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创造力5A模型引入可供性概念是相当可取的探索,但需要进一步挖掘可供性理论对于人类创造机制的解释潜力:(1)可供性理论强调人与物的互动来解释灵感的产生过程和知觉的解题功能;(2)可供性理论揭示了知觉与动作的关联,可诠释创造的具身性过程机制;(3)可供性知觉有助于打破语义分类障碍。同时,可供性理论还提供了新的创造方法论:可供性强调有机体知觉到环境信息的价值,确定了人类创造的物质根源性;说明知觉体验是创造心理学的基础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生态学尺度问题中,可供性(affordance)概念蕴含着科学心理学测量环境的尺度转换问题。经历了三次阶段性的发展:(1)从外在测量转换到内在测量,确立了生态心理学定量研究的科学原理;(2)从内在测量深入到以身体的几何变量作为尺度测量可供性,定量分析这个比值和知觉判断之间的相关性;(3)从身体尺度转向动作尺度测量可供性,包括:从身体的几何变量转向动力学和运动学变量测量,从以个体为单位转换到以动作协同要素为单位测量可供性。  相似文献   

3.
克里普克以个体本质的起源说支持严格指示词理论,麦克金则对起源说予以较充分的哲学论证。但起源说在非生物个体上的应用后果极其苛刻,以至难以为人接受;麦克金的本质主义论证实际上或者是前提错误的,或者是不足道的。虽如此,一种反证法确保了起源满足成为个体本质的必要条件,显而易见它也不满足成为个体本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4.
知觉二元论与自由意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论文"知觉二元论:二元化的另一种方式"中所表述的知觉二元论为基础,来讨论意识研究中所面临的若干问题,如意识的起源和突现,自我意识与精神事件的关系,心灵存在的判别标准,他心问题,特别是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关系等问题。笔者认为,非决定论并不是自由意志的前提条件,化解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表面冲突是康德为我们设定的一个哲学理想。自由意志与主体知识的缺乏和心灵事件的内在知觉有关。单纯从外在主义的观点来看,自由意志是一个内在的幻象;然而人的内在知觉是真实存在的,从内在主义的观点来看我肯定能感觉到我的决断与行动能改变外在世界中事物进程并为此负责,这就是我们所称的自由意志。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设计界引入吉布森的可供性概念后,出现了设计的生态方法研究进路、设计的关系研究进路、结合活动理论的研究进路、诺曼之后的认知科学研究进路等。各种研究进路对可供性内涵都是有益的探索,但前提应当是充分理解其生态理论的逻辑性,坚持生态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技术与知觉--唐·伊德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批判和超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德格尔之后的很多技术哲学家沿着海德格尔开启的思路,将技术哲学的研究逐步引向深入。美国哲学家唐·伊德(Don Ihde)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伊德认为,海德格尔对技术哲学的最大贡献是将现象学引进了技术哲学。但伊德同时也指出了海德格尔思想中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忽视了对技术与知觉关系的认识。伊德借助胡塞尔、特别是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思想,论证了知觉在人的存在中的重要性,以及技术是如何改变人的知觉的,从而实现了对海德格尔的批判和超越。  相似文献   

7.
知觉是主体认识外在世界的唯一途径。不同于传统知觉哲学将知觉视为主体与外在世界之间的神秘之幕,弗洛里迪信息哲学进路中的知觉模型将知觉视为数据提供者,是主体与外在世界相互作用的界面。他的综合抽象层次法和行动基语义学提供了一个实践取向的知觉模型。然而这个知觉模型并不能完全解决知觉过程中规范性的突现如何桥接的难题。米丽肯的符号理论提供了相应的补充,将符号功能实现区分为应该实现的功能、符号使用者意向实现的功能和实际实现的功能三个层次。通过自然主义与建构主义研究进路的结合,可以解释知觉过程规范性的产生,为经验知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释吉布森生态心理学有关表面的观点,比较并引申扩展理解西蒙的界面概念,推及分析人工物的界面设计的生态学基础,指出了传统功能主义界面设计理论的局限性,确立基于可供性的界面设计方法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围绕视觉经验之谜,传统知觉观与生成知觉观的争论焦点在于,个体与环境的感觉运动交互作用是对知觉经验的内容起因果作用,还是构成作用。阿瓦·诺伊的感觉运动理论采取生成的知觉观,认为知觉的本质是对"感觉运动知识"的运用,知觉与行动相互依赖,离开行动无法产生正常的知觉经验,并以"经验盲"作为重要经验证据。但是,感觉运动理论对"经验盲"的构成性假设解释(COH)并没有优越于传统知觉观给出的因果性假设(CAH),也没有排除掉感觉损伤的可能性。"经验盲"的案例并不能作为感觉运动理论的充分证据。结合对行动概念的梳理可以进一步发现,感觉运动理论并未对传统的知觉观构成实质挑战。  相似文献   

10.
以可供性内涵的环境行为协调性,分析了其量化的身体尺度测量方法,构成了具身认知的基础。通过挖掘可供性具身认知的丰富内涵,架通了自然和人文思想的契合点,为设计提供基于具身认知的设计方法论原理,即遵循身体尺度把握设计的"度",还原生态的行为-环境;遵循生态尺度设计保护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