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现已统计人体肠道内存活着14万多种病毒,其中一半以上(7万多种病毒)是之前未发现过的,它们生活在人类肠道中,感染吞噬着人类肠道细菌,但迄今为止,这些神秘病毒如何影响人类身体仍是一个谜团. 肠道微生物群,即人体消化系统中携带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在食物消化和调节免疫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许多研究也将肠道微生物失衡与肝病、肥胖和神经性过敏等疾病关联起来,近年来人体肠道微生物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领域. 但令人震惊的是,科学家对肠道微生物群了解甚少,尽管该微生物群包括各种微生物——细菌和病毒等,但之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肠道细菌,因为肠道细菌更容易被检测到.  相似文献   

2.
正大肠杆菌是人类肠道中最常见的可致病微生物,不过美国一项研究最新发现,大肠杆菌也有"益处",它生产的化合物可帮助人体细胞吸收铁,未来有望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韩珉实验室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大肠杆菌生产的化合物"肠杆菌素"可以给人体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3.
文文 《科学大观园》2014,(14):67-68
<正>火星或存在过微生物生命科学家在火星上发现一种被称之为"斯蒂文石"的黏土矿,证明这颗红色星球可能一度出现生命。因为科学家发现地球上最早期的微生物能够形成这种矿物,说明火星上也可能出现过类似微生物,形成这种黏土矿物。人类自古代以来便开始使用斯蒂文石,埃及的努比亚妇女会用这种矿物美容,不过,科学家一直认为这种矿物只能在极端环  相似文献   

4.
汉斯·罗伊的海洋研究船从海底打捞了一份沉积物样品,这种微生物在我们人类的眼里看来就像是"假死"。而科学家们发现的这种深埋于海底之下红色黏土中的微生物们是靠着极其微量的氧气存活。它们至今已经有8600万年之久,这就意味着它们从恐龙时代存活至今。早在20世纪9  相似文献   

5.
人类生态系统和谐结构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系统可以由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构成。和谐论是把握生态系统结构性存在的基点,自然生态系统表现循环性-和谐结构,人类生态系统表现体验性-和谐结构。人类在体验性-和谐结构中可以深刻地体验生命存在的韵味,作为一种动态结构。他又表现为自我认同体验性-和谐结构、幻象体验性-和谐结构和创生体验性-和谐结构三大类型。  相似文献   

6.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6):118-123
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不在于人类中心主义,而在于人类错误理解了自然的本性及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是一个"活着的"自组织控制系统,人类应该像对待"生命"那样对待它,否则在"自然选择"动力驱使下,它可能为了自身的生存而抛弃人类。生态系统健康与服务的可持续实现可以成为评判人类行为道德与否的标准。破坏生态系统健康将损害当前及未来人类整体利益,是不道德的。在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前提下,利用其服务功能,才能保证未来人类被自然选中存活下来,不被自然淘汰。这是一种弱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一种社会层面的规范伦理,基于"经验论"的功利主义构成其元伦理学。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2):50-51
1 立项背景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及其过程观测研究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定量评估和有效碳管理的科学基础.针对我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大需求,解决碳通量观测技术和区域碳评估方法的系列技术难题,在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国家973计划课题"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储量的对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性样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外合作与交流项目"基于通量观测网络的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与模型综合研究"等的支持下,在国内率先创建了服务区域碳收支评估的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联网观测与模型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是生物世界的主角,尽管多数时候并不为我们所见,但它几乎占据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也毫无例外地成为它们的居所,只要有空隙的位置就有它们的生存之地. 幸好,绝大多数微生物在与动物(包括人类)共同演化过程中,已经学会了与我们和平共处,甚至还学会了适应动物创造的不同微环境.例如肠道微生物,它们需要忍...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家曾认为,人体是完全可以自行调控身体内部运转的一座生理之岛。我们的身体能分泌消化酶消化食物,合成营养物质维护身体组织和器官;可以感受到自身发出的信号,以及能识别危险的微生物(病原体)免疫细胞,向病原体发起进攻的同时还能避免伤害到自身组织。但研究人员在过去十多年中发现,人体并不是一座自给自足的世外小岛,而是更像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我们身体内的这个庞大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对人类来说,"高纤低脂"的饮食结构是减肥秘诀,但熊猫每天都吃这样的"减肥餐",却依旧长得胖乎乎.为什么呢? 北京时间1月19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团队在《Cell Reports》发表文章,从保护宏基因组学视角揭示了野生动物食性与肠道微生物的互作机制,揭示了这个秘密.  相似文献   

11.
人类参与对自然的作用,改变原有的地球化学平衡,形成新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人类-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这是地球生态系统进化的质变.它对人类在地球上生存提出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2.
芳烃化合物作为最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和化工产业中,并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害。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对芳烃化合物代谢能力的多样性对环境污染进行生物修复、进而解决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群体水平研究芳香烃代谢机理,不仅丰富了对微生物代谢途径多样性的认识,也是进行生物修复、生物催化、生物转化等相关研究的前提。本文针对近年国内外的相关进展,就微生物降解芳烃污染物及其在生物修复和生物催化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来束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正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了一项神经科学研究:美国科学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发现,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改变了多发性硬化症(MS)实验小鼠的脑内免疫细胞的活性。这项研究扩大了我们对肠道和脑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有助于开发针对多发性硬化症和其他神经疾病的新疗法。数以万亿计的细菌生活在生物体的肠道中,它们被称为一个"隐形器官",已被证明与多种疾病有  相似文献   

14.
香山科学会议第396-400次学术讨论会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基础科学》2011,13(5):25-31
2011年5月24日-6月17日,香山科学会议相继召开了“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创新药物前沿研究”、“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生物分析前沿”、“中国的智能电网关键技术问题和发展战略”、“近海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与生物碳汇扩增的科学途径”和“氢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战略”为主题的第396—400次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5.
煤矸石山生态重建微生物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技成果》2008,(4):41-41
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毕银丽教授主持的国家863计划“煤矸石山生态重建微生物关键技术应用研究”(2005AA644020),针对采煤造成土地生产力破坏以及大量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导致了土壤理化性状差,肥力低,生物活性少,煤矸石的排放又加剧了矿区环境的恶化,硫分含量高,风化过程易于产酸,自燃释放出H2S和S02等气体,污染大气、土壤和水,其营养元素含量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弱,不利于植被的恢复等问题,采用微生物(脱硫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等技术,开展了煤矸石山生态重建微生物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微生物复垦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6.
疟疾、黄热病、登革热都因蚊子而传播,它是全球最厉害的杀手它们躲在黑暗中猎食,与人类纠缠了千万年之久。它们对我们的身体垂涎三尺,不但吸食活人的血,而且吞噬死者的肉体……吸血的虫子几乎征服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包括我们人类。现在,科学家将带你去了解昆虫世界最黑暗的一面。蚊子:对人类的屠杀达到亡国灭种  相似文献   

17.
<正>抑郁症在许多人看来是心理疾病,但是东南大学医学院姚红红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导致抑郁症发生,而通过菌群移植可以显著改善抑郁样症状。该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的在微生物领域知名学术期刊《肠道微生物》上。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水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存在的致病性微生物质量安全问题,研究分析致病微生物的生长活动规律,引进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水产品安全预警技术,通过预测微生物学技术、栅栏技术及HACCP技术等手段,建立以南美白对虾为主的水产品养殖过程致病性微生物的生长预测模型,进而形成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致病菌安全预警技术体系;引进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电解水抑菌技术,有效控制冷冻水产制品及其加工环境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及繁殖;引进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致病菌抑菌剂处理技术,结合我国水产品致病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研发具有广谱抑菌性的无公害生物抑菌剂并应用于水产品的加工及流通领域;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施,解决鲜活水产品在生产、运输、加工及销售过程中致病微生物导致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形成致病微生物安全控制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引入到传统的MBR反应器中,形成固定化微生物-MBR技术,并分别从理论与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固定化微生物在缓解MBR膜污染及提高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效率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1,(5):23-23
有人觉得"我还非常年轻,前列腺炎那是中年人得的病,我不会有事的。"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前列腺炎的发病年龄正不断地年轻化。其实,只要是处在性活跃期的中、青年男性都有可能罹患前列腺炎。引起前列腺炎的三大原因:细菌感染是导致前列腺炎的最主要原因。细菌的来源最多的就是阴茎下方的肛门,这可是一个"重度污染区",各种微生物都会沾染在肛门附近的皮肤或体毛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