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防震减灾网站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了解在地震中正确的逃生手段与方法,并将一些优秀的防震减灾的教学资源以网站的形式向外开放,实现共享。防震减灾网站设计不仅直接影响防震减灾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也是防震减灾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网上调研等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防震减灾网站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网站的设计原则,并结合认知学习理论与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系统归纳,较系统地给出了防震减灾网站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将孕震系统看作是一个自组织临界系统,中强地震发生前在一定区域内的地震具有长程关联的特征,可以用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增长来表示.在2003年10月25日甘肃山丹-民乐6.1级地震前,研究了甘肃及邻区几个区域的空间相关长度增长的现象,得到了3个地震危险区.按照发震危险性的大小它们是:门源地区、天祝-古浪地区和天水地区,山丹-民乐6.1级地震发生在地震危险性最大的地区,即门源地区.表明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分析对中强地震的发震地点的预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众对及时了解地震信息有着强烈意愿,为确保地震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及时的发布,依托现有防震减灾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后台服务器程序开发简化人工发布程序、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实现地震速报信息自动更新、实时发布。  相似文献   

4.
从中等地震震源机制解,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等方面研究了甘肃九甸峡水库库区及邻近地区的地壳应力场和地震活动特征.其结果为估计九甸峡水库蓄水后发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和可能的最大震级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在人类历史上,自然灾害一直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财富。据统计,本世纪以来,全球因自然灾害残废的人数达300万,8亿多人口的生活受到影响。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200亿美元。我国是个灾多、灾重的国家之一。一般年份,受灾面积6—7亿亩,成灾面积3亿多亩,成灾人口2亿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我国是世界上地震较多的国家之一,7级以上的地震在地震地区面  相似文献   

6.
从断裂的形成机制入手讨论了活断层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利用断层资料计算了甘肃地区的主压应力方向,结果表明,主压应力为北东向,新构造应力场、现代构造应力场、地震应力场趋于一致,认为晚第三级以来,甘肃地区地壳构造应力场相对稳定,应该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地震工作者不懈的探索追求努力,在地震宏微观观测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与我国地震工作走在世界的前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众的地震科普程度和防震减灾意识还很不够。面临这样的形式,如何使地震台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有效的开展地震异常落实?如何做好地震科普宣传教育,提升台站的基础性作用?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8.
以双城市周家镇为例探讨以产业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的走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而城市化必须有经济建设为支撑,双城市周家镇被确定为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后,就成了双城的经济特区,通过分析双城周家镇的区位优势及产业优势,对周家镇小城镇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甘肃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的时空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甘肃地区中强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80-2001年,甘肃地区5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地震带,地震的频发时段集中在6-10月;中强地震活动的分区特征显著,表现为周期性及成组性.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重大自然灾害特征和防灾减灾基本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华北旱涝地震重灾区、受不稳定东亚季风环流的控制,以旱、涝、病虫害、洪水、地震等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率高,危害大,因而成为我国三大自然灾害高发区(四川、河南、河北)之一。历史上我国危害最大的旱、涝灾害均发生在中原地区。据统计:建国以来全省平均每年民政救灾款项高达7675万余元,占全国总数的1/10。平均每年耕地成灾面积高达552.8万亩,成灾人口2318万人,减产粮食48.4亿斤,倒塌房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边陲,有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经济基础,在小城镇发展问题上也应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和发展格局.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黑龙江省小城镇作了类型上的划分.多角度地评估了其发展现状,分析了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2.
提升民众的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综合能力,能有效降低地震灾害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虑人口流动因素,对陕西陇县城乡家庭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能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家庭人口流动较少,成员文化水平整体较高,对地震灾害认知能力较好;乡村家庭青壮年群体多数流出务工,留守成员对地震灾害知识、自救互救技能掌握不足。城镇家庭成员组成中青壮年群体占比较大,能够使用先进的通讯及交通工具,但参与地震宣传与应急演练情况不足,备灾物品观念落后;乡村家庭成员生活环境封闭,观念保守,对地震宣传与应急演练认识片面,震时对外来救援依赖性强,地震灾害响应能力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小城镇土地分等指标体系,提出了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小城镇土地分等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湘乡市13个建制镇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将湘乡市各建制镇划分为4个等级并确定了等别地价。  相似文献   

14.
运用分形理论和方法对齐齐哈尔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关联维数进行了测算.三种维数的测算结果表明:57个镇的空间分布从市区向四周密度是递增的,这是不正常的,各城镇以近似于几何中心的富裕镇表现出了较好的聚集形态;57个镇及市区空间分布的总体均衡性适中;9个县城及市区的空间分布比较集中,空间关联性较强.最后,对测算结果所揭示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动力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湖南省 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小城镇,加强城镇规划和管理,实行城镇可持续发展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历史地震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的强震活动特点是:①强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即高潮期与低潮期的交替;②大震前中小地震分布的特点:地震空区分布、条带状分布、密集分布;③震中迁移;④强震活动的成带性;⑤大震的重复性。通过对地震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探索,就能宏观判断目前地震活动的态势,从而预测未来几年至几十年的地震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8.0级地震后,如何高精度快速提取灾害背景特征参数成为遥感技术在地震应急工作中应用研究的关键.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发展,传统基于像元的分类技术已不能满足需求,引入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技术,充分挖掘影像对象的纹理、形状和相互关系等信息,能够有效的提高震害的分类速度与精度.本文通过获取北川县城及附近震前震后的福卫二号影像,对北川县城震前震后的土地覆被变化进行面向对象方法的快速提取.研究表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精度高,Kappa系数远大于传统的监督分类方法,提取速度快,能满足提取速度8小时以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25日甘肃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针对2003年10月25日20时41分,在甘肃省民乐—山丹发生6.1,5.8级地震,极震区烈度Ⅷ度(继2002年12月14日玉门5.9级地震后,在祁连山中段发生的一次破坏性地震),论述了该地震的基本参数、震源机制、地震序列、地震背景及震害损失评估等.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一致激励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中,但对于跨度和支点距离较大的大跨桥梁,非一致激励效应的影响越发明显,有必要针对悬索桥和斜拉桥等大跨桥梁进行非一致地震激励响应研究.以一座大跨度斜拉桥为例,考虑行波效应、部分相干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对非一致激励对大跨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致激励并不能控制大跨桥梁的地震设计,非一致激励的影响明显,应在同类桥梁的抗震分析中予以计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