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20-20
天然气水合物是二十一世纪新能源,潜力十分巨大。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是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理想场所,近年调查研究圈定了南海有利远景区,并经钻探获取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岩芯样品。深入研究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机制、富集规律和开发相关的技术机理,为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学意义。本课题为国家973计划项目“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09CB2195)所设8个研究课题之一,课题研究目标为确定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地质环境及有利区。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青藏高原是我国地学、生物学、资源与环境科学有特色的优势研究领域和难得的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研究对解决岩石圈地球动力学和全球环境变化有重要意义,对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项目选择青藏高原的典型地区为重点,特别注意从高原与毗邻地区的联系,以至从全球尺度探讨高原的各种过程,目标集中在大陆碰撞过程和高原隆升过程,以过程为主线贯通碰撞机制、环境变化和资源分布规律的研究;时间上着重新生代以来,在不同精细时间尺度上定量地描述碰撞和隆升的动态过程及环境变化.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大陆岩石圈碰撞过程及其成矿效应;高原隆升过程与东亚气候环境变化;青藏高原现代表生过程及相互作用机理;青藏高原区域系统相互作用的综合研究.项目的实施紧密围绕预期目标,深入分析,加强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进展和创新成果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限;青藏高原南北缘山盆岩石圈尺度的构造关系;新生代高原北部重大的构造变形隆升事件序列;高分辨率气候动态过程及变化趋势;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发展变化的影响;高原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温室气体吸收与排放.同时,本文也论述了项目的实施在青藏高原研究的科学前沿及区域发展的国家需求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并展望了青藏高原研究重要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3.
继美国“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的新航程”研讨会召开之后,中国地学界纷纷应之。笔者也提出一点建议:中国的大陆构遣应该是在板块构造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大陆构造问题,可以把中国大陆构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北部跨中、俄、蒙、哈等四国的中亚推土式构造区,主要包括中亚造山带;第二部分是南部青藏推土式构造区,以青藏高原为主;第三部分为中国中东部活动区,主要包括了中朝准地台、扬子准地台和塔里木准地台等,而这些地区大部分是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的活化地区。  相似文献   

4.
“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中期学术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从中国大陆地震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活动地块假说,用于描述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的特征和机制,探索大陆强震的发生机理和预测方法。活动块体是指被大型晚第四纪活动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具有相对统一运动方式的活动地质单元,内部相对稳定,边界带构造活动强烈,深部受不同层次的拆离带或滑脱带所控制,绝大多数7级以上强震都发生在边界带上,而块体本身的运动具有相对统一性。本项目所提出的活动地块假说,从时间尺度上研究晚第四纪(10-12万年)以来的构造活动,着重强调与未来强震活动密切相关的现今时段;从状态上主要研究现今仍在活动、并且与未来强震有关的块体运动及相关的构造变形。根据地震活动、构造活动历史、岩石圈结构、地壳形变图像、地球物理异常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等的差异,初步将中国大陆划分出5个一级活动地块和19个次级活动地块。不同的活动地块其深部结构是不同的,在全国尺度上初步获取了与活动地块划分方案相对应的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的分区差异特征,同时还详细解剖了若干重要活动块体及其边界带的结构特征。GPS测量结果表明不同活动地块的运动方向、速度和变形方式均是不同的。除了初步建立活动地块理论框架之外,本项目还对成组强震与地块活动、剪切断裂的形成和失稳过程、地壳岩石的摩擦本构关系、脆延性转换与流变方式、大陆内部应力分配、迁移与成组强震发生关系开展了研究,并在地震预测和减轻地震灾害方面进行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川湘北西向地质大剖面”从西向东穿越了龙门山、四川盆地、川东隔档一隔槽变形带、雪峰山4个构造单元。通过系统的构造解析,结合重、磁联合解释与年代学数据,建立了中上扬子及邻区条块状深部构造格局,建立了雪峰山构造演化序列与变形表现,离定出川东地区4个主滑脱层,并建立了多层次滑脱的变形组合和变形模式,根据多层次滑脱变形特点,提出了川东“隔档一隔槽”变形带有利海相油气保存的构造圈闭类型。  相似文献   

6.
在南海北部中生界地震勘探中,实际地震反射单炮剖面上存在典型的径向波。本文根据实际数据的速度谱分析而建立的地震地质模型,使用反射率法进行地震波场模拟,计算典型位置单炮地震波场图,以了解南海北部中生界屏蔽层径向波的发育和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为研究目标,围绕海洋地质的若干重大前沿课题,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和多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测试和数值模拟手段,探索和发展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研究中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已经形成鲜明的科学研究特色。南海大洋钻探第184航次在南沙和东沙深水区6个站位钻井17口、取芯5500m,实现了中国海区深海科学钻探零的突破,为南海演变和东亚古气候取得了约3200万年的深海记录。南海大洋钻探是近年来实验室最重要的工作,从建议、论证、设计到主持实施和研究,实验室起了主要作用。实验室拥有包括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扫描电镜带能谱、X射线衍射仪、SUN工作站、图像处理系统和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等大型仪器12套。  相似文献   

8.
1研究背景及目标 针对大型综合应用对虚拟现实技术提出的多人协同工作、大规模数据表示与绘制和便携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等共性需求,“支持移动终端的多人协同虚拟环境及开发工具研究”开展了构造面向多人协同工作的分布式虚拟环境关键技术的研究,构建能够支持PDA、智能手机、穿戴式计算机等移动节点接入的、具有千兆级复杂度数据表示与绘制能力的分布式虚拟环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0):10-11
开展中山站一甘布尔采夫冰下山脉地质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开发南极内陆地球物理探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了解东南极克拉通岩石圈结构和构造、寻找冰下沉积盆地、认识冰下地貌的形成过程、开展拉斯曼丘陵和格罗夫山地质填图和区域航空地球物理调查及区域资源潜力评估。  相似文献   

10.
大地电磁观测揭示青藏高原东部存在两条地壳物质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项研究入选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摘要本研究通过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及周围地区连续6年的大地电磁观测,获得了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的初步认识.结果发现,在青藏高原东部存在两条巨大的中下地壳低阻异常带,理论计算显示这是两条中下地壳的弱物质流:一条从拉萨地块沿雅鲁藏布缝合带向东延伸,环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向南转折,最...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空间上描述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外部展布形态及精细刻画其内部结构是井位优选的首要目标。单源单缆准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提高了水合物矿体的三维成像质量,其重要研究途径就是通过对导航动态定位精度分析,控制误差产生的因素,达到提高动态定位精度的目的。通过对罗盘及电缆等要素的分析与研究,建立了“大圆圆弧”数学模型,优化了采集参数并在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准三维调查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北太平洋柔鱼渔情预报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鱼广泛分布在北太平洋,是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通过10多年的系统研究,基本掌握了海洋环境对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渔场的变动机制及特征指标,建立了远洋鱿钓渔业生产统计和海洋环境数据库、渔情预报模型,实现了北太平洋柔鱼渔情预报的业务化。研究认为,产卵场的表温对柔鱼的资源补充量起着决定作用,其中2月份适宜水温范围的大小可作为预测柔鱼补充量的指标。黑潮和亲潮的势力强弱及其空间配置左右着柔鱼渔场形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对柔鱼产卵场、索饵场及资源丰度的影响明显。不同海区作业渔场的最适表温有较大差异,并表现出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研究成果已被我国40多家在西北太平洋从事鱿钓生产的企业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以来岩浆活动的空间展布形式包括三种与雅鲁藏布缝合带、沿深大断裂展布的岩浆带和藏北离散性岩浆分布区.这三种分布形式分别受控于大陆碰撞、大规模走滑和岩石圈拆沉构造体制.印度-亚洲深部软流圈的汇聚过程不仅控制了青藏高原的块体相对运动,软流圈的挤出效应也对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伸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07,(14):54-54
“十五”国家863青年基金“利用海底泥火山和麻坑开展油气评价的技术研究”课题(2004AA016030),旨在通过收集和分析全球海底泥火山和麻坑的文献资料,研究这两种微地貌类型的形态、规模、分布以及组合特征与海底油气资源的关系,建立利用泥火山和麻坑微圈闭油气勘探靶区的判别模式,编制相关评价软件。并且利用这一成果对我国东海、莺歌海和南海西北部典型海域进行资源评价和靶区圈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3,(21):33-34
承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协作单位: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玉贵 煤与瓦斯突出区,构造煤发育,是典型的煤层气低渗富集区。课题开展构造煤低渗富集区煤层气开发区块分级;低渗富集区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规律;构造煤判识技术、构造煤低渗富集区煤层气井下定向压裂增渗抽采技术研究,打破“构造煤为煤层气开发禁区”的认知,提出低渗煤层(构造煤)赋存和储气性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绩效评估工作的背景、实践意义及若干关键问题,提出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绩效评估方案设计中的目标设定、结构分析出发构造评估指标体系等思路,为全面开展科学基金绩效评估工作进行了部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日,日本筑波大学客座教授青山道夫在福岛大学主办的国际研讨会上发布研究结果称,2011年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流人海洋的放射性物质铯137抵达美国西海岸后部分北上,经太平洋最北部的白令海,约7至8年后回流至日本东北沿岸.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52-53
1 立项背景 豫西南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基地,随着矿产资源的强力开发,矿产资源迅速消耗。而区内原来发现的铅锌银矿主要赋存于构造裂隙中,多数专家认为是“毛毛矿”、“不成气候”,开展铅锌银找矿工作的风险和难度都很大。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通过对区内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豫西南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独特,具备形成大/超大型铅锌银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断裂构造发育,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震灾防御与震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日本位于太平洋西侧,亚洲大陆的东缘,全国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594亿(1996年)。从构造上,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相互俯冲挤压中,在世界上是位于地壳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因此,日本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的深入,在地震调查特别是准三维地震调查中如何降低补线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成了关键问题。利用潮汐与羽角预测技术,预测一个时间段之内潮汐变化规律,合理安排作业施工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在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准三维调查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