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王冰  丁南 《河南科技》2011,(5):77-78
<正>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是一种随机性振动,它有着难以把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目前,人类还不能准  相似文献   

2.
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太阳活动和月亮潮力等外因对自然地质灾害的诱发作用外,并从系统论观点和高度上探讨了天体系统与地球系统共同致灾作用。这在自然灾害,特别是地质灾害发生时间的预报方面有其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而振动的现象.地震是一种随机性振动,它有着难以把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几前,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测,也不能完全把握和测算建筑物在遭遇地震的特性和参数.  相似文献   

4.
科技文萃     
知识窗太阳开始进入新的活动高峰期科学家根据天文观测:太阳将于1998-1999年进入新的活动高峰期。地震、火山爆发、气候异常、大范围洪涝等自然灾害活动随之加剧。太阳是一个炽热的球体,其表面活动犹如大海波涛,时而汹涌澎湃,时而相对平静。太阳活动的主要表...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到太阳活动和大气海洋相互作用的影响,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出现异常变化。当其表层海水温度出现比一般年份异常偏高(暖)时,这种现象被称为人们熟知的厄尔尼诺现象(ElNino)或“圣婴”;相反,当赤道中东太平洋的表层海水温度出现比一般年份异常偏...  相似文献   

6.
程焉平 《松辽学刊》2001,(2):31-33,39
本文在讨论了人类行为对疾病发生和传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只有在“生物进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进化模式”,才有可能减少文化行为的负面效应对人类健康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据统计,每年地球大约要发生500万多次地震,特别严重的地震平均每天要发生1-2次。人们无法预知地震的到来,必须通过一定的仪器才能预知,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抗震措施,尽量减轻地震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伤害。本文主要从桩基础的性能方面来探讨抗震设计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全球范围内遭遇了一次次威力巨大的地震,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国的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为了减少人类的伤亡及损失,各国的研究者加大了对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经过长期进化,人类的身体已经非常适应地球的环境:温度、空气、重力等等.然而,如果我们可爱的地球的温度像水星一样,那会怎么样?如果地球上的白天跟金星一样长,那会怎么样?如果到了木星上,平时我们常做的洗澡、打移动电话等活动怎样才能完成?一些专门负责研究太阳系内天体的天文学家已经把目光扩展到了我们居住的地球之外.  相似文献   

10.
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专业教育、社会需求三者的关系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地球科学出现了“问题导向性”趋势,学科发展的动力进入以社会  相似文献   

11.
防震减灾网站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了解在地震中正确的逃生手段与方法,并将一些优秀的防震减灾的教学资源以网站的形式向外开放,实现共享。防震减灾网站设计不仅直接影响防震减灾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也是防震减灾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网上调研等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防震减灾网站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网站的设计原则,并结合认知学习理论与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系统归纳,较系统地给出了防震减灾网站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甘肃小城镇地震成灾机制的特点、抗震能力的调查与综合分析,认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城镇基础设施、民众文化素质等,是甘肃小城镇地震成灾机制的主要元素,也是做好甘肃小城镇防震减灾的关键.为小城镇综合防震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吴锦文 《甘肃科学学报》2003,15(Z1):178-182
以甘肃省礼县为例,选用了岩土体性质、岩土体结构、地形坡度、降水量、植被覆盖率和人口密度等6个地质灾害活动要素,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计算了礼县各乡镇地质灾害危险度,并用危险度等级结合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按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小将礼县划分为四个区:东北中南地质灾害极危险区、北部地质灾害高危险区、西南部地质灾害中危险区和西部地质灾害低危险区,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地震引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裂缝等次生地质灾害.经过对武都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516处,其中由地震引发新的灾害占87.8%.通过运用GIS技术手段对灾害点综合分析,发现这次地震在武都区造成的灾害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灾害点具体现象和理论相结合分析了3种灾害特点的成因,为以后抗震减灾提供一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地域组合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归纳了吉林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类型,特点及分布,利用GIS技术,采用叠置法和主导因素法,对吉林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地域组合规律进行研究,并划分为八个灾害地域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综述城市的震、水、风、火四大灾种后集中研究了城市的新致灾源,并给予新致灾源的风险谱分析;提出了事故灾害的偶然性及潜在的必然性,从而提出了富于哲理的灾害方法论;作为一种战略构想本文还提出了一个对城市综合减灾有指导意义的规划草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天水市1990年8月11日洪水泥石流和滑坡灾害,论述了椒树湾和泰山庙滑坡的特征和成因。根据滑坡位于人口密集区,又处于蠕动变形阶段的特点,迅速提出应急防灾减灾措施,应用系统工程理论给予实施,防止了滑坡发生灾变,避免了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达到了防灾减灾的良好效果。同时提出了居民繁居区滑坡的长期防灾战略和近期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8.
提升民众的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综合能力,能有效降低地震灾害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虑人口流动因素,对陕西陇县城乡家庭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能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家庭人口流动较少,成员文化水平整体较高,对地震灾害认知能力较好;乡村家庭青壮年群体多数流出务工,留守成员对地震灾害知识、自救互救技能掌握不足。城镇家庭成员组成中青壮年群体占比较大,能够使用先进的通讯及交通工具,但参与地震宣传与应急演练情况不足,备灾物品观念落后;乡村家庭成员生活环境封闭,观念保守,对地震宣传与应急演练认识片面,震时对外来救援依赖性强,地震灾害响应能力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9.
大连地区海岸带灾害地质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地区三面环海,海陆间相互作用非常突出,海岸带上分布着多种类型的灾害地质,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引发地质灾害,对经济持续的发展、生产生活的安全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文章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将这些不易准确描述的灾害地质因素量化,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大连地区海岸带灾害地质风险等级做出评定.研究表明大连海岸带灾害地质风险较高,评价结果对海岸带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永登5.8级地震的震害与环境工程地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永登5.8级地震灾害与滑坡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地质构造、岩土性质等对灾害的影响和控制。提出了环境工程地质是震害预测预报的基础;地震滞后滑坡将是震中区今后长期内的主要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