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常数是物理学中用到的、反映物质客体物理属性的不变的或相对不变的数。它包括象电子电荷e=1.6021892(46)×10~(-19)库仑的基本物理常数和象标准大气压下水沸点100℃的普通物理常数。物理常数好比物理学理论之网上的稳定交点。物理常数的历史是整个物理学史的一部分,是物理学发展史的一种缩影。同时,物理常数的发展又有自己特定的基本过程。本文试图总结物理常数历史发展的概貌,探讨物理常数发展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心灵哲学里,物理主义一直信守着"物理知识具有完备性"这样一条知识论原则(完备性原则)。近年来,反物理主义试图借助解释鸿沟难题来攻击完备性原则,物理主义的最新回应则是采取一种现象概念策略。本文选介的是一种最小物理主义方案,我将论证,尽管不同的物理主义者对现象概念策略的理解不同,然而最小物理主义方案不但可以获得坚持现象概念策略的物理主义者的普遍认可,而且能够有效化解反物理主义关于完备性原则的攻击。  相似文献   

3.
假设心理—心理因果性存在,且将因果性分析为反事实依赖关系,那么有两种非物理主义立场可以得到心理—物理因果性。第一种承诺心理与物理事物之间存在超级难以打破的自然律,第二种采取目的论式的形而上学观点。但是,进一步承认物理因果闭合的非物理主义者会面临排除难题。只有第二种非物理主义立场才能使用本尼特的因果相容论策略来解决排除难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在物理主义的框架中复兴和发展平行主义。我尝试论证,平行主义是非还原物理主义者解决排斥问题的一个最好进路。此外,我还表明,还原物理主义的一种最可行的版本—这种理论把心理属性等同于高阶物理属性而非基础物理属性—也会面临排斥问题的挑战,而还原物理主义也最好诉诸于平行主义来回应这一挑战。这就是说,还原主义与非还原主义在关于排斥问题上处于相同的境遇。那么,排斥问题不应再被视为支持还原物理主义的一个有力的理由。  相似文献   

5.
作为唯物主义的当代发展,物理主义是当前哲学界最为盛行的本体论学说。然而,物理主义的确切内涵却因"物理的"难以界定而暧昧不明。本文认为,要给出一个关于物理主义的清晰、明确的定义,就不能将物理主义视为一个具有真值的本体论学说,而应将其当作一个用以确立合适的本体论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非还原物理主义下,金在权用排他性论证说明了目前的非还原物理主义或不令人满意,或不稳固,他推断了其可能的坍塌方向,即副现象论或还原物理主义,但该论证本身又有缺陷,如做修正,则得到四种可能的立场,即还原物理主义,分别预设物理因果封闭律和强物理因果封闭律的两种副现象论,和过决定论。文中的论证指出只有预设强物理因果封闭律的副现象论为可取,且这一立场也能和当今的心理-生理学的经验科学研究相吻合,即心理-行为因果只是大脑为行为提供的解释,而不是真实的,物理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中文物理学教科书所用书面语为中心,考察了物理书面语文法演变经过。最初,物理书面语采用文言形式。传教士曾试图改用浅文理,并未实现。20世纪初,随着日语物理教科书的大量译介,物理书面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欧化倾向,之后直接翻译的英美教科书加强了欧化程度。此后,白话文运动兴起,白话元素加入物理书面语。最先体现在程度较低的初中物理教科书中,随后逐渐波及高中物理教科书。最终,物理学书面语成为一种以长句和复句为中心并夹杂着白话元素的表述形式。  相似文献   

8.
物理主义:从方法到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物理主义学说一直和实证主义思潮交织在一起,它们相互渗透、互为表里。在现代科学革命的巨大影响下,物理主义首先作为方法论体系独立开来,并且和逻辑实证主义思潮紧密相关。物理主义方法论在社会科学中的滥觞引发了广泛的科学主义争论。但是,随着当代认知科学的深入发展,物理主义正经历着从方法体系到本体理论的自我转换。而无论如何,科学逻辑是物理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9.
物理常数是物理学重要的组成,在物理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所具有的基础性、启发性、认识性和普适性等特点,促使物理学家要解释它们。然而,尽管物理学家采用包括"数字学"方法在内的各种办法,但在对物理常数的解释上仍没有取得显著的进展。为此需要从什么是基本物理常数的解释,基本物理常数能不能解释,怎样才能解释基本物理常数等基本问题进行讨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民国前期,大学物理教学普遍使用英文教材和英语授课,这成为中国物理学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的一大问题。1930年代,国内掀起了一场教材"中国化"运动。在此前后,科学社团主导了物理名词的审查,并最终完成了物理名词的统一,为物理教材"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独立编译了一批物理著作,成为大学教学的参考书;参与商务印书馆版"大学丛书"物理教材的出版,改变了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科学社团参与和推动的物理教材"中国化",对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物理主义作为自然主义的一种典型形态,它断言一切事物都是物理事物,或者都随附于物理事物.对这一断言的理解涉及关系问题、完全性问题和条件问题,而且面临“磨坊论证”的严峻挑战.尽管当今学界普遍认为物理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但本文作者认为物理主义没有资格被称为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2.
从秦代至清中期,中国至少有24部算书共包含有上百道运动学算题。这些算题涵盖了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和变加速运动三类内容。古人运用各种数学方法求解这些算题,无论是解题思路、思维方式,还是知识体系都与近现代运动学有明显的不同。文章将这些算题的传统数学解法与近现代物理解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对于匀速运动问题,数学解法与物理解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匀变速运动和变加速运动问题,数学解法与物理解法则有本质的不同。由此反映了古人独特的物理认知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中国古人对运动现象的认知方式是数学性的,而非物理性的,因而未能提出一般性物理概念,提炼出一般性物理问题,长期停留在一个认识水平上,无法发展成一般的运动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物理定律的知识熵表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知识熵概念的基础上,定义物理定律知识熵为其包含的数学知识熵和物理知识熵之和,应用映射和展拓集的方法,求得经典力学、热力学、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诸物理定律的知识熵值。  相似文献   

14.
金在权首先提出用以支撑因果排斥性问题的随附性论证。该论证揭露了非还原物理主义蕴含的内在矛盾。同时,金在权论证认为,条件还原主义可以成为融洽解决因果排斥性问题的还原物理主义形式。然而,作为具备极为弱化的物理主义立场的条件还原主义而言,它能否……自洽地解决因果排斥性问题依然值得讨论,因为用以支撑因果排斥性问题的随附性论证本身蕴含着强物理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5.
金在权首先提出用以支撑因果排斥性问题的随附性论证。该论证揭露了非还原物理主义蕴含的内在矛盾。同时,金在权论证认为,条件还原主义可以成为融洽解决因果排斥性问题的还原物理主义形式。然而,作为具备极为弱化的物理主义立场的条件还原主义而言,它能否……自洽地解决因果排斥性问题依然值得讨论,因为用以支撑因果排斥性问题的随附性论证本身蕴含着强物理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物理主义背景之下,作为具有时代特征的心理因果性问题——因果排斥性问题成为当前流行的各类非还原物理主义理论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约翰.塞尔提出的生物自然主义为解决因果排斥性问题提供了出路:他反对传统的观念二元论,避免二元论同物理主义对心-物概念的绝对区分,在坚持对心理状态的自然化解释的前提下,对非还原物理主义所容纳的五个基本原则进行了重新阐释,从而消解了二元论同物理主义矛盾下蕴含的因果排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心-身问题看功能主义的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流功能主义在心-身问题上试图保留物理主义的基本立场,但又反对把心理状态还原为物理状态。这种非还原的物理主义是以“多重实现”为事实根据的。金在权提出功能还原模型,并通过局部还原将多重实现化解为一重实现,进而转向还原的物理主义。然而,金在权的功能还原理论对于心灵哲学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即意识却是无能为力的。  相似文献   

18.
对基本物理常数的研究历来是引人注目的。关于基本物理常数本质的探讨是科学和哲学边缘上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明确了基本物理常数的物理意义。其次对基本物理常数的作用及其实质进行了研究。这里我们将基本常数进行了分类,并说明基本常数作用的演化,关于基本物理常数的实质,我们认为:一方面它表征运动的“量转化为质”的关节点,另一方面它表征把物理学各部分结合在一起的理论网上的定量联结点;另外,基本物理常数是理论与经验基础间的桥梁。最后我们分析提出,关于基本物理常数的“唯象解释”与“动力学解释”是相互补充的,科学的动机之一就是尽量减少理论中越来越多的基本常数,而任何统一理论均存在不能由其自身确定的常数,它只能由经验测定;科学的发展一方面追求现有理论中对基本常数的解释,同时新理论中又将出现新的常数,对这新的常数的解释,又将导致新的更深的理论,由此反复深入认识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心灵哲学关于心物关系的讨论中,物理因果闭合性(任何具有原因的物理事件皆有其充足的物理原因)往往被视为一个教条性的原则。该原则之所以享有如此地位,是因为不少哲学家认为能量守恒定律为该原则提供了足够的支持,然而,通过严格检验按照这一思路提出的一些论证,发现情况并非如此。要从能量守恒定律导出物理因果闭合性,要么需要引入其他重要原则,要么需要调整此定律的适用范围,二者皆导致能量守恒定律失去确证作用。这一结论为物理因果闭合性的可接受性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20.
先验物理主义和后验物理主义,被认为是解释心物条件句何以成真的两套框架。二者孰优孰劣,是当代物理主义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斯多嘉对后验物理主义的两个批评出发,考察蒂亚兹-莱昂与任会明之间在相关问题上的争论,通过引入威廉姆森对先验与后验区分的批评,表明这场论战的意义并没有设想的那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