追求和实现"自然自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愿景;这种"自然自由"体现为自然的自由性与自由的自然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科学创造可能性的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的科学创造实践活动主要以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方式展开.追究发现与发明之可能性的本体因由,则在于其对象的有结构存在.结构性亦即有序性.有序性的表征形式是由序律制约的序元所构成的序链.不同的序链受制于不同的序律,内涵着不同的功能.思维创造是以未知序链的理想功能为诉求,以已知序律为条件,以对认知对象形成的表象、意念及认知组块等序元为质料,以"If……then"产生式匹配构建新序链以实现其新功能,设想新序律以解释新序链.科学创造活动是对其对象无限可能序的试错性解译与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