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建立健全符合新时期国家科技计划创新产出需求的绩效评价体系既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也是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创建科技强国的有利保障。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调研、类比分析和案例分析法,对法国"未来投资计划"事后绩效评价的原则和指标进行解读,发现:法国政府组织科技评价过程中,行政干预少,且赋予评审专家适度调整评价指标的权力;特别注重依靠制度建设,确保各类绩效评价工作的规范性和公平性;基于项目的内在差异,实事求是地实施分类评价、不强行设置指标权重。基于其实施分类评价的实践经验,本文对新时期中国科技计划评价体系与制度改革提出了两点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开展重大科技项目评价是优化科研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各国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持续在测度项目绩效方面推出创新举措。日本医学研究与开发署(Japan Agency for Med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MED)是日本政府设立的最高级别医学研发政策制定机构,推动日本医学从基础到应用研发,并积极推进医学科技项目管理和评价实践。本文总结了AMED的主要职能和研究方向,分析AMED在项目评价管理体制、评价管理人员构成、评价过程和方法、项目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活动,探究AMED在项目评价中常用的通用量表工具及其主要评价内容。日本在医学研究项目管理与评价方面的经验可为我国重大医学科研项目的管理和评价提供良好借鉴,针对我国在项目评价方面的不足,提出建议:1)构建覆盖重点医学领域的项目资助体系;2)完善高度专业化的项目评价管理体制;3)设计科学高效的项目评价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载体,优化基础研究项目的组织管理模式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原创性基础研究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本文选取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典型科技强国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其在原创性基础研究项目组织、资助、评审评价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剖析主要特征,最后从科技创新规律和国际基础项目管理规律出发,提出我国加快原创性基础研究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建设若干启示建议,包括:突出目标导向,完善原创性基础研究项目组织体系;突出正向激励,优化原创性基础研究项目资助体系;突出长期效能,健全原创性基础研究项目评审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作为传统工业强国,法国拥有悠久的科技传统和卓越的科研体系,具备健全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在科技计划的制定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本文对法国21世纪初以来的主要科技计划进行梳理,包括竞争力极点计划、未来投资计划、新工业法国计划和未来工业计划等;重点分析其优先发展领域,并总结法国科技计划的制定与管理特点;对我国科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再思考,从机构设置、过程管理、法律保障和专项领域规划四个方面给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科技计划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际科技组织影响力决定其发挥多边合作作用、实现社会使命的能力。构建国际科技组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判断不同国际科技组织影响力的水平高低,为推动我国科研人员在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科技组织任职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文献调研法、文献计量法以及德尔菲法,从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全球治理影响力三方面构建了国际科技组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借助德尔菲法为指标赋权,并采用客观数据对地学类19个国际科技组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设计的国际科技组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量化公式较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和实践应用价值较高,可以为促进我国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推动我国主导的国际科技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础研究是所有科学技术的理论和知识源头,是科技、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一个国家基础研究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其科技水平的高低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英、德、法、美、日等科技强国都是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的基础科学研究强国。我国当前多项科技指标位居世界前列,但对现代人类知识体系的基础科学贡献仍不多见,领先技术屈指可数。在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本文在阐述基础研究的重大意义、科技强国加强基础研究的有益经验启示、我国建设基础研究强国的有利条件和时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以下建议:制定长期稳定的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政策体系;立法确定长期稳定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机制;遵循基础研究规律,支持新型基础科学研究卓越创新机构建设;面向重大问题和需求寻求在重点领域实现引领和突破;推动基础研究机构与应用研发机构之间的研发合作;建立符合基础科学创新规律特征的考核评价机制;创造与国际一流卓越科学创新机构的良好开放合作模式。在未来三十年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中,我国必须为满足国家某些特定目标的需要,积极布局相关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强调创新自信,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性科学理论,作出更多原创性科学发现,以便有力支撑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更多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我国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科技需求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科技创新要推动制造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种业自主权,农业数字化转型,绿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布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然而,我国科技原创能力尚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大学与创新型企业、人才集聚、科技评价等五个方面存在显著不足。亟需重点抓好提升科技原创能力的五大路径:实施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提高原创供给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在国际科技创新活动中提升主导和引领能力,持续塑造有利于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良好科技评价体系,夯实人才安全基础。  相似文献   

8.
作为科技管理的关键环节,科技评估对于政府科技管理手段改进、科技资源配置优化、科技管理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美国、日本的科技评估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历史沿革发展进行概述;然后,从评估对象角度出发,详细梳理两国在科技机构评估、科技项目评估与科技人才评估方面采用的主要方法;接着,对比两国科技评估体系的异同与突出经验;最后,基于比较结果,提出三条进一步完善中国科技评估体系的建议:完善第三方评估主体参与机制,保证科技评估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完善科技评估标准分级分类机制,促进科技评估指标的合理化发展;完善科技评估资源共享机制,促进科技评估的透明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技创新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正处于变革的重要时期,面对我国农业内部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如何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推进农业科技化和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总结了发达国家在农业整体战略布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研机构的职能布局及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等方面的优化措施,结合我国多山特点,提出山地农业科技化发展的重点方向:以生产、生态、服务及产业化带动能力方面为方向,促进山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结合地方特点,构建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路网拓扑布局和桥梁结构属性,进行路段抗震提升重要度评价,可为公路交通系统震前加固改造、灾害应急准备等工作提供依据.本文采用4种不同特性的单元重要度评价指标:介数、连通概率灵敏度、路网震后通行时间和路网震前通行时间影响重要度,计算路段及其内部桥梁和道路单元的抗震提升重要度.为综合考虑多指标评价结果对单元重要度排序的影响,本文采用逼近理想排序法(TOPSIS)多属性决策方法评价路段的综合重要度.通过实例路网模型应用,分析了不同指标的特点,比较了单指标评价与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指标的重要度评价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多指标分析的路段抗震改造重要度,综合考虑了网络拓扑结构、单元地震反应、单元通行能力、OD(起止点对)交通量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了综合判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煤层复杂性评价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煤层复杂性是受几何类因素和安全类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其中几何类因素占主导地位;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确定了8个一级指标、46个二级评价指标和28个三级评价指标;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2.
国立科研机构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解决事关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作为重要的科技强国之一,国立科研机构在其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日本科技发展变化大背景,从历史发展和科技创新体系两个角度梳理国立科研机构职能定位变化和机构管理的特征。研究发现,日本国立科研机构职能呈现如下特征:国立科研机构职能变迁与日本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步;以立法形式确立国立科研机构战略定位与使命,明确国立科研机构的法律地位;以成果评估导向兼顾科研效率的评价体制,保持机构的活力;改革人才管理制度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与竞争发展。最后针对我国国立科研机构提出如下建议:1)及时根据国家战略需求调整定位,建议国家赋予国立科研机构更多的自主权,以便采用灵活柔性的管理体制与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高效产出;2)针对国立科研机构定位的不同,完善分类评价制度的建设;3)针对科技创新人才、创业领军人才、产业急需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分类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以及经费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支撑和引领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既是全球产业变革的主要趋势、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也是推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以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和中国为研究对象,分析2000—2015年间科技大国产业结构演变的现状和特点。研究发现,科技强国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科技创新和成本效益驱动相对低端产业及其环境污染成本向外梯度转移,长期保留高端价值链产业并形成全球化品牌效应,而且产业结构趋同化发展,价值密集型、高端知识型服务业占比大,制造业与服务业高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中国的产业结构与主要科技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体系,以科技创新、人才智力、产业政策、品牌理念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创造科技型新产业,从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面临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亟需科学研究与管理实践相结合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本文对国际组织、机构及发达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水资源领域的科技政策和行政管理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其科技政策体系框架、科技政策推进特点模式及其未来科技政策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水资源科技政策的若干思考,以期为未来水资源政策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集成电路产业是衡量国家科技实力与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集成电路供应链所处的内外环境,针对其脆弱性,研究相关重要影响因子,提出一种系统评价新思路,对我国集成电路供应链脆弱性进行量化分析。以暴露性、敏感性、恢复性作为集成电路供应链脆弱性的三个主要测度,建立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改进的灰色关联法,将关联度作为指标权重,分别计算三个测度对集成电路供应链脆弱性的影响程度,并找出重要影响指标。分析发现我国集成电路供应链脆弱性整体偏高,特别是在关键设备、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 EDA)软件和专业人才方面劣势突出。为打破这种国际垄断,本文提出在宏观层面可适当重启国家重大专项,加大在集成电路行业的资源投入,建成良好的集成电路供应链生态模式,形成集群式规模发展;在技术领域要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着力突破关键软硬件技术,实现集成电路产品自主化。  相似文献   

16.
瑞典是欧盟内部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位列全球创新型国家第3位。瑞典的科技创新成就,与其悠久的创新文化、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富有活力的创新主体密不可分。瑞典研究理事会是瑞典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公共资助机构之一,主要负责基础研究领域的资助,自2015年起每年提供的资助额超过60亿克朗。本文重点介绍瑞典研究理事会的组织架构、部门职能、资助评审与分析评估机制等,以期为我国基础研究与创新工作提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为完善安全物质学学科体系,有效利用物质本质安全特性,预防和控制物因事故发生,提出物质安全评价学定义,并从研究目的及研究对象等方面解析其内涵。根据其学科性质,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建立包括物质风险评价理论、物质风险控制理论、物质健康风险评价、物质生态风险评价、物质事故风险评价5个分支的物质安全评价学研究内容体系。在此基础上,概述物质危害性辨识-物质风险分析-物质风险评估-物质风险控制四步骤的研究程序,并给出各程序的具体内容及研究方法。所做研究明确了物质安全评价学的基本学科体系,系统化了物质安全评价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英国“脱欧”后,英国政府为了解决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和风险,提出了英国成为全球科技超级大国和创新领域全球领导者的战略目标。英国研究与创新署(UKRI)作为脱欧后英国最大的科学研究公共资助机构,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共同改变明天:2022—2027战略》、统筹9家研究理事会及机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制定新政策等措施,在英国研究与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推动相关举措落地与实施,从而实现英国研究与创新战略目标。本文将重点剖析英国研究与创新署的运作机制,梳理UKRI在支持和推动英国研究与创新的实施和开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总结UKRI在科技战略规划、研发资源整合、资助基金运作及政策制定与管控等方面的模式及经验,并针对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下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提出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研究城市化质量问题,从经济、社会、人口、生态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所构建的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从国家统计年鉴中选取43类指标来评价1995年到201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水平,以因子分析法为基础,构建了城市进程发展指数,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性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显示:工业和第三产业是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同时,在医疗教育、能源利用方面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齿轮是应用广泛的关键基础件,采用三维拓扑修形是控制齿轮性能的一个普遍趋势,现有的齿轮测量技术在获取齿面三维拓扑信息方面已逐渐成熟并得到应用.但目前各类齿轮精度评价体系普遍使用基于小样本及极值法获取的各项齿轮精度指标作为评价依据,这种方式对完整评价修形齿轮的质量及工艺分析存在诸多缺陷.基于全信息的齿轮精度评价体系则以齿轮全信息为样本,使用以统计分析方法获取的更有代表性的齿轮精度新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基于全信息的齿轮精度评价体系包括用于表达齿轮全信息的3D数学模型,基于3D模型定义的新指标,以及基于选取的新指标构建的新评价指标系统.基于全信息的齿轮精度评价体系可以克服现有齿轮精度评价体系的缺陷.新体系可充分利用测量数据,对测量误差不敏感,能真实完整地反映齿轮性能,有利于对被测齿轮作出更加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有利于进行工艺系统稳定性和加工能力的分析和改善.首先介绍齿面误差的3D表达方法;然后基于齿面误差的3D表达提出了特征数据集的定义方法和基于统计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并选取指标建立了新的齿轮精度评价指标系统.最后用仿真试验和实测试验说明新评价体系的原理和识别误差规律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