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程瑶 《漳州师院学报》2006,20(4):99-102
诗歌是文学作品的最高形式,是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的有机统一体。诗歌的翻译尤为困难,应当从诗歌翻译的实践性来探讨诗歌翻译应是忠实与艺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李白诗歌抒情主体常常围绕着三个方面的关系活动:时空关系、物我关系和行藏关系。这三者关系的融处,使得李白诗歌抒情主体顺着个体经验的曲线向前蜿蜒迈进,在抒情主体的主张与对话、紧张与游离中,构成其诗歌抒情的戏剧化内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杨骚具有不可忽视的成就和影响。他最主要的文学成就是其新诗创作 ,他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就在于努力解决诗歌与现实、诗歌与时代、诗歌与大众的联系。他该方面主要的代表作 ,当首推其长篇叙事诗《乡曲》。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堆内容正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诗歌是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的有机统一体,诗歌翻译甚为困难,要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作的风韵,译者应从格律、音韵和文字结构等几个角度将形式美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加以保留。  相似文献   

5.
初盛唐之交,陈元光《龙湖集》在诗歌题材、审美趣味、诗歌风格等方面均有所突破。《龙湖集》记载了诗人在闽地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对于以想象为特征的初唐边塞诗歌,是一种题材的发展。《龙湖集》出现了由雅趋俗的审羡变化,在诗歌当中展现闽南一带人民淳朴的民风,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开拓了诗歌视野。《龙湖集》与初唐宫廷浮弱的文风不同,展现了清新刚健的新诗风。《龙湖集》是“盛唐之音的前奏曲”。  相似文献   

6.
宋末元初,大量华化的西域诗人深受汉文化的濡染,并以此为背景创作大量诗歌抒情言志。蒲寿宬乃华化较深的穆斯林,其以水为主题的诗歌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相当比例。诗人在这些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崇尚节操、洁身自好的本心。蒲寿宬咏水诗歌的艺术形式亦丰富多样,师法多家、博采众长,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蒲寿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与传播,更是促进了宋末元初文化的交融,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以及少数民族文学史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美籍华人学者叶维廉先生的比较诗学理论,从语言和美学两个向度显示出中西诗学理论的差异:西方文化以逻辑推理把握世界,东方则通过具体经验体悟世界。西方诗歌传统主要是表现智性认识.而中国古典诗歌重在形象感受。东西方文化发展存在错位现象,英美现代诗具有与中国古典诗歌在美学和语法上"汇通"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卢照邻是"初唐四杰"之一,其现存诗文中,始终充溢着忧愁悲苦的孤独寂寞之气。通过对其诗歌用韵情况进行统计,并与《广韵》进行比较,得出其诗歌用韵特点,即卢照邻诗歌用韵中同用独用与《广韵》中同用独用基本相同,且卢诗严格遵守四声分押,韵摄之间界限分明,没有跨摄押韵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胡应麟品评历代诗歌的著作《诗薮》中涉及对楚骚的认识与评价,胡置楚辞于历代诗歌发展变化的大格局中予以审视,认为“体的代变”、“格的代降”、“以古为尚”。并从体、用、格、词四个方面对楚辞风格特色作了高度概括。《诗薮》还论及宋玉作品的真伪,其独到的眼光和系统的诗歌发展观反映了明代诗学的理论成就。  相似文献   

10.
韵文新书架     
蒋寅编译《日本学者中国诗学论集》于2008年8月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这部论集是根据蒋寅教授历年翻译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论文编选的,十七篇文章大致按内容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宏观论述,第二组是有关诗歌史或诗人研究的专论,第三组是关于诗歌意象和语词的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寅恪除在历史、语言学方面有极高的造诣外,他的旧体诗也写得很有特色。在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传承上,他与杜甫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借鉴不仅限于形式上的学习,更多的是得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杜甫的时空意识对陈寅恪的影响,铸就了陈寅恪诗歌深邃阔大的品格。  相似文献   

12.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天性颖悟,有十卷诗文传世.其诗以七言歌行见长,多悲愤乏词.因他"读书颇存涉猎",对历史掌故了然于心,融化在诗文中,奇崛警人又自然舒展.他的诗歌世界,既是典故的宝库又有心路的标识.  相似文献   

13.
李白的诗歌丰富多彩,受南北朝诗人及陈子昂的影响,表现出清新质朴的特点。他又大胆运用民间语言,容纳乐府民歌的风格,很少雕饰,最近自然。  相似文献   

14.
郑善夫是活动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的一位著名诗人。其诗以气格为主,以悲壮为宗,具有独特的审美风貌,当李梦阳、何景明倡导文学复古之时,诗人继承了杜诗的写实精神,创作了诸多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干预时政的优秀作品。这些诗歌成为前七子复古运动的积极成果。深入研究郑善夫的思想与创作状况,可以弥补明诗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15.
一提起福建,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茶,福建茶文化源远流长.福建茶文化的产生及发展,宋徵宗赵舍功不可没.他不仅喜爱饮茶,品茶赋诗,还研究茶学,撰写了<茶论>一书.皇帝的推崇,使福建茶在历史上得到了"建溪官茶天下绝"的至高荣誉,从而使福建茶文化几百年来经久不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6.
清代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一书注解中存在着许多错误,应予分析辩正,并对李贺诗作重加笺释,以解决李贺诗歌阅读理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稼轩诗     
他人之词,也许是"诗余";稼轩之诗,却是"词余".无论数量或质量,稼轩之诗远逊于其词.与词比较,稼轩诗似乎少一点纵横的英雄气,多一份哲理与平和,分明打上宋诗重思辩重理趣的烙印.然而,与稼轩词一样,稼轩之诗,也是其理想追求与严峻现实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物.梁启超评陆游诗云:"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赖聊以诗鸣."(<读陆放翁集>)稼轩之诗,亦当作如是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稼轩诗的精髓与神韵.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诗画在体裁上追求短小精悍、在创作上追求简洁传神,无论是选材还是用笔都与西方长篇巨制的浩大工程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构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民族形式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9.
司空图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晚唐,创作了不少散文和诗歌。他的一生在出仕和归隐之间摇摆,其人生经历可以说是晚唐文人生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今日本冲绳县所辖的琉球群岛,古为独立的琉球王国,历史上与中国有密切的关系.明、清二代尤其是清顺治至光绪间,琉球国官员、学者、文士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创作了为数不少、颇具特色的汉诗作品.从历史渊源、创作概貌、艺术特色、思想内容等方面对琉球汉诗论述评术,有助于海交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