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虚拟现实技术在无框架立体定位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机器人的计算机图像显示、手术径路计划和智能操作平台等功能部件,建立了虚拟现实图像导引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无框架立体定位脑手术中.1997年5月-2002年5月间,完成了无框架脑立体定位手术500例.这些手术靶点定位准确,均为一次操作成功.术后随访6-48月(平均24月),手术有效率达到91%.这些手术证明,应用虚拟现实图像导引方法实现的无框架脑立体定位手术靶点定位准确、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7,(17):28-28
海军总医院全军机器人临床应用课题组在已实施现代立体定向手术4000余例的基础上,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联合组成攻关小组,以立体定向手术为应用背景,深入研究机器人与计算机高技术在医疗外科应用的有关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通过机器臂进行标志点注册的方法,实现虚拟图像空间与现实手术空间的简易映射。此研究历经十年,先后获得了国家863计划的资助,均以优秀成绩结题。  相似文献   

3.
接受肝脏移植手术的胡安水已经可以下地走动了。和正常人不同,胡安水体内的心、肝、脾、胃等脏器的位置就像镜子中反射的一样,全部是相反的,所以手术中新植入的正常肝脏也是旋转了45度后才放进去的。据了解,这样复杂而且特殊的手术在全国尚属首例。旋转手术历经7小时经过研究,专家组决定为这个罕见的“镜面人”实行肝移植手术。由于肝脏的功能最复杂,其作用无可替代,而且肝脏连接的血管最多,所以肝移植手术在器官移植中的难度是最大的。2004年7月22日,北京医院普通外科韦军民等大夫为胡先生实施了肝脏移植手术。手术中先将胡先生的病肝和胆…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07,(24):56-56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面向骨肉瘤预后估计的临床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研究”,针对骨肉瘤异常复杂的医学影像学表现,研究了多模式、多序列医学图像分割、定位和三维重建等医学图像可视化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面向骨肉瘤预后估计的临床医学图像处理原型系统。为术前判断骨肉瘤生物行为、制定手术方案和调整化疗方案,提供高效率高准确性的辅助诊断平台。这对于实现骨肉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清晰宫腔操作可视系统的研制及应用研究”是拟使用影像处理技术、B超技术、三维(3D)立体显示技术,完成高清晰宫腔操作过程的图像采集、图像输送、图像还原、图像再现。旨在提高放、取宫内节育器以及人工流产和其他官腔内手术操作的效果和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有助于提高医生对宫内节育器嵌顿、子宫畸形等疑难问题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一种新的技术将小鼠的大脑制作成透明的3D大脑,这使得科学家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大脑中的神经细胞乃至分子结构。这一技术在得到改进和完善后很可能应用到人类身上。MRI不够清晰2013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将进行一个宏伟的科学研究计划——人脑研究计划。9月中旬,美国国立卫生院公布了脑计划9个获得国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肝脏象相关术语进行系统整理和比较分析,分别从肝脏象、肝生理、肝病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明确指出肝脏象术语英译规范的重要性,以期促进肝脏象术语英译标准的统一,推进中医药名词英译标准化,进而对肝脏象理论的传播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面诊是望诊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面部图像中包涵很多重要的临床信息,如根据中医五脏配五色的理论,观察面部青、赤、黄、白、黑五种色泽的变化对脏腑病证的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传统的面色诊法主要是通过医生直观目测面色、语言描述和经验辨析面色,其诊断结果既受医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诊断技能等主观因素的限制,又受光线、温度等外部客观条件的影响,临床上缺乏恒定的客观评价标准。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地制约了面诊研究与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该问题,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中医面诊客观化进行研究,实现中医诊断的客观化和标准化,促进中医诊断理论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图象"与"图像"用法的争议(或规定)经历了很长时间.时至今日,专家、学者、作者和读者们仍未达成共识,以致在各种文字媒体上混用、误用的情况并不少见.同一意思,此一时用"图象",彼一时又用"图像",这种现象的存在可能与多年来有关规定和权威工具书所载词条数量不够完整、意思表达不够准确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奥地利研究人员近日宣称,他们开发出一种可以将图像分别投射到双眼之中的激光系统,这一突破也意味着观看3D电影时将不再需要佩戴笨重的眼镜,在室外的大屏幕上也可以直播3D的体育赛事,使成千上万的人可以同时看到图像。据介绍,这种系统能将激光以不同的方向进行投射,因而在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像。这些图像的角分辨率都很高,可以让双眼看到的图像各不相同,产生3D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2,(12):68-68
重大心脏疾病是现代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心脏医学图像与电生理信号处理基础理论与算法研究一直是临床无创或微创诊治的重要手段。但在国内外这些研究工作往往过于分散,难以形成完备理论体系,以至临床心脏信息处理质量还存在诸多问题,在诊断中未能有效地合理利用,这就要求心脏影像信息处理的理论与算法研究必须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浙江大学刘华锋教授、胡红杰主任医师、胡正珲副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张贺晔副研究员等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973计划的资助下,围绕基于图像的心脏功能、结构信息计算方法展开研究,开创了心脏疾病诊断、研究方法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关于“图象”与“图像”用法的争议(或规定)经历了很长时间。时至今日,专家、学者、作者和读者们仍未达成共识,以致在各种文字媒体上混用、误用的情况并不少见。同一意思,此一时用“图象”,彼一时又用“图像”,这种现象的存在可能与多年来有关规定和权威工具书所载词条数量不够完整、意思表达不够准确有关。  相似文献   

13.
说起普外科,很多人可能并不陌生,它是普通外科的简称,是外科的基础,因此有些医院将其称为基础外科。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肝脏、胆道、甲状腺和乳腺疾病、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一般来说普外科包括的疾病有:颈部疾病、乳腺疾病、如乳腺癌等,周围血管疾病,腹壁疾病,如腹股沟疝,胃肠疾病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1,(9):63-63
该项目以经方为切入点,针对经方现代应用不够普遍,疗效评价不够确切,作用机制与配伍不甚清楚,加减不够规范等关键科学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仲景学说分会组织下,联合攻关,历经20余年,以7首代表性经方为模板,针对临床常见的11种疾病,从临床运用和基础研究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22,(4):47-49
智能化手术系统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现代医学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旨在综合运用人工智能、通信、自动控制、图像信号处理等先进信息技术,对围术期多源异构的医疗数据,进行快速读取、融合分析、智能诊断,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保障手术过程安全进行,提高手术效率.多源、多维度、跨介质异构医疗数据的"实时3D重建"与"病灶智能辅助...  相似文献   

16.
肖宾杰 《中国科技成果》2012,13(7):36-38,46
为建立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表面缺陷检测系统,提出一种分块主元分析的图像序列融合法和最小误差闽值法结合的随机纹理缺陷检测方法。首先,该方法针对需要融合的图像序列,采用分块遍历的方法将所有待融合图像用一个矩阵表示;然后利用基于主分量变换的方法进行融合并获取特征图像;最后用最小误差阈值分割方法识别融合图像中的缺陷。与直接进行阈值分割的结果相比,本文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复杂背景下的细微缺陷,解决了常规闽值分割法难以实现的纹理表面中裂纹或凸点缺陷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17.
疾病的数字化分析精确诊断与安全有效的精确治疗在临床具重要意义,而现代数字化影像设备与相关图像分析软件系统是其重要保证之一,亦是现代医疗器械产业中的主流产品.在产业发展中起着主导和引领作用。目前全球的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市场主要被关、日、德等少数国家的少数几个跨国公司所垄断,我国相关产业由于研究基础薄弱、技术储备不足、创新能力低,以致其产品大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国家973计划项目“现代医学成像与高维图像分析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深入开展了现代医学成像与高维图像分析中的理论模型与方法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该项目在医学成像与分析的基础理论模型、低剂量X线断层成像(CT)优质成像、快速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的优质动态成像,三维医学图像分割、临床病灶智能识别等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简要展望了本领域的发展趋势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培育可移植肝脏过程中,取得一项重大突破。他们利用装有细胞的3D打印机打印出迷你肝脏,深0.5毫米,宽4毫米,拥有很多与真实肝脏一样的功能,包括产生负责将激素、盐和药物运送到身体各处的蛋白质。打印3D迷你肝脏这一成就是由加利福尼亚州的生物打印领域先驱Organovo公司取得。打印过程中,3D打印机逐层打印肝脏细胞和血管内壁细胞,一共打印了大约20层。血管内壁细胞负  相似文献   

19.
肝脏损伤、功能衰竭及肝癌等疾病是我国重大健康问题,它们的发生发展与肝脏再生重塑及大小调控异常密切相关。针对肝脏发育、再生及大小控制机理的基础研究对于解决上述重大肝脏疾病的临床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研究发现Hippo信号通路在调控细胞增殖及分化、干细胞命运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Hippo通路的失调可导致肝脏等器官发育和大小异常,严重影响受损组织再生与重塑,或导致肿瘤迅速发生。本项目拟以肝脏为研究对象,聚焦Hippo相关信号网络如何感知器官大小并适时调控细胞生长、分化与死亡以实现器官发育、再生重塑和器官大小控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整合基础、临床、药学领域的先进研究技术,拟通过基因编辑、内胚层干细胞肝向分化、肝细胞移植和肝脏重建、肝脏损伤修复等模型、临床病理分析、蛋白结构解析和靶向药物设计等方法,深入探讨该通路失控导致肝脏发育异常、再生重塑障碍、癌症发生的致病机理,并提出靶向干预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日前首次发现血液中一种生物标记可以用来预测肝脏中有害脂肪的积累程度,从而有望实现通过验血发现早期脂肪肝。该研究领衔作者之一、澳大利亚贝克心脏病糖尿病研究所布莱恩·德鲁博士说:"脂肪肝是糖尿病和心脏病的一个风险因素,如放任不管,还可能导致肝癌和肝功能衰竭。预期未来10至20年内,脂肪肝都将是肝移植手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