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雷景 《科学大观园》2014,(23):30-31
<正>已经灭绝的古老动物还可能复活吗?许多科研项目正试图使消失的物种起死回生。目前,科学家们几乎已经成功复活了一种青蛙和一种山羊。被称作"胃育溪蟾"的澳洲青蛙1983年在地球上灭绝,而它们唯一留下的东西就是被人类保存起来的一些机体组织。人类曾经扰乱它们的栖息地,并把对它们而言具有致死性的真菌传播给它们。负责"拉扎勒斯计划"的科学家迈克尔·马尼奥表示:"但是胃育溪蟾的灭绝不会是  相似文献   

2.
虽然科学家们早就知道癌细胞和健康细胞在外形上存在较大区别,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和识别标准,目前的癌症检测仍以生化方法为主。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克拉克森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健康细胞相比,癌细胞在外观上具有更为显著的分形特征。初步实验显示,以此为依据的检测均获得了极高的准确度。新法有望使传统非侵入式癌症检测方法的精度获得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3.
正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微生物生态学家爱玛·艾伦-维科在对肠道微生物进行了10多年研究后指出,现代人过于注重洁净,食物太过精细以及使用抗生素,这种生活方式正在损害人体内无形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微生物是人类的盟友人类排泄物为研究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群落提供了一个窗口。艾伦-维科发现,地球上最具多样性、繁殖最密集的生态系统不在热带雨林中,也不在海洋中,而是在人类的肠道里。人类"微生物"是体内数以万亿计生物体的统称,  相似文献   

4.
胡杨 《科学大观园》2009,(24):54-54
科学家通过对史前动物粪便真菌化石的研究.找到了猛犸象以及其他重量超过1吨的大型史前动物灭绝的最新证据。科学家表示,长毛猛犸象和其他大型野兽面临生存危机时要早于人类制造出长矛等捕猎工具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开始科学家警告,地球正在发生"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而人类只剩二三十年时间去挽救局面。为了使损失降到最低,各国科学家、政府和私人公司在过去数十年中陆续做起了"备份"工作,但这样真的万无一失了吗?分析了超过2.7万种鸟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等种群的繁衍趋势后,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它们中1/3的种类与数量正  相似文献   

6.
<正>不久前,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大脑的一个关键区域,该区域能够在对话过程中识别某些特殊的声音,从而帮助预测接下来对方要说的是什么单词。未来,类似谷歌、脸书这样的高技术公司或许将有望利用这项技术研发出某种设备,能够直接"阅读"用户的思想。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神经心理学家克里斯·佩  相似文献   

7.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人类有五种感觉之后,这一观点一直得到人们的认同.同时,长久以来,也有人相信人类存在着一种超过这五种感觉的"第六感".但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人类也具有类似鲨鱼对电流的第六感.而2005年,美国华盛顿大学脑心理学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大脑额前叶的某一部会对某些危险情境起到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8.
被戏称为"胡桃钳人"的原始人类是人类的远古近亲,因其强大的颚部和巨大的牙齿而得名。科学家表示他们可能更喜欢吃草。这种原始人类属鲍氏傍人100万年前曾与人类的直系祖先共同生活在非洲大陆。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波尔得分校的马特·斯波海默教授指出,科学家长久以来一直认为鲍氏傍人喜食坚果、籽和硬果,原因就在于他们长有强大的颚部肌肉和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0,(9):22-22
<正>格拉茨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最新研究中发现,精液中的精索(亚精胺)能延缓衰老过程,并且能延长人类血液细胞以及酵母菌、苍蝇、蠕虫和老鼠的寿命,保护细胞免受破坏。  相似文献   

10.
正英国《卫报》近日报道,牛津大学的科研人员正在打造一种叫作"内嵌富勒烯"的材料,并以2.2万英镑(约合20.4万元人民币)的价格销售出了第一批重量为200微克的产品。这个重量仅相当于一片雪花的1/15,售价却如此之高,堪称"世界上最昂贵的材料"。富勒烯是继石墨、钻石之后,人类发现的单质碳的第三种同素异形体。1985年,英国科学家哈罗德·克罗托和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斯莫利发现了富勒烯,因为这一分子与美国建筑学家富勒的建筑作品很相似,就将其命名为富勒烯。富勒烯是  相似文献   

11.
马超 《科学大观园》2011,(14):76-76
牛津大学科学家苏珊·格林菲尔德近日研究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大脑的影响已成为当今人类的最大威胁之一。苏珊呼吁政府和私营公司联合共同对电脑游戏、互联网和社交网站等现代科技对人类大脑的影响展开全面、彻底的调查。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为什么这么聪明?"这是一个令科学家们感兴趣的问题.弗里堡大学进化牛物学家塔德鲁兹·卡维茨很想研究这个问题.卡维茨博士问:"如果聪明这么好的话,那为什么多数动物仍然很愚笨?"卡维茨茨志趣相投的科学家正设法弄清动物们为什么学习以及为什么有些动物进化得比其他动物史擅长学习.他们的研究发现,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原因是,聪明可能对动物的健康不利.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14,(15):30-31
<正>丹麦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大型动物的灭绝进行了首次全球分析,结论显而易见——人类才是罪魁祸首。这项研究明确指出,人类是过去10万年间导致全世界各地大型动物大规模灭绝的主要原因。奥胡斯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索恩·菲尔比说道:"我们的结果强调了人类在全世界的扩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2,(19):26-26
根据由一支国际科学家小组进行研究发现,人类现代文明在4.4万年前就已经出现,远远早于此前认为的时间。此项研究基于在南非对猎人-采集者进行的研究,将此前认为人类现代文明出现的时间提前了2万多年。"与现在类似的史前人类文明何时出现?"是有关人类进化的一个关键问题。绝大多数考古学家一直认为生活在非洲南部的猎人-采集者桑人留下的最古老的遗迹可追溯到1万或者近2万年前。但南非金山大学古人类学系发现的证据显示,生活在边界洞  相似文献   

15.
正乌鸦与人类在行为上有许多有趣的共同点:都喜欢玩耍和使用工具。我们知道,人类幼儿通过玩耍来学习,如当蹒跚学步的孩童推倒一堆积木时,他们的大脑里就形成建筑和测量物体的能力。问题是乌鸦的玩耍是否也为了同样的目?一支由认知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对此进行研究,对乌鸦的意识有了新的了解,同时又提出了更多未解的问题。瑞典隆德大学的认知科学家梅甘·兰伯特和同事们设计了3  相似文献   

16.
英国约克大学和雷丁大学的科学家发现预测气候变化的"金钥匙"就隐藏在蚯蚓的粪便中。根据他们的研究发现,蚯蚓粪便中的微小方解石颗粒能够保留对空气温度的"记忆"。这种"记忆"有助于科学家预测气候变化。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将蚯蚓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而后对粪便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粪便中的微小方解石颗粒能够保留对空气温度的"记忆"。这也就意味着通过研究蚯蚓粪便的化石样本和测试粪便内方解石的残余温度,科学家便能了解地球气候在长达数千年发生的变化。方解石是一种类似白垩的物质,它们随温度发生的变化可用于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科学家在对蚯蚓粪便中的方解石颗粒进行同位素检测之后,发现方解石保留了它们形成时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3,(14):61-61
根据澳大利亚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揭开蝾螈断肢再生能力的秘密将最终帮助人类实现肢体再生梦想。研究发现这种两栖动物的免疫系统是再生能力的关键,允许它们重新长出肢体、脊髓、脑组织,甚至于心脏部位。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科学家表示,一种被称之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对蝾螈的再生能力至关重要,如果这种巨噬细胞被系统性剔除,蝾螈便会失去肢体再生能力,形成疤痕组织。因而它能够帮助科学家控制这种过程,甚至能够将其应用于人类。莫纳什大学的詹姆斯·古德温博士表示这一研究发现让科学家在了解再生所需满足条件方面又往前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正>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是美国造出的。但你知道吗?对研发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做出重要贡献的,却是中国的科学家,并且是位女科学家!她叫吴健雄,江苏苏州人氏,世界物理女王,原子弹之母,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一1939年10月,有科学家得知德国正在研制原子弹后,认识到一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人类精子细胞游动时能获得额外的向前动力,这是由于精子细胞尾部的"连通弹簧"。研究人员称,这些"弹簧"传输机械信息至尾部遥远部分,当它蠕动朝向卵子细胞时可帮助它弯曲。多年以前,科学家就知道精子具有一种能够帮助它游动的独特尾部,或者叫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发表题为《人类冬眠恐怕不再是幻想》的文章称,科学家从冬眠动物那里得到启发,正在把它们的经验用在人类医疗事业上,有朝一日甚至可能用于太空旅行。一些内科医师正运用"低体温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或癫痫等疾病。还有科学家正通过实验研究是否可以降低人类体温,使人保持类似睡眠的状态长达数天乃至数周之久,随后在不造成副作用的情况下将其唤醒。欧洲航天局高级概念小组负责人利奥波德·萨默勒说:"我们看到科学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足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