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于1992年11月19日召开了几个学术名词的研讨会。全国名委副主任黄昭厚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技术监督局、SI办公室、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机电部电子科学院、医科院药物所、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物理、力学、化学、电子、电工、电力、宇航等学科的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并邀请了人教、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计量、航空等专业出版社的同志参加。会议对国内某些涉及面较广的基本名词存在不统一的问题,特别是全国名委与国家技术监督局等主管部门所公布的个别学术名词相互间不一致的情况展开热烈讨论,除个别同志持保留意见外,绝大多数的专家取得了一致的看法,主要内容如下:一、质量、重量、重力的概念与定名质量(mass):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表述物质的多少。重力(gravity):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与物体随地球自转的惯性离心力的矢量和。重量(weight):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会议认为这三个术语各有其自己独立的科学内涵,历来在物理学上是清楚的,从来没有混淆,也不能混淆。但在国标GB3102.3-86中,3.11“质量”所附的备注:“人民生活和贸易中,质量习惯称为重量。表示力的概念时应称为重力”。这里把质量与重量作为同义词等同起来。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的这样称谓是个事实。大家讨论认为,科学术语的命名,其科学性是最主要的,不能迁就于日常生活中的俗称,特别是不能在教科书上混淆科学概念。教科书是教育下一代的工具,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应尊重科学。学生受教育循序渐进,知识逐步增长,在小学、中学的各阶段逐步讲明重量、质量、重力的概念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至于日常生活中不符合科学性的俗称,只要它不进入书、刊、报纸、正式文献等,也不必干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优胜劣汰,一些不符合科学性的称谓将会自然淘汰。会议建议国家技术监督局取消GB3102.3-86中3.11“质量”条目所附的备注。二、原子量、分子量的定名国标GB3102.8-86中8-1.1“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备注:以前称为原子量。8-1.2“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定义:物质的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备注:以前称为“分子量”。国标译自ISO31,part 8;physical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physics。会上大家讨论认为,我国标准应该向国际标准靠拢,但在术语标准上靠什么?怎么靠?术语的命名是根据概念,我们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是指术语概念的等同。ISO公布英文名,同一概念的汉文名应由我们自己命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按概念内涵意译定名,要避免逐字硬译。原子量、分子量是中国历来的定名,其内涵定义与ISO公布的毫无差异,只是过去英文名用atomic weight。现今ISO取消atomic weight术语,改用relative atomic mass有其概念明确之处,但中文名却不必亦由“原子量”改为“相对原子质量”之称谓。历来中国人称“原子量”就表明其所定义的内涵。会议认为中国多年沿用“原子量”的术语,简单明了,并已“约定成俗”了。显示出汉字表意性文字的特色,具有鲜明的优越性,且概念定义是准确的,与国际标准给出的定义等同。会议认为,描述此概念的中文术语还应是“原子量”,不要因英文名称改动而改动。对应的英文术语则为relative atomic mass。在某些领域,亦可全称“相对原子质量”。同样:“分子量”对应英文名relative molar mass,中文名可全称“相对分子质量”。全国名委公布的化学名词再版时也需作相应修改。三、压力、压强的概念与定名在物理学上,压力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则称“压强”。因此压强、压力两个概念是清楚的,各有各的涵义。但国标GB3102.3-863-13.1中压力,压强定义:P=F/A。由此看来两个概念在国标上只取了压强一个概念。会议讨论认为,英文词只有pressure一个,由上下文分辨它表达的两个概念。我国在以前也只有“压力”一个词,由于科学的发展,压力、压强的两个概念的定名区分开了,并且进入了中学物理教材。这说明科学向前发展,名词术语也在进步。现今要把两个概念都已区分开的术语用在一个概念上,将会引起新的混乱。会上许多专家表示这两个概念混同一个名称,或一个概念(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即压强)同用压强、压力两个名称,在专业工作或教材编写上是绝对不行的。会议认为压强、压力两个词两个概念还应区分。至于有些领域(如有些工程学科)习惯把压力强度称压力而不称压强,有待今后逐渐过渡。四、电流表、安培表等的定名技监局量法(88)262号文中规定“申报生产许可证和评优的工业产品凡以计量单位的名称命名的,应改为以量(通称为物理量)的名称命名。如安培表应改称为电流表,电度表应改为电表”。会议对此规定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按此规定,如安培表、毫安表、微安表将不允许使用,这给实际应用带来许多困难。设想在电路中,只称“电流表”一种名,取消毫安表、微安表将给认读上造成麻烦、混乱。如果每一“电流表”都附以量级说明,造成文字冗长。这些术语的使用不会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推广发生任何矛盾,会议建议技术监督局考虑对此条文进行必要的修改。  相似文献   

2.
不能用“相对原子质量”替代“原子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子量”(atomic weight)这一广为大众熟知的术语却遭到“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的冲击,国内已将“原子量”改名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中的修饰用语“相对”二字不能改变“原子质量”的本质,而“原子量”与“原子质量”是表征两个具有不同特征而又相互联系事物的科技术语,不能混淆。将“原子量”改名为已用来表征另一事物的名词“相对原子质量”,这是不可取的,它会给科学界带来无穷后患。保留“原子量”这一术语是目前用来表征其所定义特征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赞成直译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原子量”和“分子量”是长期采用的科技术语,但在使用中往往与国标GB3102.8-93“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文献中将它们与原子质量、分子质量混淆的现象并不少见,以致于需要联系前后文或视其是否为量纲一的量来解读。二、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可以避免上述使用“原子量”和“分子量”可能产生的歧义。三、如果重申“原子量”和“分子量”的定义,即明确它们分别是“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将它们保留,无法改变过去它们含义上的多重性,恐怕还会使这种情况得以延续。四、科技名词的翻译,应尽可能直译,以避免在交流中产生误解。五、在现阶段,应采用《量和单位国家标准实施指南》中“在实用中应有计划地逐步采用本标准的名称”的做法,在出版物中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两个名称。六、为了照顾由历史造成的现状,在标准、特别是在教科书中,需要对可能不再采用的“原子量”和“分子量”这两个名称加以恰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原子量"(atomic weight)这一广为大众熟知的术语却遭到"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的冲击,国内已将"原子量"改名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中的修饰用语"相对"二字不能改变"原子质量"的本质,而"原子量"与"原子质量"是表征两个具有不同特征而又相互联系事物的科技术语,不能混淆.将"原子量"改名为已用来表征另一事物的名词"相对原子质量",这是不可取的,它会给科学界带来无穷后患.保留"原子量"这一术语是目前用来表征其所定义特征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使用问题,我的看法是:1.这两类用法都是可以的,虽然我国规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但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近期审定公布的原子量数据仍用“原子量”(atomic weight)。2.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由于教师的不适应,仍在广泛使用“原子量”和“分子量”。3.对于广大学生来说,使用哪一种均没有很大关系,也不存在不适应的问题。4.我国教材中如何使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国家标准、教学大纲等。教材中对此问题的处理是逐步发展的,有以下几个过程:1999年中学化学教材正文开始用“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但加注了括号;2001年原初中化学修订教材改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2001年初中新课标化学教材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2004年高中新课标化学教材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由此看来,在中学教材中已全部过渡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名词。5.鉴于以上原因,我认为:近些年,通过逐步推广,“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已在中学及大学教材中普遍使用,因此教材中没有必要退到“原子量”和“分子量”;但在教学过程中,“原子量”和“分子量”也在广泛使用,并不会也没有造成误解,因此也没有必要强行取缔。以上是我的个人意见,不知当否,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两种用法都可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使用问题,我的看法是:1.这两类用法都是可以的,虽然我国规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但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近期审定公布的原子量数据仍用“原子量”(atomic weight)。  相似文献   

7.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量”提法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出版社每年出版一千多种科技类新教材,其中涉及“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图书超过200种。自从1986年的国家标准将原子量改为相对原子质量以来,编辑加工书稿时,将原子量改为相对原子质量就成为加工书稿的例行公事。大部分原稿还是使用原子量、分子量居多,有的是编者不清楚国标的规定;有的讲概念时遵照国标用相对原子质量,文中叙述却用原子量;有的认为用原子量比用相对原子质量好。编辑告知编者,改原子量为相对原子质量是国标的规定,不应使用非法定单位,书稿出版后,评奖等会大受影响,出版社也要受责罚,编者只好同意修改。现在高教社出版的图书全部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但应该看到,相当多的科技工作者,并不认为相对原子质量方便、适用,相对原子质量在出版物上广泛采用是行政力量推广的结果。总结笔者多年的编辑出版体会,并征求多位相关学科编辑的意见,有以下想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一位教授的困惑去年的一天,天津南开大学化学系余仲建教授焦急地专程从天津来到全国名词委办公室,余教授说:“我完成了一部近百万字的著作,书稿中的名词术语都是采用名词委公布的《化学名词》中的定名,书稿写完后觉得文字通顺,明了易懂。这表明你们的名词定得正确。但是我这本书稿的出版社的编辑强调稿中有关计量术语必须采用GB3102.8-86*(以下简称‘国标’),他们要我将书稿中的‘分子量’与‘原子量’两个名词必须改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我把文稿按他们的要求修改后,发现不仅文字难懂,而且从高分子化合物的专业角度看将使读者误解,以致发生原则性的错误”。随后笔者阅读了余教授提供的材料,并随手摘录二例如下:例1:按名词委审定的“分子量”来表述合成高聚物都是不同分子量的同系混合物,即分子量是不均一的,因此所谓高聚物的分子量只有统计的意义。例2:统计的方法不同,就可有许多种不同的平均分子量的定义,最常见的平均分子量有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Z均分子量和粘均分子量。按GB3102.8-86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表述:合成高聚物都是不同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同系混合物,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不均一的,因此所谓高聚物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只有统计的意义。统计的方法不同,就可有许多种不同的平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最常见的平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有数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重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Z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粘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据知有关部门还规定若不使用国标规定的计量名词,书不得出版、出版后也没有参加评选优秀图书的资格。一百多万字的书稿为这两个词的名称的问题不知所措。二、问题的缘由本来“分子量”与“原子量”两个学术名词由来已久,在化学、物理、化工界,乃至中小学基础教学中,各种科普读物中已是到处可见,无人不晓,广泛接受的多少代人长期沿用的名词。没有任何因为不好理解、不科学、产生混乱等问题而需要重新命名的理由。那么有关部门为什么要改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呢?据了解此二词的科学内涵并无变化。分子量(或称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原子量(或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他们对应的英文名是molecular weight和atomic weight。国际标准化组织IS031,part 8 physi-cal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physics将此二词的英文名改为relative molecular mass和relative atomic mass,国标GB3102.8-86译自ISO31/8,故将分子量、原子量改译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这就是改名的缘由。三、这个名该不该改近年来,有一部分了解国际标准变动情况的学者认为原子量、分子量两个词应随着国际的变动相应地将汉文名也作改动。更多的学者并不知道这个问题,或不认为汉语术语要跟着改,一直沿用原名称。为认真慎重起见,全国名词委办公室曾为此召开协调研讨会,邀请了大学、研究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的物理、化学、电学、计量等各方面专家共同研讨,会上绝大部分专家认为这两个词不要改。笔者也十分赞同此意见,并且认为这不单是一两个词改名或不改名的分岐问题,通过分析和解剖,我们应从中领悟到汉语术语命名和审定中的某些应明确的原则问题,今后审定名词过程中应认真掌握好。四、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尊重约定俗成的问题全国名词委制定的“审定原则和方法”中明确提出“订名要遵从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和约定俗成的原则。几年来实践证明这个原则是切实可行、完全正确的。名词是科技概念的语词代表,是为人们便于交流思想和观点服务的。这也是名词工作的目的所在。因此对于那些现在已统一的名词,其概念已明确无误,一般不再改动。只有在概念易混乱、误解,称谓明显不科学时,才需要另作科学命名。即使是那些因科学技术发展而使内涵概念相应发展变化了的名词,只要不产生理解上的混乱,往往也不必改动。有些名词定名不很合理,不能名符其义,但已长期使用,应用面广,已为大家接受,应继续沿用,不轻易改动,否则会造成新的混乱,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例如我们没有必要因为“汽车”不是蒸汽驱动而改为“气车”;也没有必要因为“电”与“气”无关而马上取消“电气”这个词。名词应为大家乐于使用才有存在的价值,才有生命力。置身于群众之中是汉语名词工作的优良传统。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单靠行政命令来强制推行。这方面曾有失败的教训。化学命名原则中曾将“稀土”改为“希土”,实际未能推行就是这种例子之一。“原子量”、“分子量”这样的名词经漫长的年代,广大知识界人士使用,未发生任何困难、误解和混乱,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应再作改动,这是理由之一。2.科技名词订名是一项以概念为基础的科学创造性的工作,不是以外文名为依托的简单翻译问题由于中国历史发展的种种原因,我国的科学技术概念绝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的。对于代表这些概念的名词,有人误认为也是翻译的。诚然过去引进的名词有相当一部分外国命名本身也是表义的,科学家们(或翻译工作者)按照汉语名词表义的特点订名后效果很好。但也有不从概念出发,简单直译,使大家不易理解的。例如:这种不从概念出发,只从外文字而直译的命名办法的另一个弊端是把外国不统一的名词分别引进而带来我国名词不统一。例如“Newton first law”叫“牛顿第一定律”;“law of inertia”则叫“惯性定律”。这样,物理学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任何物体都将继续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其他物体对它施加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因为国外有两个名称不统一(一个按义命名,一个按人名命名),汉语跟着也不统一,两个名称用得都很普遍。3.向国际标准靠拢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很强调要与国际接轨,向国际先进标准靠拢。这是完全正确的政策。但有人把“分子量”改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理由之一也说成是要“向国际标准靠拢”,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扭曲了问题的实质。我们认为名词术语工作向国际靠拢不能理解为命名过程跟着国外死译。由国外引进的科学概念时,名称的汉化应是如何符合汉语语词规律,如何科学表达内涵。4.术语不能代替定义术语只是代表概念的文字符号;定义则是对科学概念本质属性的描述。术语是词,要求简练,好懂、好记;定义要求概念准确,简明,好理解。两者任务不同,形式也不同。由此看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作为术语的语词结构特性不强,前面例1、例2产生的误解,就是这种语词结构特性不强致使修饰限定关系不清产生的混乱理解。基本词常常要构成复合名词,因此,基本词更要求结构紧凑,明白无误,为复合概念产生的复合词的简明性打下基础。例如复合词“分子量排除极限”改写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排除极限”则长而难理解。在此笔者还要向制定国标的有关部门进一言,不宜任意扩大强制推行术语标准的范围,动不动就“不予出版”、“不评奖”、“罚钱”等等。只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的计量单位,关系人们生命安全等极少量标准才可作为强制执行的标准,对待科学的问题,还是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综上所述,结论很清楚:“分子量”、“原子量”的汉文名没有必要改变。 * GB3102.8-86系指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颁布的国家标准,编号3102-8-86,1986年制定。  相似文献   

9.
“原子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术语 ,始于1 9世纪初的道尔顿。近年来 ,按照国家“量和单位”标准的规定 ,这个术语将被“相对原子质量”取代。我认为 ,原子量这个术语仍有保留的必要 ,理由如下 :(1 )术语的内涵随历史发展而变化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如今 ,人们早就不会将“原子量”理解为“原子的重量”了 ,因为只要学过高中物理 ,谁都会懂得质量和重量不是一个概念 ,懂得原子量这个术语不涉及重量只涉及质量。 (2 )“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量”的内涵不同。用“相对原子质量”代替“原子量”并不妥当。因为“相对原子质量”涉及的“原子”可以…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主张沿用“原子量”术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2005年4月7日来信,征求:关于采用“原子量”(atomic weight),抑或“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定名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编后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学术界一直使用“原子量”、“分子量”这两个术语,其概念十分明确。  相似文献   

12.
原子量、分子量两词长期使用,已约定俗成(包含了12C原子质量1/12的概念),又明了易懂,易于表述,如高分子科学中有分子量分布、分子量分布函数、平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等复合词.  相似文献   

13.
“原子量”和“分子量”还是保留为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子量”和“分子量”这两个词对于学自然科学的人来说,是实在太熟悉了。谁都知道它是指原子和分子的相对质量,而非为重量,定义也十分严格。虽然后来ISO31把它相应命名为“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但人们总觉得它跟“原子量”和“分子量”没有什么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比较符合科学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原子量、分子量等名词,我们在教材编写中基本上不再用,而是改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在课堂教学中也如此,师生也都习惯了。原子量和分子量,词的本身没有明确是相对量还是绝对量,是指重量还是质量,而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则一目了然,比较符合科学性。我觉得科学性是第一位的,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我同意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15.
应推广使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认为应在科技论著和学术交流中推广使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国家标准,理由如下:第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国际问学术交流走向深入,采用科技名词国际标准是必然的选择。保留一些具有汉语言文化特色、约定俗成的名词是必要的,但应该是内涵与国际标准相一致,语义明确、本身无歧义的名词。而“原子量”“分子量”不具备这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原子量、分子量两词长期使用,已约定俗成(包含了^12C原子质量1/12的概念),又明了易懂,易于表述,如高分子科学中有分子量分布、分子量分布函数、平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等复合词。目前国外文献中少见另加relative。若命名为相对分子量分布,既可理解为相对的分子量分布,又可理解为相对分子量的分布,含义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支持保留“原子量”“分子量”术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支持保留“原子量”、“分子量”这一既方便又实用的术语。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8.
应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认为应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这个术语。学 术界向来“朝前看”而不是“朝后看”,“约定成俗”的 理由很难站住脚。暂且不谈国际交流,只是国内就 会:遇到不少问题。例如: 1)如果继续使用“原子量”,那么它的符号该如  相似文献   

19.
建议:(1)恢复“原子量”与“分子量”的定名,但定义不变;(2)为与国际学术界一致,建议中文译成英文时采用“relative atomic mass”及“relative molecular mass”。  相似文献   

20.
国际上把atomic weight改为relative atomic mass是有道理的:(1)此概念应是mass(质量)不是weight(重量);(2)若改为atomic mass容易误解为一个原子的质量,实际上是NA(阿伏加德罗数)个原子的质量,故加relative以区别。然而中文“原子量”既未混淆“质量”和“重量”,亦无产生“单个原子的质量”误解之虞。一个科学名词不可能尽含其定义,在不会引起误解的情况下愈简短愈好。故我支持科学界早已习惯的用法——原子量。“分子量”的问题同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