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接触式传感技术研制的溢油报警浮标,通过油膜接触敏感性研究、油膜厚度与反应时间关联性研究、浮标体一体化设计、溢油监控软件设计等,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报警精度高、监测距离远、安全可靠等特点,为溢油监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利用陆地卫星ETM+6波段能反映地表温度差异的性质,通过温度反演,图像差值,灰度拉伸,波段组合和图像融合等遥感图像处理,获得地下热水分布图。研究表明,采用ETM+6--ETM+7后灰度拉伸,再与5,5波段组合,可以有效突出地下热水信息。再通过HIS变换和小波变换等遥感图像融合方法进一步增强地下热水分布信息,最终获得山西省地下热水分布图。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3,(11):22-23
该成果系统性地解决了如何利用集成电路技术实现椭圆曲线密码(ECC)算法的问题。ECC算法是基于椭圆曲线有限群的一类公钥密码算法的总称,是比RSA公钥密码算法更先进的一类算法,160和256比特密钥长的ECC算法其安全性分别相当于1024比特和2048比特的RSA算法。  相似文献   

4.
本项目属于新材料新工艺技术领域,根据电磁传输特点,结合当前民用与军用吸波材料的应用频段需求,通过一系列关键工艺研发电磁参量可控且匹配特性良好的低频吸波材料,以获得工艺性能稳定、吸波性能优良的低频高效电磁吸波材料为目标,完成对吸波材料在低频波段吸波性能的提升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量子级联激光器(QCL)是一种基于子带间电子跃迁的中红外波段单极激光光源,其工作原理与通常的半导体激光器截然不同,它利用垂直于纳米级厚度的半导体异质结薄层内由量子限制效应引起的分离电子态,在这些激发态之间产生粒子数反转。该激光器有源区是由耦合量子阱多级串接组成(通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7,(17):49-49
由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承担、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参加完成的国家863计划“成像光谱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课题(编号:2001AA136020-2),通过高光谱数据应用于土地资源遥感监测过程中的波段分析、信息增强、信息分类和提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构建实用化的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土地资源监测技术流程,重点解决当前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中存在的自动分类精度不高,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环境一号’等国产卫星的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及软件研究”项目旨在攻克基于“环境一号”等国产卫星数据和多源遥感数据的应用关键技术,为我国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业务化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在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方法创新方面,项目在驱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多角度多波段BBDF模型Angular&Spectral Kernel BBDF MODEL(ASK BRDF MODEL),基于新模型发展反照率反演新算法,并利用多种数据源对模型准确和稳定性进行验证与检验,算法首次提出了多源遥感数据联合反演的新思路,解决了目前反照率反演数据源观测角度数据不足的技术瓶颈,目前该算法已经嵌入项目研发的“多源遥感数据定量遥感产品生产与服务系统”.并在环境监测业务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将具有孤对电子效应的Pb2+阳离子和弱电负性的I-阴离子同时引入五硼酸框架结构,构建出一种相匹配、强倍频效应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Pb2B5O9I。该材料在近紫外至中红外波段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其粉末倍频效应达到商用非线性光学基准材料KDP的13.5倍,是目前报道的硼酸盐体系中的最强值。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其电子结构及截止能相关倍频系数的计算分析表明,该材料强倍频效应源自Pb^2+的孤对电子、I^-阴离子及多种硼氧基团的协同作用。此研究将为不断提高硼酸盐材料的倍频效应及拓宽其透光波段开辟新的材料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恩格尔系数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物方面的开支所占比重就越来越小。该定律由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Engel)提出而得名。恩格尔定律用公式表示为: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或分母为收入变动百分比。恩格尔定律反映了收入变动与消费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因此被认为是分析消费结构的有用工具。与该定律有关的恩格尔系数可作为衡量一个家庭或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志。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家庭可支配收入。系数越大,说明该家庭或国家越贫穷,越小说明他们的生活越富足。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确定了评价贫富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30%~39%为富裕水平;30%以下为最富裕水平。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是用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线。它的发明者是统计学家洛伦茨。洛伦茨把社会各个居民依其收入的多少分成若干等级,再分别在横坐标和纵坐标上标明,每个等级的人口所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和每个等级人口的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百分比,连接各个等级的这两个百分比率之坐标所形成的一条曲线,就叫洛伦茨曲线,如图1所示。45°线OY是绝对平均曲线,线上任何一点到纵、横轴的距离都相等,它表示总人口中每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所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也占有一定的百分比。如果社会收入分配情况正是如此,则说明社会收入分配是绝对平均的。OPY线是绝对不平均线,它表示社会成员中除一人以外其余人的收入都为零,而这最后一人则得到P——收入的全部。实际分配收入曲线ObY介于绝对平均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此曲线上除了起点与终点以外,任何点到两轴的距离不相等,每一点都表示占总人口的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洛伦茨曲线(实际收入曲线)越接近OY线,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平均,越接近OPY线则越不平均。这种平均程度可用基尼系数表示。基尼系数:是指根据洛伦茨曲线计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提出。设实际收入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间的面积为B,则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基尼系数=A/(A+B)。当A=0时,基尼系数为0,收入绝对平均;当B=0时,基尼系数为1,收入绝对不平均。实际系数总在0与1之间,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系数越大越不平均。基尼系数的主要优点是它考虑了全部居民的收入状况,任何层次居民收入的变化都会对最终的基尼系数产生影响。对我国来说,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高度平均”,0.2~0.3为“相对平均”,0.3~0.4为“比较合理”,0.4以上为“差距偏大”。在使用基尼系数进行比较时,必须注意所使用的基尼系数是根据同样的人口及收入分类方法计算出来的,因为不同的分类方法所计算的基尼系数是不同的。(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程晞 提供)  相似文献   

10.
带头学科理论是苏联著名学者凯德洛夫于70年代初提出,其后又多次加以阐发的理论。该理论对于解释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预涮科学发展的趋势颇有启发.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然而,这一理论亦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其预铡缺乏数量分析基础,致使带头周期递减规律陷入困境。本着尊重凯德洛夫建立该理论的基本思想的原则,我们将科学增长曲线导引入周期预测模型,给出带头学科理论的数学解释,并得到如下新的结论:第一,在科学的指数型增长阶段,带头学科的带头周期是递减的。但递减比例系数不是常数1/2,各递减比例系数构成一个递增的序列。这表明递减的速度在放慢,带头周期渐趋稳定。第二,一旦科学越过其发展的S型曲线之中点,带头周期将变速递增,直至科学增长出现阶跃现象,新的指数型增长来临为止。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纤维纵向表面条纹的图像处理分析,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方法用于实现苎麻和棉纤维种类识别。首先,利用LoG(Laplacian of Gaussian)和细化算法提取了纤维表面条纹;其次,沿着弯曲的纤维的骨架线将纤维表面条纹进行投影,同时提取6个用于纤维种类识别的特征参数;再次,根据最大概率原理,在特征参数的概率分布曲线基础上建立用于识别的公式;最后,利用自适应识别测试确定识别公式中的权重系数。大量识别试验表明,利用该方法对苎麻和棉纤维的自动识别错误率低于7%。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取足够的目标信息,充分利用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的光谱图像信息,建立了基于谐衍射元件的中波和长波红外双波段成像光谱仪系统。利用谐衍射元件独特的色散和成像特性,使得系统在中波红外3.7~4.8μm和长波红外8~12μm的2个谐振波段内同时实现成像和分光。仪器具有瞬时视场大:中波红外波段为±4°,长波红外波段为±5.5°;衍射效率高〉75%;能量会聚能力强:中波红外波段F数为2,长波红外波段F数为1.5;光谱分辨率高:中波红外波段〈40nm,长波红外波段〈80nm;结构紧凑。  相似文献   

13.
正人工智能在医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将帮助我们更加敏感、精准地诊断疾病。总部位于伦敦的Deep Mind公司(阿尔法狗的开发者)通过处理数以千计的视网膜扫描图像,训练出了一种人工智能算法,该算法可以比人类医生更加高效准确地检查出眼底疾病。Deep Mind公司与NHS和全球最好的眼科医院之一——伦敦Moorfields眼科医院,进行了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1,(16):72-72
我国环境问题已进入复合型环境污染的新阶段,项目组通过近10年深入研究,开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波段污染物光谱分析方法研究,建立了大气污染物光谱数据库,提出了相应污染物浓度反演算法,建立了数值解析模型;发明了大气污染成分与颗粒物时空三维分布探测技术、整层大气痕量成分探测方法、气溶胶动力学粒径谱检测方法等多种大气污染物光学监测技术和方法,所研发系列技术成果与企业合作进行了产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5.
等高线是测绘学科中最基本的名词之一。名正义符,清晰易懂,本来就不是什么复杂问题。可是其分类名词,多年来得不到统一,而且相当混乱。现将有关文献中所采用的分类名词,举数例如下,供参考和讨论。1.《测绘学名词》[1](以下简称《名词》)中有词条:“首曲线 intermediate contour”“计曲线 index contour”“间曲线 half interval contour”“助曲线 extra contour 又称辅助等高线”2.《地图学术语》[2](以下简称《术语》)中所列词条与上述《名词》中的相同以外,增加了所谓“同义词”,分别为基本等高线、加粗等高线、半距等高线和辅助等高线。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3]中,“等高线a.首曲线 b.计曲线 c.间曲线”,与《名词》中的相比,没有“助曲线”;也没有《术语》中的“同义词”。4.《省、地、县地图图式》[4]中,“等高线分基本等高线、加粗等高线、辅助等高线”。与上述《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中的分类名词完全不同,而与《术语》中的相比,没有“半距等高线”。5.《测量学》[5]中,等高线的分类:①基本等高线(又称首曲线)②加粗等高线(又称计曲线)③半距等高线(又称间曲线)。与《术语》中所用的名词相比,主次相反,且没有助曲线这个名词。6.《测量学》[6](土建类专业用)中只有首曲线、计曲线和间曲线,也没有助曲线。7.《普通地图编制》[7]中,等高线的分类名词与《术语》中的相同,只是把“同义词”变成了“又称”。从以上情况来看,等高线的分类名词众说纷纭,没有共同语言,形成这样的混乱局面,令人无所适从。还有个别词条,如《名词》和《术语》中的“助曲线extra contour又称辅助等高线”。其中的英文词和“又称辅助等高线”都不正确。再说,助曲线有“又称”,难道首曲线等三个名词就没有“又称”?还应着重指出的是,上述两本《测量学》教材,连助曲线这个名词都没有。以上文献中出现的两组等高线分类名词,都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的,已混用多年,分不清哪一组是规范名。“首曲线”这一组名词是早年从日本传入我国,沿用至今,直接引用日文中用汉字书写的这组名词不够通顺,对首曲线而言,是按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图中最主要的等高线。计曲线不过是将每第五条或第四条首曲线的线划加粗些,为的是便于计数。而间曲线和助曲线只是首曲线还不足以显示局部地貌特征时才测绘,起到辅助作用,并不是图中非要不可的,视地面坡度变化情况而定,现从有关文献[16]中获悉,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对这些名词作了如下的修改:“主曲线 intermediate contour……[古]首曲线”“计曲线 index contour,principal contour……”“补助曲线 auxiliary contour supplementary contour……[古]间曲线,助曲线”。这里除了首曲线早就改称“主曲线”[15]外,淘汰了“间曲线”和“助曲线”这两个词不达意的名词,将这些用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至八分之一[16]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根据其性能统称补助曲线,或辅助等高线,也有称“补充等高线”[8]的。辅助等高线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术语,其涵义在不同外文文献中的表述也是一致的,如:“Supplementary contour or one-fourth the basic interval are drawn and shown in dashed lines.”[17]“auxiliary contour(supplementary contour).An extra contour introduced,in areas where contours at the standard interval are too far apart on a map,to show the relief adequately.”[19]“辅助等高线用虚线来表示。”[14]在国内的教材中,也有“加绘补充等高线(间曲线、助曲线)是局部缩小等高距的方法。为了区别于基本等高线,补充等高线大多采用不同式样的虚线。”[8]可是《名词》、《术语》等文献中,把辅助等高线与助曲线混为一谈,造成混乱。要达到测绘学名词规范统一的目的,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肩负着不可推卸的使命。希望提高透明度,集思广益。增加责任心,多查考外文资料,注意与国际接轨,问题就不难解决。至于“基本等高线”“加粗等高线”和“半距等高线”这一组分类名词是上世纪50年代从俄文ОСНОВНАЯ ГОРИЗОНТАЛЬ,УТОЛЩЕННАЯ ГОРИЗОНТАЛЬ和ПОЛУГОРИЗОНТАЛЬ翻译过来的,还有辅助等高线(ВСПОМОГАТЕЛЬНАЯ ГОРИЗОНТАЛЬ,ДОПОЛНИТЕЛЬНАЯ ГОРИЗОНТАЛЬ)乃是泛指不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而是用虚线描绘的等高线,显然这一组名词要比原有“首曲线”那组分类名词,通顺些。在美国地质测量局(U.S.Geological Survey)的地形图图式中,等高线也是分intermediate contour,index contour和supplementary contour三种。[13]综合以上所述,认为可用基本等高线,加粗等高线和辅助等高线作为分类名词的规范词,而以主曲线、计曲线和辅助曲线作为目前允许使用的非规范词,规范名词的英文对应词就可用上面intermediate contour等三个惯用词,得以与国际上的名词概念接轨,有利于交流。此外,对前面提到助曲线所附的英文词问题,extra contour[14]不是术语,英文对应词也只能根据其内涵译quarter interval contour[10],如同间曲线译half interval contour[10]一样,即使不用间曲线和助曲线这两个过时的名词了,但有时还会分别提到这两种辅助等高线,在德文和俄文书中也有这样的提法,分别为Halbhhenlinie,viertelhhenlinie和ПОЛУГОРИЗОНТАЛЬ,ЧЕТВЕРТЬ ГОРИЗОНТАЛЬ。前面提到等高线分类名词的混乱,而分类名词的英文对应词更加混乱,有待澄清,列举如下:index contour计曲线,误认为首曲线;[9,12]intermediate contour首曲线,误认为计曲线;[9,10,12]auxiliary contour辅助曲线,误认为间曲线[11],还有误认为助曲线[9]的;supplementary contour辅助等高线,误认为间曲线[11];前面已提到的;extra contour并非术语,误认为助曲线[1,2,11]。此外,应着重指出的是,2002年公布的《地理信息系统名词》中,有关等高线分类名词的词条,就只有“计曲线index contour”和“间曲线intermediate contour line”,连首曲线和助曲线都没有。这里间曲线的英文对应词也不正确;还有前者称contour,后者称contour line也不恰当,两者不应并立。前者是指“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所形成想象的闭合曲线,称contour,按它们的正射投影描绘到地形图上,就称之为contour line。”[20]也可不必考虑这样的区分,但用词必须前后一致。从以上情况看来,未能与1990年和2002年公布的《测绘学名词》协调统一,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希望再版时作适当修改。以上所提是否有当,恳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多分层试井仪的结构、原理进行了简介,介绍了分层流体流动压力曲线如何测取,它所提供的数据以及压力曲线的解释原理。重点介绍了多分层试井仪在川口采油厂两口井4个油层完成的分层地层测试流动压力曲线及解释结果。测到了特低渗透率油藏的基岩渗透率,测到了油层水力压裂形成的水平裂缝位置,测到了若干年后油层仍然保留着的裂缝渗透率,以及其他动态特性参数如地层静止压力、静止温度、表皮系数、采油指数等。讲述了井深大约在700m内测到的裂缝应该是水平裂缝。  相似文献   

17.
在拥有海量专利文献的数据库中有效地利用分类号可以更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而各个分类号不同的细分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主要经济地区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文章以当今各专利分类体系为视角,探讨医用内窥镜的概念及分类。  相似文献   

18.
紫外辐射照度工作基准装置是我国紫外辐射照度量值溯源的最高标准。基于双光栅单色仪,建立新的紫外辐射照度量值溯源和工作基准装置。开展光源的光谱辐射照度等五种量值复现方法研究,将基准的测量不确定度减小为原来的1/3,新增12个测量波段,测量范围扩展35倍。新建四套人工气候老化领域光辐射度计量标准装置。针对不同光源的光色差异,进行光谱不匹配的理论与实验研完,提出光谱修正方法,建立多元化紫外辐射照度计量标准和量传体系,大幅度减小单一量传体系长期存在的光谱不匹配误差。提出光谱辐射照度标准灯三段曲线拟合模型、非线性区间极值寻点算法,以及连续积分偏差的评价方法。研制新的标准器,建立紫外辐射照度计余弦响应、带外杂光水平测试平台,对二十多种仪器进行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19.
1 研发背景 (1)泵排量系数不足油井现状 2006年技术检测中心代表中石化机采测试组测试了胜利油田分公司1616口抽油机井,泵的排量系数小于0.4的油井占抽测总数的33%.1616口抽油机井分类统计见表1.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的视差理论——以日食食差算法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日食食差算法是中国传统日食计算中的核心算法,研究该算法的造术原理及其精度,对评价中国古代日食算法的优劣和精度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以各历相关术文为例,进一步阐明日食食差的天文意义,指明食差算法是日食食分算法的一个子算法,食差算法应该是气差、刻差和时差的代数和;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详细讨论中国古代食差算法的沿革史,并根据各时期食差算法的特征,以《宣明历》、《崇天历》、《纪元历》等历法作为关节点,对食差算法的历史进行分期;通过对《宣明历》、《纪元历》和《授时历》等历法中食差算法的精度讨论,证明中国古代食差算法中气差函数和刻差函数的符号选择的正确性,表明中国古代日食食差算法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